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言片语(七):快乐的生活哲学
(2010-08-16 08:46:53)
标签:
格言哲理箴言寓言言语衍余梓汶公文化 |
分类: 格言.哲理.宗教 |
快乐的生活哲学
1、渡船
渡你过河的是桨或风而不是船,渡你过河的是人而不是风和桨,渡你过河的是人的念和愿而不是你自己,渡你过河的是方法或原理?可是啊没有了船,你站在哪里过河呢?可是啊没有了法(技巧)你凭什么去泅渡?因此你可以摒弃那些法但不能舍弃那些船,所以你可以舍弃那些意念和愿但不能舍弃你的肉体。不过,失去了法和念,那些船那些肉体岂不成了摆设!而再好的技巧和方法在渡你过了岸以后还有用处么,何况是那些不正确的法呢?所以你一直在拿起一直在放下,你一直在拥有也一直在舍弃,你一直在行走也一直在充电……
2、灯与光
照亮你的是光而不是灯,让你看得清晰的是光而不是灯,在光里我们彼此感觉到了距离和美感,在光下我们彼此愉悦和躲避着,我们天天在阳光下行走,在月光里写诗,我们依赖光仰慕光,我们很少去过问光源是油灯、灯泡或萤火虫,我们惧怕黑暗是因为我们习惯了光,如果我们不曾感知过光是什么,我们还会去过问灯是怎样燃烧的么?最初的发光是自在的还是人为的,如果天地不曾有太阳做一切的光源,还会有月亮的反射光么?还会有光的存在和你我的存在么?可是啊,把灯吹灭了或毁坏了,光将依附何处?不发光了,灯又有何用!
3、身与念
我们的身躯,也即肉体或躯壳,是我们自己的,可是,我们的心以及心之念,可否一定是我们自己的?相对论说世上没有完全一样的物体(哪怕是微粒子),可是是否会有完全一样的思想呢?心清净了,身体是否就干净了?心污浊了,身心就一定会虚妄么?身体处在污浊中,心地照样可以圣洁,身体灭亡了,心思心念又寄宿在何方?没有灵魂寄宿的躯体不过是一个躯壳而已。
4、河与岸
坐在岸上,河水在流;坐在船上,岸在后退;倘若你是河中的沙子或河上漂浮的树叶,其他的沙子和树叶,对你来说是静的还是动的呢?我们看着时间在流逝,我们看着岁月在更迭,可是我们身边的沙子和水流,我们身边的岸和船只,谁又把谁记住了,谁又把谁忘记了呢?
5、一通百通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可见万物通达之重要。学习效果贵在方法,搞清弄细一门学问,再涉足其他领域,诀窍其实大同小异;人之聪慧与否,在于悟性,悟性高低,或曰智商高低,其实就是理解和分析之通达能力;一通则百通,真正的聪明人只要稍微点化就能悟出道理,悟出道理并会应用之就是大能。
6、人和城
人的身体就是一座城,人很多的时候将自己封闭在城墙里了;人的五官就是门,闭上眼睛,光之门就关闭了,捂上耳朵,声之门就堵死了;人的嘴巴不过是一个运输的渠道发泄的出口而已;一个人最重要的是心之门,心之门关闭了,一切就关闭了,心之门大开,城市就如同广场;心之门狭隘,其他的门就微弱、闭关,心之门敞亮,其他的门就通衢、容纳。
7、距离
无论乘怎样的工具,脚下的路之距离是不变的,但心与心的距离不好测量。除却了身上的十恶与八邪,善就离我们近了,心中藏着毒念和邪欲,人离死亡就近了。因而,锻炼你的腿脚不如修炼你的意志和灵魂,增加多少财富不如除却心中藏匿的罪恶。通往成功的路,如果没有悟性也许你永久达不到,一旦悟性来了成功就在眼前。
8、惭愧
所谓“惭”就是坦白以前的过失——也即以前的所有恶业、愚痴、迷误、骄傲、狂妄、嫉妒等,这些都要全部坦白,永远不再生起;所谓“愧”,就是指追思其后可能发生的过失,也即从今以后的所有过失,现在已经觉悟明白了,且能全都切断和根除。常“惭”过去之过失,“愧”未来之过失,我们就接近于善真,只有不断地“惭”“愧”,人性才纯洁高尚。
9、顿悟和渐悟
人的智商有高低,反应有快慢,所以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就有差异,悟性也就有差异。但人的自在本性是相同的,不过是因为智商高低和心中的魔的轻重,悟彻的时机和悟到的深度有差异而已。自在的本性把握好的,顿悟只在一霎那,意识不到自在本性的,悟道就是一个渐次的过程。在外离开一切形状相貌(外相)而不执着乃禅,在内恒守佛性而不动摇(乱)是为定。顿悟和渐悟,坐禅修炼静定或凭籍自在本性而醒悟,本质是一样的。但从唯物主义角度看,渐悟更接近于我们大众,而顿悟似乎只存在于两种情况下:其一是只有先天而知的佛具备,后一种是顿悟不过是一霎那间的稍纵即逝,所以顿悟只是相对的。
10、师与生
三人行则必有吾师。可见所谓师与学(生)是相对的,从俗家而言,各有所长而已,传授的不过是经验和方法而已,但从本质上说,你自在的本性有,才可以学好,自在的本性无,终归是悟(学)不出来的,所谓智商的高低,不过是悟性的快慢和理解力区别罢了。所以水平高的老师教“法”和“术”,水平低的师只是授“知”和“识”,法和术胜过知和识,培养悟性和习惯又在法与术之上。
【后记】:基督和道教的本质是敬仰天地,而佛和儒的本质是修炼自我,外在的形式不一样,对自我的改造和净化则是异曲同工。一通百通,当我沁浸于圣贤们的虚空的论道中的时候,世俗的欲念和规律却总能搭上那高深的神车,因为,神也是渡人的,何况神也总摆脱不了人的思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