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03岁老人打麻将

(2022-10-15 10:25:58)


 

今年国庆长假期间,曾经听过我课的几位“老学生”(包括从广州回西安探亲的王君)专程来我住所相聚,共度佳节,畅叙旧情。然后,他们几位,又随王君去他家看望王君的父亲,一位年届103岁的“抗日老兵”。他们几位晚辈,除了带去对王老的祝福外,还与王老一起拍照,一起打麻将。

王老(王治家),1920419日生于四川邛崃县。1岁丧母,7岁丧父,由舅舅把他抚育长大。中学毕业后,考入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建筑科学习。1944年,投笔从戎,参加中国抗日远征军。抗战胜利后,被派往上海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执勤,后复员回校继续学习。毕业后,曾任建筑工程技术人员。1950年,响应政府“支援大西北”号召,来到西安。先在西北建筑工程公司任职,后调入陕西建筑工程学校(即后来的建筑工程学院,如今已并入长安大学)任教;八十年代退休前,为该院图书馆馆长。王老于1949年结婚,育有4子、一女,除了小儿子在广州华南理工大学任教外,其余子女都在西安;妻子也在西安铁道医院工作。

在当今社会,许多家长都非常看重孩子的学习,早早就让孩子参加不同的学习班,希望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也非常重视孩子的身体发育,讲究营养,注意健身。但当我获悉王老的身世,从小就没有爹妈,只能依赖舅舅生活。从这个角度,不管哪一方面,王老都输在大多数人的“起跑线”上。但他却照样读完了大学,出奇地活到了百岁,学业、工作、身体都不落人后。王老的成功,值得我们探究。

我对王老过去的生活、工作情况,知之甚少,只从最近看到几张照片(见附图),以及他的小儿子每年两次回西安陪伴老父亲,就感觉到王老能如此健康地活到百岁,除了他本人的生活自律外,与他的夫人以及孩子们精心呵护有极大关系。据王老的小儿子告诉我,从八九十年代开始,直到他母亲2011年离世,每年10月左右,会接父母到广州过冬;2011年母亲离世以后,在西安的儿女,轮流招顾老父亲,陪他打乒乓球,陪他打麻将。有着子女的孝心,老人心情愉悦,生活得有滋有味。因此,虽年高103岁,还精神矍铄,体态依旧。忘年交王君从广州回来,也会抽空同他打球,打麻将,就是让老父亲乐,让老父亲笑。至于其他细节,我不得而知。

在建党百年之际,教育部离退休干部局编辑出版的《百岁人生(第二辑)》,有一篇题为《盛世常青树,百年不老松》的文章,就记录了王老的主要生活历程。20204月,长安大学离退休工作处也为王老百岁生日举行相关活动。

无独有偶。天津作家冯骥才的母亲,也是依靠几个子女的精心呵护于830日,度过了106岁生日。冯骥才在他《母亲百岁记》里说:“天下有多少人能活到三位数?谁能把自己的生命装进整整一个世纪的岁久年长?我骄傲地说:我的母亲!”他透露,他从他母亲九十岁生日开始,几个兄弟姐妹就心照不宣为母亲百岁目标使劲了。大家各尽其心,又都彼此合力,最终,如愿地迎来了母亲的百岁华诞!

我从王老及冯母的长寿现象发现,子女对父母的孝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希望有心于总结百岁老人长寿经验的人们,千万不要漏掉这一条。

103岁老人打麻将

103岁老人打麻将

103岁老人打麻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