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释变形云纹玉跪人沁状的说明
———图释《祥云轩商周玉器收藏与研究之一》
祥云轩关于发表商周玉器
本人的红山文化玉器已经全部发完,从今天开始发表商周玉器。
很多古玉爱好者和收藏家倍加厚爱与珍藏商周玉器。因为商周玉器的存世量,比较其汉代以前的玉器稀少得很;商周玉器具有鲜明而独特的神秘纹样和独特的造型,具有别开生面的艺术魅力。因而可以说,商周玉器更具有欣赏价值、研究价值、收藏价值。
但是,多年来,看过许许多多高仿商周玉器的实物和图录,对于商周玉器真品的基本特征,商周玉器工法的基本特征,商周玉器受侵的基本特征,目前还很少有人进行专门研究,人们大多仅从玉器的皮毛,如造型、纹样、玉表的肤浅皮色(多为人造皮壳)感觉方面判定和收藏,因而高仿品便成为广为收藏、流行的热门货色,因而研究、明晰、掌握商周玉器的诸多基本特征,对于正确鉴定、收藏商周玉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此,愿与广大网友、藏家、专家,共同研讨商周真品玉器的基本特征与鉴别要点或规律,以使更多人关注和受益。
祥云轩鉴藏远高古玉器的核心标准
专家们鉴定古玉一般都是从器形、纹饰、玉质、工法、沁色等大致五六个标准。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从形形色色的仿品中发现,所有仿品无一不是仿照出土文物的标准器、重器的器形和纹样而仿造。近十年来,高仿品几乎运用两种玉料,一种较好白玉,一种较好黄玉。人们普遍人为是和田玉,其实都是俄料、韩料,近两年又出现更好的日本白玉料。这些玉料的化学成分与和田玉的化学成分形同,一般人是分辨不清的。商周玉器到汉代玉器,尽管和田玉逐渐成为玉器用料的主流,但绝不是全部或唯一的用料,妇好墓中就出土有岫玉制品。如果把器形和纹样似古的玉品就定为真品,这种鉴定标准过于宽泛,难免会把大量仿品纳入真品之中。
本人鉴定商周玉器,跟鉴定红山玉器一样,诸多标准中古工和古沁两个方面才是核心依据,而器形、纹样、玉质方面只是辅助标准,可说是鉴定标准的皮毛。
图释变形云纹玉跪人沁状的说明
此玉跪人应是岫岩碧玉(妇好墓出土玉器中就有岫岩玉制品)。此种玉质的远高古玉器受侵之后,风化(氧化)或盐碱化过程中有融溶现象。在清代论玉文献中,徐寿基在《玉谱》谈玉沁时,首次提出古玉受侵出现“融化”一词,但可惜,除“侵入沁纹”之外,再没有任何说明。古玉受侵而融化过程,是伴随漫长历史而逐渐形成微妙的沁状,而当代人为强酸侵蚀,除玉质溶解而外,不出现任何微妙沁状(除原玉料上自带沁色,但此种沁色与自然沁状也明显不同)。
此碧玉跪人,是生坑玉品,二十年来从未盘过,但由于拿摸,亦产生明显变化。碧玉土侵则出现甘黄色,如果盘拭,甘黄皮壳会产生显著变化。但此器上只出现自然复原的沁状,从放大的图像中和图中文字,可以了解并分析其状与仿品上的状态如何不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