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自打背着书包上学的第一天起就梦想当上班干部。然而,自小他就是个淘气包,从幼儿园一直上到二年级也未能‘捞’上个一官半职。伴着每一个新学期的开始,儿子想当班干部的向往就会上升到及至。
我常常问儿子为什么想当班干部呢?他有些莫名其妙的看了我一眼不解的说,谁不想当班干部?人家都愿意当班干部,我当然也想当。我又问他是否知道当班干部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他不假思索的说,只要能够管好班里的事,管的住班里的人就行了。我再问他当班干部的目的是什么?他几乎有些兴奋的说,能够对同学发号施令......
听了儿子的话,经过片刻的思考之后,我把儿子叫到跟前,首先十分肯定的说,想当班干部是对的,做人就应该有上进心才行。接着,非常认真的对他说,当上班干部,不仅要管好班里的事,班里的人,首先是要管好自己,而且身为班干部不仅要学习好,其他各方面也不能差,因为只有品德兼优的学生才能得到老师的信任和同学们的支持,也才能具备当班干部的资格。最后告诫儿子,当班干部的目的可不是为了对同学发号施令,耍威风,而是要当好老师的小帮手,做同学们学习上,生活里的带头人。时时处处为班集体的利益着想,有时为了集体的利益要毫不犹豫的牺牲自己的利益。末了满怀信心的告诉他,只要你能按我说的去做去努力,不远的时间里,你肯定是能够当上班干部的。
从此以后,儿子在学校里开始注意班集体的公益事情,改掉了上课喜欢做小动作的毛病,虽然有时候还是不忘淘气,但是进步是不少的,经常能听到老师的表扬了……
上次春游回来以后,老师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宣布儿子当上了卫生委员。
望子成龙是每一个家长的愿望,但最终能够成“龙”却只是其中的极少数。通过与许多成功人物多年来的调查,我总结出这样的结论:领袖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的。一个能经营一定产业,领导一个集体或担任运动队教练的成功人士,都是他们负责的父母遵循一些简单规律培养的结果,使他们具有了领导者的思想方法和心态——意志坚强、独立思考、不屈从于压力,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等等。以下是我给大家的一些建议:
l、给孩子以鼓励
信心来自于你的鼓励。孩子做每一件事前,你可以说:“我知道你能做。”之后又说:“你干得好,真棒!”从孩子蹒跚学步起,你就要开始对他信心的营造。
2、让孩子去探索
孩子们欣赏并愿意跟随善于探索和勇于面对挑战的人,然而我们大人却经常告诫他们处处要小心谨慎。
3、让孩子坚信成功
劝你的孩子要相信成功,而不是只考虑前进中的障碍。只有一个坚信成功的人才能鼓舞周围的人与他共同克服困难不断向前。只有那些经过尝试、出现不足、纠正缺点后奋起努力的人才可能有坚定的信心,成功只给予那些即使失败也勇于抓住机会的人。
4、听孩子谈他们的梦想
不管他们的梦想多么怪异,重要的是鼓励他们善于想象如何把梦想变成现实的能力。人们一直认为领导者就是善于想象,能把他的想法解释给其他人,鼓励他们向着确定的目标奋斗,而这一切都始于最初儿时的梦想。
5、鼓励孩子多问“这样做怎么样?”
“可能性思考”是领导才能的一种标志。一个善于究问题并示范给其他人如何解决的领导者才能把他的集体引向成功。因此要鼓励孩子多问几个像“我这样做可以吗?”和“我把小车拉过去站在上面,行吗?”等问题。
6、给孩子机会
领导才能需要在实践中锻炼才能逐渐成熟,就像一位年轻的垒球选手需经过反复训练才能使技能完美一样,一个鼓舞人心的领导者需要利用一切机会完善自己的领导技能,给孩子报名参加一些体育训练,在与别人的相处、配合中会得到不少有益的经验。鼓励孩子担任一定的职务,但一定要鼓励他们争取自己兴趣范围内的职务。比如一些孩子在运动会上是合格的组织者,而另一些可能在学习上是好的带头人。不一定每个孩子都能成为班长,也不是每个都想成为班长。在写作上有才能的可以担当校报的主编,小战略家可以成为学校象棋俱乐部的主席。在自己得心应手领域里工作,才能营造领导才能的基础——信心。
7、为孩子做策划
班级要进行选举,而您的孩子希望中选,这时您可给他一些帮助,鼓励孩子在全班面前讲话,学会用语言技巧不紧张地在众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思想;在家里进行模拟背诵课文的训练,父母可在声音、语调轻重和眼光等方面提出建议。
8、开发孩子的三项基本素质
美国家庭心理学家约翰·罗斯莫德把“尊重、随机应变、和责任”视为家长应该为孩子开发的三项基本素质。作为一个未来的领导者应该善于理解他人、遵守规则(尊重);遇到挫折后,不断尝试新方法(随机应变能力);敢于面对自己的决定所产生的任何后果(责任心)。
最后,我想提醒您:言传身教,其中重要的不是您单纯的语言说教,而是做为家长的您要为孩子树立榜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