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母亲节”及其它

(2023-05-14 06:20:11)


在我印象里,不少国家都有母亲节。例如:日本是每年10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印度是每年的45日;法国是每年的529日;美国是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我们中国,也在八十年代,经港澳台把美国的母亲节(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传入内地,成了中国的母亲节。

作为有14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应该有自己的母亲节。据说,孟子的故乡山东邹县成立过“中华母亲节促进会”,建议把孟母生下孟子那一天(阴历四月初二)定为“中华母亲节”;全国人大代表杨莉曾建议把女娲造人之日(阴历九月十五日)定为“中国母亲节”。这些建议还没有得到国家法律的认可。

我们中国虽然没有法定的母亲节,但自古以来都有孝敬父母的传统。父母死,儿女都要感恩父母,服丧守孝,时间为3年。就如孔子所说:“三年之丧,乃天下之通丧也”。最迟在两晋南北朝期间,儿子远离,往往会在“北堂”(母亲的居所)种植萱草,让母亲能看到绚丽花朵,愉悦心情,减少对游子的思念。

萱草,又叫金针菜、黄花菜、忘忧草、宜男草,被认为是中国的母亲花。萱草,早在《诗经. 卫风. 伯兮》中就提到了它,被看作是一种能减轻思念的“忘忧草”:“焉得谖(古字,同萱)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音mei。第四声,忧伤成病)”。这是一首丈夫久役不归,妻子怀念远方亲人的抒情诗。诗的意思是,哪儿能找到萱草,把它种在屋的北边。心里思念着我丈夫,忧伤得让我害病。《伯兮》诗中提到的萱草,是借萱草表达妻子对丈夫的思念。到了唐代,更多的是借萱草表达对母亲的思念;或者把它栽种在北堂,减轻母亲对游子的思念。“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北堂植萱”,引申为母子之情,甚至把萱草作为母亲的代名词,种植萱草,意在孝亲。这就是历代把萱草称为母亲花的原因。

自古以来,人们对萱草的认识,不仅仅局限于“忘忧”、“孝亲”,还把它叫做“宜男草”。晋朝人周处写的《风土记》说:“花曰宜男,妊妇佩之,必生男。”意思说,有孕的女子佩戴萱草花,就会生男孩。所以,萱草又叫宜男草。

萱草种植广泛,秦岭南北坡很多。萱草花花色艳丽,花姿优美。作为母亲节的一项活动内容,西安《华商报. 它世界自然学校》将在今天组织15组家庭,前往“陕西秦草科研基地”,免费观赏180种萱草品种。

近年来,母亲节送康乃馨的人少了,送萱草花的人多了。这种现象,意味着萱草象征母爱的寓意得到进一步强化,逐步走进人民大众的视野。“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寸草”,以往都被解释成“小草”,现在,我看到有人把它解释为萱草。萱草这个名字,有的人会感到有点生疏;如果说它是黄花菜、金针菜,恐怕都会知道。

谈母亲节,我又想起了离我而去63年的老母亲,不由得吟起了孟郊的《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母亲节”及其它

“母亲节”及其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