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终身未仕的孟浩然

(2022-10-23 06:06:49)


 

西安核酸检测贴纸第五套“唐诗天团”中,有一位一辈子没有做过官、也没有“绰号”的诗人孟浩然。他的名气似乎不怎么大,但他在唐代诗歌中,却被称为山水田园诗派第一人,是唐朝山水田园诗歌的先行者;王维的田园诗写得好,也只能屈居第二。有一首连三岁小孩都会背诵的唐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写这首唐诗的人,就是今天我想介绍的“唐诗天团”里的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因为一辈子没有当过官,所以号称孟山人。孟浩然一辈子没有当过官,不等于他不想当官,而是没有当官的“运气”。史书介绍:唐玄宗开元十二年(724),已经36岁的孟浩然,听说唐玄宗来到洛阳,也从襄阳赶到洛阳,希望得到皇帝赏识。滞留三年,一无所获。开元十五年(727),孟浩然第一次来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希望“中举”当官,结果榜上无名。孟浩然只好改用向权贵献诗献赋、毛遂自荐的办法,谋取官职,仍然一无所获。但感到欣慰的是,在长安逗留期间,有机会结识了王维,并成忘年交(孟浩然比王维大12岁)。鉴于两人在山水田园诗方面的成就,被后人并成为“王孟”。

孟浩然的诗写得很好。有一次,在王维引荐下,有机会在“太学”(唐朝的高等学府)交流诗作。孟浩然写了一首诗,据说“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孟浩然的诗尽管让公卿们倾服,还是没能求得一官半职。开元二十二年(734)孟浩然第二次参加“科考”,还是名落深山。在求仕无望的情况下,只好回归襄阳,并写了一首《岁暮归南山》五言律诗,抒发仕途失意的复杂心情。诗中写道:“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夏窗虚。”意思是说,不要再给朝廷上书了,让我回到南山的破旧茅屋。我没有才学,不怪明主见弃。年迈多病,朋友也都疏远。白发频生,催人日渐衰老。阳春来到,逼得旧岁逝去。满怀忧愁,难以入眠。月照松林,窗外一片空虚。从此,孟浩然就不再纠缠仕途,而醉心于游荡于山水之间,“为多山水乐,频作泛舟行”,并写下许多山水行旅的诗篇。

有人统计,孟浩然一生写了321首诗。他的经历比较简单,创作题材也比较单一,绝大部分是五言诗,大多写的是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外出漫游的所见所感,也写了生活中的一些情趣。他写的诗数量并不多,但有273首被收入《全唐诗》;15首被收入《唐诗三百首》。孟浩然写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受到极高评价。评论家认为,作者把羁客之愁与黄昏之景打成一片,情景交融,蕴藉含蓄。

有人把孟浩然与王维进行对比:两人都是山水田园派诗人,王维21岁考中进士,官运亨通,但想归隐;孟浩然隐居襄阳,却一心想当官。可是时运不济,折腾了一来回,还是没做过官(终身未仕)。开元二十八年(740),孟浩然因与朋友纵情饮宴,导致背部毒疮复发,医治无效,撒手西去,终年51岁。

终身未仕的孟浩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诗佛王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