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湿地的春夏秋冬
(2009-06-30 20:28:22)
标签:
杭州西溪湿地春夏秋冬火柿节深潭口旅游 |
分类: 旅游散记 |
西溪湿地的春夏秋冬
(1)、春游西溪湿地
为了通领主题,我先把对园林的整体感觉用一首诗来描述,就算作一个开篇吧:“梅竹溪埂路,烟雨芳草天;曲曲块块水,星星点点屋;来来去去人,流流恋连情……”。你必须先从整体布局上感受那水域(池塘、沼泽、湖漾、河道)被道路桥梁分割,岛屿、丘陵被港湾环绕,绿地、树木、房舍、舟楫和水域的分布……;要站在不同的角度来审视、欣赏,深入到某一个景点去仔细感受她,最好在不同的季节感受不同的景点,然后站在文化的角度去思考、欣赏……。这里请容许我先对重点景区进行回忆描述:
梅竹山庄(虚阁、萱晖堂、梅竹吾庐):我是反方向进入的,因此首先领略的是章太白先生读书的虚阁,屋后门前皆是水,门前是典型的池塘石阶春水,桃花正红,有些许飘落水中,像是故意渲染似的,侧面的池水里一条(水泥)鳄鱼正要扑捉什么;石板路弯曲着绕过屋后,脚下就是幽深的河道,水上游艇载着好奇的游客向岸上观望,对面的岛屿丘堤上绿树婆娑。虚阁是读书的幽所,梅竹吾庐是会客的场所,浮亭是月夜把酒论诗的所在,而萱晖堂是品茶休闲的乐园……。最是萱晖堂东梅竹吾庐后,过石拱桥有断亘残壁,藤蔓丛生,梅竹夹道并结成篱笆院墙,由棕榈皮覆盖的茅屋下,是品茶的城市客人……;再向东的堤坝上是密密的竹林和尚未完全败落的梅花;这里三面环水,依岛抱水的幽静,好一个章太白啊,富贵闲人的品位,难怪龚自珍在这里写下了“病梅馆记”,南宋皇帝赵构携后宫佳丽来赏梅探梅……,我想,陶渊明的桃花源也不过如此而已!
泊庵:“吱拗”一声推开那扇木板门,走进院落,前面两排草屋高低迎面,阳光穿堂过道而来,上面是用棕榈树皮或芦苇结成的屋顶,房舍的南面西面是池水竹林,东面花墙把院子与岛丘分开,西边的曲廊与水分开,最前面是池塘画舫,画舫的右边(西)伸进水里的是一个高凸的堤坝,堤坝的终端是一个草蓬亭子,东面是岛屿状的丘,丘上绿树错落排列。我就躺在画舫的舱里。水塘的正前方是小岛,上面有一所经幢,两座拱桥把小岛与外界相连在一起……,我取了一根竹竿,一端在舟上一端高挑在水面上,作出垂钓的架势,池边的沼泽水草里,鱼虾像是有意配合我,或跳或游……,我和行人彼此成为对方的风景。
百家(水)娄
“娄”字前面加三点水,他的真实意义何在?这里是河道的汇集中心,八方之水,在这里汇集又分叉……,我想这一定是文人们故意造的字,就像这正在建设中的景点,不过,有巧夺天工的效果:星罗棋布的水面上,八卦阵势的端点排列着座座木楼,八卦的中心是水井。最是远处那个高高的了望塔,站在上面看这里,更加让人联想到百家渔夫晨昏起渔的热闹场面。
问导游“ 娄”字的涵义,说是渔民用来捕鱼的箩筐,似乎太庸俗了,不过,牵强附会地说,昔日,在晨昏,万家起篓捕鱼,万家渔火晚归……,那场面一定很盛大热闹;问建筑工人,说是中国美院设计的,更加佩服他的意境之美了。相信这里将会是园林风景中的真正奇葩。苏州的北京的南京的皇家帝王园林,江南六镇的私家富豪园林也罢,都没有这里的原始自然,如此的天然、大气、随和、纯正……。
西溪湿地生态观赏区
西溪湿地更确切地说是植物园,遗憾的是对植物的名字缺少标注,然而,这里的主要观赏植物竟然是人工移植的北方的耐旱的柿子树,就有些滑稽了。当我真正步入这块沼泽地,在回廊上流连时,我知道真正的湿地到了:芦苇组合成青纱帐,睡莲、香菇草扯起手,水葱(冲天草)和香蒲(水烛)、再力花(竹芋)把嫩绿的杆伸向蓝天,泽泻幽雅地在水面上蔓延……;当水鸟从芦荻中惊飞,鱼跃蛙鸣、野鸭飞渡时,我顿时联想起了李清照的“飞渡,飞渡,惊起一泓飞鹭”的意境。更有“伸手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的清爽雅致。
最后把我写下的散文、诗歌或偶然灵感等诗句记录如下:
在泊庵:我知道桑椹枯了还要红的/我知道池水浑了还要绿的/我知道花开花落是必然的/我知道总会有人来解开缆绳。
小桥载不动你的回忆/坝堤种不下你的希望/溪水融不了你的欲望/经幢写不下你的思想。
在梅竹山庄前的油菜花园:
黄花深处没女红,蜜蜂说与方知春;
吴越侬语水洗就,绕溪三匝识江南。
(2)、西溪的夏日
再次踏进西溪,就象回到熟悉的自家后花园,可以直接去询问那个新婚的娘子了,此时的西溪一定孕育了我春天的希望吧!
早已过了桃红柳绿、泊舟探梅的季节了,而今已是芳草茂密疯长,禾本科的植被覆盖了低处所有空间,竹子完全脱了童装,梅子在林子深处半红半青,柿子刚褪去了花蕾在花托上蹲坐,所有木本科的树木参天碧绿。此时的西溪湿地正是鱼虾腾跃的季节,芦苇荡深邃的望不到边际……,春天那种春潮萌动激动压抑、朦胧好奇的怀春情绪此时显的有些幼稚了。
西溪草堂
拨开“西溪草堂”的木门,藤蔓爬满了屏墙,竹子丛立于墙角,越过屏墙,正堂两侧,芭蕉和石榴茁壮成长,古井边写生的学生流连徘徊。转过墙,是冯梦桢的“快雪堂”,修身养性的院落:“烟水一泓梅乍放,荻花四面鹤频来”。
夏日的西溪,香樟树、柿子树、,犹以形态各异的柿子树最为浪漫,或迎接你在路两侧,或挺立于小岛,或半倾于水。最美还是到湿地生态去观赏,所以这次我选择的路线是走东线——自然风景线。
虾龙滩生态区
行走在亲水栈道上,水面上是荷叶、蒲草和青苔,耸立的是芦竹、芦苇,鱼虾跃动,野鸭、惊鸿飞渡,蛙声鸟声贯耳,给你立体的亲近感。在鱼虾飞跃区,分滩涂区、沼泽地、杨柳区,观赏鸟亭。突然,一只青蛙急匆匆从草丛里跳到我面前,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一条水蛇嗖的扑了过来,我的脚步无意中救了青蛙,那蛇空中突然一个急转弯,没入水中不再现身。
通往深潭口的路上,有一条供专家研究生态的步行木栈道,误入其中,只能原路返回,在竹林深处,我迷路了,且看到了“竹叶青”,我多少有些惧怕,又想寻求刺激,矛盾的心理让我在那里留足了很久。有人在远处喊:“放我出去”,我们虽咫尺相见,却不能聚会一起,寻不到去深潭口路的不止我一个人。
深潭口
马上就是端午节了。
深潭口的端午粽子在杭州城西是有名的,因此,在老樟树下,男人们早早就支起了炉灶,妇女们在洗刷着大铁锅,并备好了做粽子的各种内馅。据说吃粽子在以前是民间的风俗,邻里们聚集一起三五合伙做,共同分享各家的手艺,而今,她们一方面处于配合演出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卖给游人。
深潭口的龙舟大赛更是民间流传下来的项目,只是近年来由于水面渐小,规模远没有从前那么热闹了,杭州市政府一般也不组织搞,倒是民间一些闲散老人自发组织起来举行,围观的人超过了赛手,人为的把气氛活跃了。遗憾的是我没有赶上那热闹盛大的场面,好在已经领略了她们排练的气氛。
深潭口的老樟树据说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对西溪的历史,他是最有资格的见证老人。而今,在他的浓荫下乘凉、拍照,是一项非常浪漫且具有吉祥意义的事情。每当走到他的身边,我就客气地鞠上一躬,然后在他的目光下告别西溪。
(3)、西溪火柿节
——秋游西溪
金秋十月,正逢西溪火柿节,游园活动正搞得轰轰烈烈。
火柿节的主题是:免费品尝西溪贡柿和西溪菱角,享受“渔夫之旅”,感受“最美最火红的秋天,最明亮的秋月”,欣赏“最正宗的北派越剧”和西溪“别样的拳船表演”……。
想为这梦中的美人留下一组靓照,因此早早就下了车,先沿着西溪的外围转游,毕竟她是城市湿地的公主,我要全方位地感受她,描绘她。
柿子成熟的季节,老远就能看到园子里点点星星的火红……
小岛瘦了,河道宽了,林子稀疏了,蛙声消匿,唯树干挺拔,游客们有的干脆就爬上了树去享受采摘之快乐。柿子红了,荷花谢了,水草枯了,水更清了,残壁断垣更显苍老深沉,而西溪的名字还是那么妩媚,对西溪的爱也更深厚了一层。
依然要到梅竹山庄,不可能不去泊庵。我在抓拍从桥上桥下走过的红颜帅哥,当然最美的还是他们身后那片绿色池塘和小岛背景。在泊庵垂钓或吃烧烤,是恋人们所喜欢的;我独自一人,自有自由的情趣,你们却无法感受到。
在“烟水渔庄”坐下来吃午饭,不只是为了免费品尝那火红的柿子主要的还是顺便可以欣赏水中画舫里的越剧演出。“西溪人家”是老外们最感兴趣的所在,看桑蚕工艺、买手工丝绸、赏婚俗礼仪。而我更喜欢到老船茶屋和西溪老酒坊坐下来品尝民风。
当我辗转反侧从深潭口出来,再次告别老樟树的时侯,我带回了160张关于西溪的写真。
(4)、四季里的西溪湿地
春夏秋冬品味西溪湿地,风格和感觉自然不同;荡舟于水湾旅游和步行小岛之间游览感觉肯定不一样。荡舟水湾,穿梭于曲曲弯弯之千岛之间,或探梅或问春或望岸,犹如从心脏看外表,一种仰视,一种走马观花的遥远感觉;而步行游览则是由外表读其心脏血脉焉,拍摄角度则是俯视为主,河道是景观中心,可以俯首触摸,有一种亲近感。
能在喧闹的都市里,体验原始农耕文化和渔业文化:水域(鱼虾池塘、沼泽、湖漾、河道、水生植物链、栖鸟)和舟楫道路桥梁,岛屿、丘陵和港湾;绿地、树木和房舍……,在西溪湿地就可以了,站在不同的角度来审视他欣赏他,在不同的季节去体验,深入到某一个景点去仔细感受……,你会收获到不同的文化和愉悦。
朋友,到西溪湿地去吧,那里有取之不竭的素材。
【后记】:
到西溪湿地去!这种想法已经有近20年的时间了,1986年的春天,我无意中一个人骑自行车经过这个地方,当时这里还是荒野村庄,那时我写了一篇文章,称这里是“杭州的千岛湖”,建议人们来旅游开发,不想这个念头在18年后的今天成了事实乐园。原来早在南宋时代,这里就是文人墨客隐居的世外桃源,我却身在杭州不知。今天是周一,免费参观的日子,最近又没有其他重要活动,便坐上189路车到古荡下,再转乘到余杭镇的巴士车,在周家村站牌下车。过了西溪大桥,“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屏风石碑就迎面向着你,我习惯于先绕公园外圈走一圈,可是据说需要近三个多小时,只好沿着园林设计好的路线前进。由于这里是池塘、溪畔、沼泽、河道纵横交错点缀,因此,不可能有固定的通衢,重复进出的路线是必然的。从整体上看,把这里叫做植物公园更贴切些,所以,刚进园内,我就在考虑如何引导游客旅游的问题,既:路线怎么走?主要看什么?欣赏的重点何在?如实说,到这里游玩,必须要有对大自然的热爱之心,必须有文人哲人的闲情雅致,必须要有一双敏感的眼睛和会联想的大脑。否则,走马观花下来,养眼是必然的,陶冶性情也是必然的,但游玩之后就一片模糊了!旅行线路方式:水路和步行。水路旅行当然更富有情趣:曲曲弯弯,于千岛之间游,探梅,问春,望岸……,犹如从心脏看外表;而步行游则是由外表读其心脏血脉,可以亲近触摸,于是我选择了路地行,不过,陆地游览又分中线和东线两条路。
还是沿着我经常走的线路为您做一次导游吧:过了西溪大桥,迎面是 “西溪湿地国家公园” 屏碑牌,进入园区后向右,过检票口,跨烟水桥,走坝埂碎石路,穿越池塘后是商业中心码头,有拉大片等民间技艺表演。向东北,过蒋相公桥是一屏石墙,石凳上坐满了休闲的游客,原来这里是中转点(三分方向),向西左是通往泊庵方向(主道),直向北是梅竹山庄(虚阁、萱晖堂、梅竹吾庐)景区,向东右走,过萱晖桥,是西溪草堂和西溪梅墅及香雪屋景区,在香雪屋吃过午饭后,返回至中转站,游览梅竹山庄景区,再返回,过普济桥向泊庵景区,分别是木舟画舫和泊庵烧烤区,后面是堤埂和水泥舟,在这里可以垂钓,过流香桥先游览小上海,过祁愿桥、兴达桥和忘归侨到达百家(水)娄景区,过打鱼桥后是西溪人家(丝绸故事、婚嫁民俗、农耕饮食)和烟水渔庄(酒楼、船舫品茶),然后来到西溪植物园——西溪湿地生态观赏区,过白荡湾的沼泽区,过莺迁桥和紫水桥,很多人会迷路的,在景区保安的指引下,才找到去深潭口的路,古老的樟树是深潭口的标志,从东北出口出来是蒋村,最后乘工交830路车至武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