徂徕山竹溪印象(照片路线版)
(2020-09-05 19:19:50)
标签:
公衍余言语公言语话题梓汶公竹溪 |
分类: 杂文.杂谈.评论 |
徂徕山竹溪印象(照片路线版)
前言:游记部分重点在抒情和记录竹溪六逸堂周围环境和文化感受,本篇只按照游览顺序把景点简介。
从新泰市向南再西行三十公里然后北上是天宝镇徂徕山风景区,隔着牟汶河与泰山相对,我们拜谒的第一站叫梁父山。
梁父山(照片1)位于徂徕山南麓,海拔288米,山势峭拔险峻。山巅有北齐时期刻经巨石,巨石状如坐佛,故又称"映佛山"。上古至秦汉时期历代帝王君主封泰山必禅梁父,有"地神"之称。因此梁父山在华夏古代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孔子以登梁父喻推行仁道艰难,东汉张衡曾以"梁父艰"来比喻仕途险恶,汉唐间乐府流行的《梁父吟》是脍炙人口的名曲.在梁父山下,有汉武帝东封时所置的梁父县,汉梁父故城今名古城村,尚残存北部城垣。
辗转进到山门是一个古老院子,院西南有古松似凤凰(照片2),寇盖如伞遮地亩余,传为唐植。据说有1680年,寺北门路东有巨石,名将军石,上刻北齐武平元年梁父县令王子椿隶书《大般若经》。院后有寺庙正在修建中,慕名走近,方知曰光华寺(照片3),北魏创建,隋代称光化寺,宋改名崇庆寺。元时重修,屡兴屡废。今存大殿3间,内有清代壁画。寺东有墓塔林及北齐摩崖刻经。
这只是序曲,建平君驱车带我们来到这次主拜之景点——竹溪景区。车子在山道上颠簸,他指着远处山顶一个突兀峰顶说,那是"独秀峰",(照片4).有李白亲自刻石,1999年在徂徕山搞调查时发现。据《泰安石刻记》《泰安县志》记载为李白所书。
在隐仙观小停,脚下是阳礤石峪,秋色烂漫,此观原名巢父庙,后改称隐仙观,仿佛是为主景区竹溪做序曲。
车子最后停在天街,也就是六逸堂,吕祖殿西,倚地势而建,后门槛上刻有“筱洞天”,唐天宝年间,李白、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六位文人雅士同隐于此,号“竹溪六逸”,现堂内仅有有诗仙李白塑像。竹溪景区乃仙境也,徘徊不忍离开(另行用诗篇)
阻徕山三问
如果说泰山是泰安的魂,蒙山是蒙阴的魂,那么阻徕山就是新泰市的魂灵。农历7月16日应新泰市诗词学会曹会长之邀我们游览了阻徕山之梁父山光化寺和竹溪六逸堂,给予我的除了传统的旅游景色美学历史享受外,是三大震撼和疑问:第一,新泰市被评为中国诗词之乡,为什么?凭什么?第二,山东历来是战乱之地,阻徕山还是红色革命圣地之一,为什么这里的寺庙和竹溪山涧林木生态保持得如此完美和原始?凭什么?第三,最关键的,我自认为是对李白研究比较细微的,竟然不知道阻徕山内还有一个竹溪六逸堂是他开辟的,而且他在这里生活了长达近三个月之久!请容许我在歌咏竹溪六逸堂仙境诗意前,先逆着话题思考追问一下,走遍名山大川会遍天下名士居无定所骄傲无比的李白为什么会选择在这里修竹结庐与其他五位当时并不出名的文人隐士搞了这样一个竹溪六逸堂?李白名义上在山东前后近十年还在泗水沙丘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其实他在山东真正能在一个地方呆下去的时间据我考证不会有超过三个月的地方,竹溪六逸堂恐怕是能拴住他的唯一之所,因为这里是他在刻板迂腐的孔夫子老家实现魏晋竹林七贤自由放荡清闲自在的唯一世外桃源。请听我辨析您听:李白在山东的前后十年,有近八年的时间是在安徽的宣城和南京秦淮河一代浪疯的,期间,他还曾到绍兴剡溪一带,在南下之前他曾追着安禄山在北京地区度过了一段军伍生活,之后匆匆南下路过沙丘的家,两个孩子从生下来到长大他几乎是没有照料过几天,就是最初来山东的前两年他算是真正在山东一代游离,应该就包括在阻徕山竹溪的这段时间,期间还有与杜甫相会于蒙山西麓“携手共秋眠”的旷世相会,到济南结拜达官贵贤讨论仕途和侠客旅程,期间就应该至少两次路过阻徕山竹溪才认定了这个仙境般的修道云鹤之所。李白对山东尤其是山东的官员和文人是鄙视的不认可的(除了在竹溪的日子),尤其是在济南和曲阜的那些追求仕途和讨论山水游侠的经历中,他那放荡不羁的性格被鲁夫子们所不容且嘲笑,同样他用一首嘲笑鲁夫子们的诗表达了他对山东的态度,这也是他名义上在山东前后十年其实累计在沙丘生活的日子也不过半年的原因。
前一篇:简评门罗的,《逃离》
后一篇:李白竹溪逸仙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