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可怜一水横空去,万顷烟波不解愁。
一叶飘然沧海去,任凭欢喜任凭愁。
一天风雨一天秋,江海生涯任水流。
白鸟青山时入眼,乾坤无事落闲愁。
刹那春光刹那秋,乾坤何处不风流。
眼声耳色横今古,谁赋新词谁说愁?
巫云楚雨催昏晓,半入相思半入愁。
剑胆琴心横浩气,须弥踏破死生愁。
一生风雨一生秋,天地虚舟清浊流。
岂逐白鸥湖海梦,红尘随处入穷愁。
磕破山春复海秋,一尘天地竞风流。
耳声眼色成今古,日月低昂愁底愁?
谁怜西岭西风后,满地相思满地愁。
独上孤峰倾百斗,披云啸尽古今愁。
一番风雨一番秋,依旧青山枕碧流。
溅血长虹贯天地,羲和鞭堕六龙愁。
万古长空春复秋,一朝风月乍星流。
乱峰深处斜阳下,木落花飞愁自愁。
《论语》详解:给所有曲解孔子的人(34) (2006-11-23 12:00:00)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孔子说:一切现象,当被认为是恶的就会被厌恶,对此必须摈弃一切
认为好的喜欢,认为恶的厌恶,这都是人之常情。而人之“远虑”,离不开对现实中一切现象的“察”。“察”,无所谓好恶,而带着各种好恶去“察”,就无所谓“察”了,只不过继续“我本位”逻辑的把戏。何谓“察”?分辨、明察、知晓也。只有排除一切好恶,当下直观,才有真正的“察”。任何人都有其情绪、好恶,但这情绪、好恶就是“察”的最大干扰,“远虑”离不开“察”,而“察”就要摈弃一切好恶,当下直观,这样才有可能进而“远虑”。“焉”,“于此”的合音。当下直观,就是“于此”直观,离开了现实的此岸,幻想那虚无飘渺的彼岸,是没有“察”之直观可言的。
“人无远虑”之人,没有深远的审察、思虑、谋划,在“必有近忧”的缠附祸患里,归根结底最大的祸患,就是以一己之私对“众”、对“众相”、对一切现象恶之、好之,不能摈弃一切好恶当下直观。用主观的臆测替代客观的观察,用彼岸的幻想替代此岸的现实,这种事情,无论现实和历史中,难道还少见吗?
|
|
只是有个闲事要先打点一下,第二篇时曾提到有位三我(其实叫我的我是我1)在本女跟帖中为本女写了七绝一首,本女也礼尚往来,步韵回了一首。结果又有位叫数女铁丝的也步韵一首: “渺渺天涯渺渺秋,乾坤一水古今流。巫云楚雨催昏晓,半入相思半入愁。”要和三我比赛,为了不要继续原来本女所厌恶的爱情路子,本女先换个调子再步韵一首 “满城风雨满城秋,一水横空天地流。独上孤峰倾百斗,披云啸尽古今愁。”。三我接了一首“万山风雨万山秋,浊水舂天碾地流。一叶飘然沧海去,任凭欢喜任凭愁。”,数女铁丝也接一首“乾坤梦入几春秋,刹那风云岁月流。剑胆琴心横浩气,须弥踏破死生愁。”,由于这次步韵接力因本女帖子而起,大家可以顺便评判优劣,有兴趣能力者也可接力下去
|
|
明天中秋了,当然要停写,但今天还是要继续官员们。不过先说一闲事,依然和那步韵有关。今天那三我有又来了首“一天风雨一天秋,江海生涯任水流。白鸟青山时入眼,乾坤无事落闲愁。”,数女铁丝接了首“一生风雨一生秋,天地虚舟清浊流。岂逐白鸥湖海梦,红尘随处入穷愁。”,本女答应他们也要步一首,如下:“一番风雨一番秋,依旧青山枕碧流。溅血长虹贯天地,羲和鞭堕六龙愁”。这步韵越来越好玩,有兴趣能力者可以继续。
|
|
今晚有应酬,不能写帖子了。三我,铁丝,这里再步七绝一首,你们继续:“万古长空春复秋,一朝风月乍星流。乱蜂深处斜阳下,木落花飞愁自愁”,最后把前面写过的打一个大包,希望斑竹能快点分帖子:
人只不过是人--本女所交往的省部官员们!(一)
============
这也算是一种察,
在新浪博客,罗锅常说自己就是天涯论坛则的这个三我,但我无法判断罗锅是不是三我。
楼上这些文字在这里,得出什么结论都是每个人自己的事情,别人无法代替你,就如股票,最后决定买卖的只能是你自己。但请注意上面论语中说的:”。“察”,无所谓好恶,而带着各种好恶去“察”,就无所谓“察”了,只不过继续“我本位”逻辑的把戏。
这也是种直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