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读《母亲百岁记》

(2022-09-17 05:55:58)


 

《母亲百岁记》是作家冯骥才于20179月写成并发表的一篇散文。文章记录了冯骥才为百岁母亲过生日的梗概。几年前,我阅读过这篇文章,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日前,在浏览网页的时候,我在重读《母亲百岁记》的同时,又看到今年80岁的冯骥才为105岁的母亲过生日;105岁的母亲又为80岁的儿子庆生(见附图)。看了后,真让人羡慕:80岁的儿子还有105岁母亲为儿子庆生;105岁的母亲,还有着80岁的儿子为母亲做寿!

“长命百岁”,自古以来,几乎是人人怀有的美好愿望。但真正能活到百岁的,少之又少。我们学校建校68周年,只有一位百岁老人郭老师;被誉为“长寿系”的北大哲学系那么多八九十岁的老教授,也不过只有张世英教授活到100岁。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我国有14亿人,其中百岁及百岁以上的只有40592人。所以,冯骥才在《母亲百岁记》的开头写道:“天下有多少人能活到三位数字?谁能让自己的生命装进去整整一个世纪的岁久年长?--我骄傲地说:我的母亲”!100岁是个高门槛。冯母能活到三位数字,值得做儿子的骄傲!

冯骥才的母亲能活过百岁,并不是轻而易得的,而是冯骥才一家促成的结果。据《母亲百岁记》里透露:在冯骥才母亲九十岁生日的时候,冯骥才就萌生了希望母亲活过百岁。于是,他同家里人说:我们都要用心照料老人,为她的百岁目标使劲。我的兄弟姐妹(共有六位,冯骥才排行第三,是长子),大家各尽其心,又都彼此合力,第三代也加入其中。全家人的努力,没有白费。2017830日,冯骥才及其全家终于盼到了母亲百岁生日。冯骥才在《母亲百岁记》里深情地写道:“在母亲面前,我们永远是孩子,只有到了岁数老了,才会知道做孩子的感觉,多珍贵,多温馨。谁能像我这样,七十五岁了还是孩子,还有身在一棵大树下的感觉,有故乡、故土和家人的感觉,还能闻到只有在母亲身上才有的深挚的气息”。

重读《母亲百岁记》,让我想起了我的母亲。今年是我母亲诞辰125周年(1897—2022 年)纪念;今天(2022年阴历822日)又正是我母亲逝世65周年的忌日!65年前的今天,我在西安收到福建老家传来的母亲病逝的噩耗!由于经济原因,我没能南下奔丧,只能在宿舍里,面对母亲遗像,痛哭跪拜而已。在我母亲生前,我没有像冯骥才那样为母亲过生日,哪怕是过一次。回想起来,真有愧母亲的养育之恩!母亲离我而去已经65年了,但母亲的音容笑貌,还记忆犹新,不敢丝毫忘怀。今天是母亲忌日,为儿的再向母亲说声:安息吧,别为我和你的儿媳以及后辈操心,我们都生活得很好!

重读《母亲百岁记》

重读《母亲百岁记》

重读《母亲百岁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