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感于“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

(2023-08-21 06:14:21)


“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是杜甫《阻雨不得归瀼西(即今重庆市的奉节县)甘林》中的诗句。意思是说,杜甫出门在外,在回家路上,正赶上“出伏”,一下子由晴天变成霖雨天气,回不成家。杜甫在“出伏”日遭遇霖雨天气,昨天,我也体验到了,只不过没有影响我有家归不得就是了。

昨天(820日)是兔年“出伏”第一天。所谓“出伏”,就是指三伏天过完了、结束了。今年的711日是“初伏”第一天(也叫“入伏”),10天后,即721日进入“中伏”;20天后,即810日进入“末伏”;10天后,即819日,“末伏”结束,从820日起,就不再是伏天了,人们称之为“出伏”。“出伏”,被认为是季节更迭的见证者,象征着夏天结束,秋天来临。这也是人们关注“出伏”的原因所在。

不知是巧合还是季节转换就那么灵验,818日(“末伏”第9天),西安地区最高气温为35°C,我还去学校游泳馆下水游泳。819日(“末伏”最后一天),天气开始转阴,最高气温为33°C;昨天(“出伏”第一天)凌晨3点左右开始下雨,气温降到29°C。这是近两个月来第一次出现低于30°C的最高温度。

昨天“出伏”,就降温,就下雨,真有说不尽的惬意。历尽三伏热,天凉好个秋!尽管下着毛毛雨,我仍然撑起雨伞,去了小雁塔园区晨练。雨中的园区,晨练的人特别少,但被雨水冲刷过的花草树木,有的显得特别翠绿,有的却露出了衰败景象。几个星期前“绣球花圃”、“荷花池畔”,曾经是园区游人的打卡点,如今,艳花凋谢了,绿叶枯黄了,不禁让人唏嘘。我停下脚步,在上面提到的景区拍了两张照片。回到家里,我把它与一个多月前绣球花、荷花盛开时拍的照片进行比对。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一个多月前拍的照片,明显比昨天早上拍的照片绚丽娇艳(见附图)。顿时,我感悟到:当我们在讴歌秋风、秋雨、秋凉的时候,千万别诅咒三伏天里的烈日、骄阳和酷暑!别忘了,没有伏天,哪能看到“花如圆玉莹无疵”(宋人顾逢的诗句)的绣球花?哪有“映日荷花别样红”(宋人杨万里的诗句)的美妙景象?四季更迭,各有特色,各有所为;只有春种夏锄,才能秋收冬藏。自然界如此,人类社会何况不是如此?

英国诗人雪莱有过这样的诗句:“如果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我仿照他的句式,改写成:“如今出伏了,离瓜果飘香的日子还会远吗?”。在陕西,一到8月,瓜果真不少。据我所知,周至的猕猴桃,鄠邑的户太八号,临潼的火晶柿子和石榴,彬州的梨,白水、淳化、洛川的苹果,陕北的狗头枣,商洛地区的核桃,镇安的板栗,城固的柑橘,富平的柿饼……都会先后涌进西安市场。如若走进瓜果批发市场,琳琅满目,真不知道该买哪一种。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一点不假。

有感于“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

有感于“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

有感于“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

有感于“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