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斯彤
斯彤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4,954
  • 关注人气:3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出乎意料,也合乎情理

(2023-01-12 05:46:33)


 

昨天(111日)清早起来,我针对两位建校“元老”( 一是《教育学》任课老师、副教授李德章;另一位是学校教工食堂大厨、曾经是中国远征军一员的王维轩)于近期先后逝世,写了一篇短文《又少了两个》,借以表达我对相知、相识几十年的老朋友不幸离世的悲痛和难舍!这篇短文在微信“朋友圈”播发后,意想不到的是得到了我的亲友、李老师曾经的同事和曾经的学生的关注,并对李老师和王师傅的逝世表示了深切哀悼!

在朋友圈“评论栏”里,我发现有几位与离世的两位建校“元老”素昧平生,从来没有见过面,更谈不上有什么交往的亲友(见附图)。但他(她)们悲我所悲,痛我所痛,对我的朋友离去也给予关注、致哀。这太出乎我的意料了!我打从心里感激他(她)们!对曾经是李老师的同事、李老师的学生,对李老师表示哀悼,那完全合乎情理。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尊师”、“敬老”这些传统美德,薪火相传,仍然处处闪耀著它的光辉!他(她)们毕业了,离开学校多年了,但不忘师恩,对曾经的老师仍然敬重有加。难得啊!

我每天写博文,已经写了多年了,基本上每天一篇,写我个人的所学、所见、所闻、所感,旨在给自己留下一点记忆;除此而外,还想让退休生活过得充实一些、紧凑一些,并且借以预防脑痴呆。我为自己而写,不会把写的博文去取悦于人,也不存在通过博文去教育别人。如此而已。基于这样的写作目的,就有“只顾耕耘,不问收获”的心态,亲友们看了,给我“点赞”与否,从不计较。如果能得众亲友的 “点赞”、“评议”和“转发”,那是对我的肯定和鼓励,我心存感激;如果不看我的博文,或看了不置可否,不“点赞”、不“评议”,也非常正常,甜酸苦辣,各人喜爱嘛,哪能都得到人人的认可?昨天早上,我写《又少了两个》,同往常一样,是有所感而写的,纯属我个人的情感宣泄。亲友们可以不看;看了,可以不理不睬。这是每个人的的自由,我不会计较,也不应该计较;如果能对授课老师的逝世表示哀悼,那是不忘师恩的表现。尊师、敬老是华夏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出于中国人的传统思维习惯,我会由衷地赞赏!

两位建校“元老”已经“走”了,走得悄无声息。如今,79位建校“元老”只剩3位了。我祝愿这3位“元老”健康平安,希望明年(2004)与全校师生一道,共同欢庆建校70周年!

出乎意料,也合乎情理

出乎意料,也合乎情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