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斯彤
斯彤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4,954
  • 关注人气:3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昌阁前的“香火”

(2016-06-15 15:22:28)


昨天去庙后街办事。我根据朋友介绍,从西大街中段穿过都城隍庙走过去,少走了一些弯路。我进了城隍庙“山门”后,走完一条青石甬道,迎面看到的第一座建筑是“文昌阁”。2003年城隍庙全面重修时,“文昌阁”加进了“财神殿”。我去城隍庙次数并不多,但每次走过,这里的香火最旺,尤其是高考、中考前夕(也包括学校期末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据附近摊点老板说,高考、中考前,考生及考生家长来这里敬香的,络绎不绝。来文昌阁敬香的人,除了敬香、烧纸、点蜡烛、放供品外,还有烧准考证的,以免文昌帝君把人认错了。我以前听说过,有些地方朝拜者所带的供品,种类很多,有鱼、有肉,有水果,有糕点,还有富含寓意的生熟食品。例如,有人摆上包子、粽子,希望“包中”;摆上葱,希望开智慧,变得聪明;放上菜头,希望有个好彩头……五花八门,不一而足。这反映了文昌帝君的能耐,也反映了善男信女的心情和期待。

文昌阁,有的地方叫文昌楼或魁星楼,供奉的是文昌帝君。文昌帝君是汉族民间和道教尊奉的掌管人士功名禄位的神祇。文昌本名星,也叫文昌星或文星,被认为是主持文运功名的星宿。古代儒生,在文庙祭孔的同时,也都会去祭奠文昌星。相沿成习。时至今天,文昌阁前的香炉,还是常年香火不断,烧香跪拜者,年轻人似乎越来越多。我找来了重修前文昌阁的照片,两层。据说第一层用于祭祀,第二层,用于文人雅士聚会,在那里品茗赋诗,以文会友。

在碑林博物院南侧城墙上,有一座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功能与文昌阁相同的魁星楼。原来的魁星楼早已毁于战火,现在的魁星楼是1986年在原有基础上重建的,不对外开放,因而也就不存在烧香礼拜的事了。城墙本是军事要地,在城墙修建魁星楼,有点格格不入,但长官意志,变不可能为可能。传说明万历年间某年乡试,咸宁县(古时也叫万年县,长安城朱雀路以东的地域)无一人中榜。为培植文脉,咸宁知县亲自勘地形,观风水,测定城墙东南角为缔结文脉的胜地,便在现址修建了供奉魁星神的魁星楼。新中国成立后在南城墙柏树林段新开的城门,就因为城墙上有魁星楼,供奉文昌帝君,所以把新开城门取名为“文昌门”。

文昌阁”前缭绕的香火,是一种民间信仰,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不足为奇,也不足为怪。


          文昌阁前的“香火”


           文昌阁前的“香火”


           文昌阁前的“香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