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词类活用”之“意动用法”

(2007-06-24 11:19:56)
分类: 教学资料
 

意动用法

(一)什么是意动用法    

    主语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看作什么”的意思。

    使动用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意动用是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怎么样。前者体现在行动上,后者体现在思想认识上。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老子》

      人主自智而愚人,自巧而拙人。   《吕氏春秋.知度》

      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         《孟子.告子上》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战国策.齐策四》

      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   《荀子·儒效》

     吾妻之美我也,私我也。            《战国策·齐策》

     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    《史记·管晏列传》

      工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 《孟子·梁上》

1、名词的意动用

    主语把宾语看成谓语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译为“以……为”。

      臣闻王者父天母地。            《后汉书.李固传》

     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 则中国之。                              

                                          韩愈《原道》

其谓之秦者何?夷狄之也。         《谷梁传·僖公三十四年》

      扁鹊过齐,齐桓侯客之。          《史记·扁鹊列传》

      使人主师五帝而式三王。       《后汉书·  shi传》

        名词的意动用,宾语有省略的。如:  

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 《战国策.秦策一》

2、形容词的意动用

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谓语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译为“认为……”。

  吾闻柳公尝巧我慧我。      柳宗元《马室女雷五葬志》

      然则吾大天地而小毫末,可乎?       《庄子.秋水》

      鞅复见孝公,孝公善之而未用也。   《史记·商君列传》

       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    《荀子·修身》

    张旄曰:韩强秦乎?强魏乎?王曰:强秦       战国策.魏策四

     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     史记.滑稽列传

     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    《史记.淮阴侯列传》

夫差智太宰   而愚子胥,故灭于越。         《韩非子.难三》

1、形容词的意动用,宾语有前置的。如:

    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    《说苑.建本》  

2、形容词的意动用与用为一般动词无形式之别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时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        《汉书·赵充国传》

    驱天下之民,从善远罪。           柳宗元《断刑论》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梁上》

意动用法补遗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由形容词活用而来的动词,表示主观上认为(觉得)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

C.孔子登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小了) “小鲁”“小天下”,是主语“孔子”主观上认为“鲁”和“天下”小的状态。

(2)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如:孟尝君客我。(孟尝君把我当作客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