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他们没有被忘记

(2022-04-20 05:48:15)


 

昨天(419日),我在朋友圈里认真阅读了由“人大新闻系RUC新闻坊”于417日发布的《痛苦有形,衰老无声:看见老年求助者》的调查报告。“报告”介绍了在疫情下的上海是如何对待和解决老年群体向社会求助的诸多问题。阅读完后,深感“孝顺不再被看作是最高的社会道德准则”的今天,上海各界没有忘记老年群体在疫情下遇到的困难,及时开通多个“上海抗疫互助”平台,为广大市民、尤其为老年群体排忧解困。上海的做法,实在难能可贵!

上海市是我国深度老龄化的大城市。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字显示,上海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581万,占上海总人口的23.8%;其中,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404万,占上海总人口的16.68%,远远超过深度老龄化的国际标准(国际标准是14%)。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纯老家庭(指家庭成员都超过60岁)有157.79万人,其中80岁以上纯老家庭35.59万人;独居老人30.52万人,其中孤独老人2.26万人。这种人口结构,在疫情下,特别是在41日全上海实施全域“静态管理”以后,他们更需要来自于家庭之外的社会关怀与帮助。

我在“RUC新闻坊”的调查报告里看到,实施“静态管理”的第二天(即42日),共享文档“上海抗疫互助”平台上线(daohouer)。随后,又有helpothers(也叫“上海抗疫互助”平台)上线。根据helpothers网站的统计,截止410日,收到求助信息3747条,其中与老年人有关的578条,包括老年人自发的求助信息10条,亲属代发的409条,邻居代发的60条,网友代发的10条,其它89条。求助的内容,“RUC新闻坊”进行了梳理,把它归纳成5类:1. 不会使用手机,缺乏购物渠道;2. 身患疾病,救命药短缺;3. 自理困难,由于疫情,无人照顾;4. 有病亟需治疗,但不被医院接收;5. 没有通讯工具,与家人失去联系。网站收到求助信息后,都分别转发有关部门予以及时解决。

除了针对求助内容排忧解困之外,据介绍,上海有关部门对老年群体还采取了如下措施:1. 开设紧急绿色通道,便利老年患者及时得到治疗;2. “长者食堂”保留外送服务,“老伙伴”志愿者为老人送菜上门;3. 养老机构实行全封闭,预防老人感染;4. 开通电视购物频道的生活物资电话热线。

从“RUC新闻坊”的调查报告中会发现,“数字鸿沟”在上海的老年人中也严重存在。许多老年人不但不会通过网络购买生活用品、查找有关信息,而且连手机都不会使用,无法与亲人及时取得联系。信息阻塞,让老年人在每个层面都承担着代价。人口结构越来越老,而通讯手段却越来越现代化。这就让老年人在网络化、数字化时代处于劣势。我现在还不会用“支付宝”,不会通过网络“叫车”、“订票”、“挂号”,是数字化时代的“文盲”。解决这一矛盾,除了有关部门多多考虑老年人的实际困难外,老年人也要尽可能向数字化靠拢,好好学习,学一点,是一点,不要观望,不要依赖别人。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现有深度老龄化城市149座,超深度老龄化城市11座(65岁老年人比例超过20 %),包括南通、资阳、泰州、自贡、乌兰察布、南充、抚顺、德阳、内江、眉山、丹东。这些城市都更需要关注老年群体的实际困难。

RUC新闻坊”说,在当下,“银发不止经济,夕阳何止产业”。意思是说,我们不应该总把“银发”、“夕阳”与经济和产业相连系,从商业角度论证老人价值,而应该更多地出台“适老政策”,关心老年群体,让他们安度晚年!

他们没有被忘记

他们没有被忘记

他们没有被忘记

他们没有被忘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