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励志情绪父母随笔/感悟我记录育儿 |
分类: 涛妈的文章 |
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是伴随着需要而成长的。如果我们可以了解并满足孩子的需要,教育孩子就不如我们想象中那么困难。在佛学里,了解人的真相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觉察”。在现实普通的教育中我们就要去感受--感受孩子的需要。而对每位有孩子的父母来说,就是去感受自己孩子的需要。
教育孩子逃不开“喜悦、愤怒、悲伤、恐惧”这四种情绪的满足,孩子所有的问题都来自这里,所有的解决也来自这里!无论孩子叛逆、消极、好动、自卑、恐惧、不良习惯,暴力、没有积极性。它都缘于孩子的情绪。保持正常的、正面的情绪,是孩子也是我们生活和工作学习的前提和保证。孩子的能力可能跟父母不一致,孩子的感觉跟父母不相同,孩子的认识很幼稚和简单。但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大脑的结构是一样的,神经也是一样的。所以,尽管父母和孩子思考的层次有差别,但也有相同的地方,那就是心理和情绪的来源以及需要。
当孩子有了这些情绪,被这些负面的情绪所控制。我们不必要去分辨情绪的对错。我们需要的是把孩子负面情绪的不良影响降低到最小。情绪无对错!!如果孩子说谎,我们要了解到,孩子说谎,为什么说谎。如果我们自己也说谎,我们就可以知道,说谎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因此,说谎是孩子在当时的一种需要,一种保护自己的需要。解除对孩子的伤害,说谎就没有意义了。所以,制造同样的处境,我们就能够了解并满足孩子的情绪需求。同时也可以为自己奠定教育孩子的基础。
我们这些做父母要教育好孩子,就要了解孩子需要,要尝试回到自己的需要点上,我们也就要去了解自己的情绪。当父母因为孩子做了“错”事的时候,父母可以为自己制造一个同样的处境来感受孩子的需要。是否别人的指责可以帮助自己?或者是打击可以让自己更加的上进和积极?这样的时候,什么是我需要的,怎样的行为可以激发我的积极的欲望……当我自卑时候,我最需要什么、我为什么自卑、我害怕什么?面对我感觉自卑的东西或者处境,我需要什么样的帮助?什么东西可以让我感觉到安全?当我有暴力倾向的时候,或者我要使用暴力的时候,我是想得到什么感觉?当我不积极的时候,我自己是害怕什么、担心什么?什么东西可以刺激我的解决欲望?我心理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改变我的处境?我如何可以改变我自己的处境?……——从自己来了解孩子的需要(孩子和成人的表现不一样,但心理基础和心理需要是一致的)。知道了孩子需要什么、他是什么感受、他需要什么感觉。那么解决方法很容易找到!
每位父母,都要找到属于自己的而且是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那么教育就合理而有效。不必要刻意的去追寻道理,而要看到对自己孩子教育的效果。道理是效果的产物,效果是道理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