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拿“裸捐”当盾牌
(2011-01-19 06:30:33)
标签:
裸捐捐助仇富心态富豪榜梓汶公公衍余财经 |
分类: 杂文.杂谈.评论 |
别拿“裸捐”当盾牌
巴菲特和比尔盖茨来中国谈“裸捐”,除了老实人陈光标等少数富豪言行一致赞成外,更多的是惹得富豪们口诛笔伐。起初听了马云和宗庆后的一番辩白后我也为他们的那套理论感动了一阵子,可是,事过之后我感觉上了马云和宗庆后的当。不少浙商们实在是太刁滑了,他们一个子儿也没有捐出,反而诡辩得让大家以为是全社会对不住他们这些富豪。“宗”“马”偷换概念,用“裸捐”代替“捐助”为自己遮丑的把戏必须给予戳穿!
让我们先听听马云和宗庆后都说了些什么吧:马云说,你巴.比来错地方了,你应该到日本去号召“裸捐”,中国的穷人太多,不是裸捐的时机和群体;宗庆后的辩解更是铿锵有力:财富还是放在有能力经营的人那儿对社会更有利,一旦把我们的钱裸捐分发了,企业破产了,把职工推向社会,那不是救济了穷人,是推向了火海……也有人将几年前流行的资本要“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理论搬了出来……我非常赞同他们俩以上的观点,对国家不支持民营实业家的行为以及老百姓“仇富”的心态很是忧虑,他们俩的话语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国家在对待民营资本家的态度和政策支持上的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为此,我曾多次呼吁过要为老板们减压松绑,为老板们呼吁呐喊几声。
但是,这里有一个概念上的错误——被“宗、马”巧妙地偷换了,号召富豪们“捐助”,并非是要你“裸捐”,不是要打土豪、分田地或看着做实业的老板们破产,更不是鼓励穷人们去“仇富”。我想,我们的政府还不至于无知无耻到这个地步。学过经济学的人都明白的常识,企业毛利润中用于扩大再生产的那部分资金是不能动的,大家要分的是你的纯利润部分,而且也不是要全分了,只是将比例调整一下罢了,再说了,你的那些利润还不是劳动者——穷人们为你创造的,分发给他们一点不过是将财富的分配更合理一点而已,干嘛拿裸捐、破产、分光等来说事?
凭心而论,你们的那些钱真的都很干净么?如果是靠资本的原始积累,靠劳动一步步获得的,你们捐与不捐,真的也不存在道德良心上的责备。可是,你们谁敢说自己的钱不是靠着钻国家政策的空子或者巧取豪夺而来的?凡是超级富豪们有谁不曾在房地产领域获取过政府给予的好处,你们是沾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过度期的光,你们才有了今天的巨额资本,即使我不说资本的每一根毛孔里都沾着血,你们也很清楚其中有多少钱不是凭借着政策和榨取职工们的血汗获得的。
每每到国家遭受灾难的时候,捐助最多的企业是谁?是山东的企业,是北方的企业,是国有企业。然而,让我们感到心寒的是,多数南方的企业(慈善家陈发树除外)特别是处在富豪榜前面的浙商和粤商,你们曾掏过多少子儿呢?我承认你们的精明,承认你们的辛劳,也承认你们的财富来之不易,但是,这绝对不应成为你们拒绝捐助的理由!越是一毛不拔的人却最会为自己辩解,还振振有词地大放厥词,好像全国人们都对不住他们似的。巴菲特难道就不知道财富的重要么?他们的创业就容易么?说什么穷人太多穷人不懂得理财云云,你们人为地把老板和职工对立了起来,认为他们是劣等的,造成部分人的仇富心态,这难道就没有你们的责任?
我知道,南方的老板们很信佛很喜欢去寺庙,那你们更应该知道钱财多了要做慈善,为前生后世除孽积德,钱挣得一定数目,证明你们的能力足够了,获取了再多的财富有何用,还不如捐助一点做点善事,哪怕是支持一些有前途的学子们读书、支持作家们出书,或捐助一所小学,既可名利双收,还能让自己有成就感!
我对马云的人格魅力和创业精神始终持高调的赞扬态度,他是年轻人的榜样。但是,对于他们的巧舌诡辩我看不起!邵逸夫说;“一个企业家的最高境界是慈善家”;盖茨说,“慈善让我富有成就感”,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说:“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从财富观看出了一个人的价值观和追求,你们不捐也不要紧,这是你们的自由,但是,你们不要拿老百姓的无能和国有企业责任来说事。谁喜欢抱着金钱到地狱去就去吧,没有人会指责你们的,钱是你们挣得,你们有这个权利!
——言辞有点激烈,有不恭之处,敬请海涵了,不这样说不足以纠正视听也
【注】数年来,我与浙商和粤商们打交道特多,认识了圈子里不少的富豪大腕,他们的健谈与机智,他们的思维之敏捷、大胆,他们的勤奋与执着,他们身上闪烁着南方人特有的优秀品性:自信、勤俭、睿智、精明……他们中的富豪们有两种,一种是文化大手笔大气型的,一种是精明算计勤俭吝啬型的,但相比粤商、鲁商和闽商,浙商普遍的吝啬是大家公认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