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早该向亲友说声“谢谢1

(2022-06-08 06:23:03)


 

我从20108月开始,会在“腾讯微博”写些“长微博”(字数在2000字以内,叫“长微博”,有别于140字的“短微博”)。我的《欧洲六国行小记》,就是从“腾讯微博”发表的“长微博”汇集而来的。2014年有了微信“朋友圈”以后,就改在“朋友圈”里发博文,不定期。从2016年开始,写得比较多了,如果没有太大干扰,大体上一天写一篇。从2019年起,一天写一篇,已成了习惯。202141日,我在医院做了左膝关节置换手术,第二天清晨,仍然忍着疼痛,斜卧在病床上,写完了向亲友报告平安的博文。从202211日到现在,每天写一篇“博文”,成了我的“必修课”,锻炼了脑筋,增长了学识,结交了朋友,充实了生活,“不亦乐乎”?

这些年,我每天写一篇“博文”,引发了一些意想不到的趣事。例如,我在西安、在福建的一些亲友,把我每天发的“博文”,看作是“健康通知书”。如果没有在早上630分以前看到“博文”,就有人会通过“微信”、“语音”或者手机,问我为什么没有发“博文”,担心我是不是身体不适,出了毛病。我有早起习惯,一般凌晨4时左右起床,然后开机敲字,6点前后大多能写好。如果6点半没收到,那可能是网络故障,或文中出现了“敏感”词汇要修改,耽误了时间。亲友如此关注,实际上是对我的一种鞭策,让我一点不敢懈怠,必须每天写,还要按时发出去。

这些年,我每天写一篇“博文”,有的亲友跟我说:每天清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看我写的博文;有的亲友还跟我说:在上班乘车路上,陪伴他的就是读我发的“博文”。

这些年,我每天写一篇“博文”,得到了亲友们的“点赞”。其中,不乏我的“铁粉”。“铁粉”里面,有我的亲人,有我的老朋友,有我的忘年交,还有我生活在境外的、我小学中学的同学、同乡的儿子。这些“铁粉”,不管“博文”写得长还是写得短,写的内容是否完全合乎他的“口味”,都“点赞”鼓励!看到这也熟悉的名字,真让我感动!

这些年,我每天写的“博文”,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感。在写作中,我尽量为亲友提供一些有用、有趣的知识,尽我所能阐述事物发展的来龙去脉,力求事事有出处,句句有分寸,不胡编乱写,不哗众取宠。因此,好些亲友,或者 在“评论”中写下“长知识了”的感言;或者将全文“转发”到他的“朋友圈”。我的忘年交庆君,常用五言或七言诗,表达他读后的感想。例如,我写了《落英并非一无是处》的“博文”;几小时后,我就收到他写的《落英不是无情物》(七绝):我写了《灞柳风雪今何在》,他便写了《灞柳风雪》(七绝)作答。日前(65日),我写了一篇《“离骚”一曲千古传》,我们校医院的内科主任医师杨君在“评论”中写道:“阅后收获颇多。谢谢您!”我看完后,在“评论”栏中写道:“应该感谢您,感谢您对我的支持和鼓励”!

曾经有亲友问过我,你怎么能几年如一日,天天坚持写微博?不累?我的回答很简单:天天坚持写一篇微博,是因为有我挚爱的亲友的支持、鞭策和鼓励;每一个“点赞”,每一句“评论”,都转化成了我坚持写微博的动力,因而能天天写一篇,不累,反倒快活!

我年事已高,疏于交际,但在我继续前进的路上,我并不孤单,有着关心我的众多亲友。我要对一直陪伴我、激励我的亲友说声:感谢有你!

早该向亲友说声“谢谢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