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可怜的文化人,龌龊的生态环境

(2009-06-18 18:58:21)
标签:

文学

文化人

出版社

出版商

作家

诗人

作协主席

文化

分类: 散文选

可怜的文化人,龌龊的生态环境

当今的文化人,尤其是文学人——那些非著名作家诗人们,其社会地位如何呢?

悲哀地说,无论官方的或非官方的,其处境用“可怜”来形容虽有些难堪,至少是不怎么潇洒,现实是,无论官方豢养的“走狗”还是相对自由的“野狗”,都必须在红色政治的严格审查监督下苟延生存。君若不信,剖析给你听听。

首先,文人们的工作环境是低劣的,从煤油灯到电灯到电脑,科技进步了但劳心伤神的环境依然,苦行僧般的孤独,多少人早生华发,付出的心血,冷眼、白眼、冷嘲热讽,精神成本是昂贵的。在富豪和官员们的眼里,作家就是酸文人,洁身自好,不食人间烟火,与社会格格不入……,他们私下里聊起文人来,是以一种鄙视的口气、说笑话的态度。

其次,文人所生产的产品严重受冷遇,纯文学尤其是严肃文学市场一片惨淡,浮躁的现代人钟情的是快餐文化,那些稍微费解的诗歌、长篇小说,包括学术论文、艺术专著,被严重冷遇,只有圈子里少数的人在互相阅读,彼此惺惺相惜,高雅文学的大众消费时代已经渐行渐远。

悲哀的是,在中国古代,中国文人的地位是很高的,文人几乎就是“尊贵”的代名词,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一个人的文笔好、书法好,就是登上仕途的阶梯,文人就预示着做官,哪怕是做账房先生或看病先生,其地位也是高出普通人一大截的。

看看当今的文人,除了傍领导傍老板外,他们在社会中的发言权有多大呢?那些“著名”的作家们,最后被“招安”到官方机构中的,最高不过是“作协主席”的位子,在官场的排名中几乎是最靠后的,尤其是地方的作协,说白了几乎是自娱自乐性质的民间团体,失去了官方的认可,就失去了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被人冷落甚至被耻笑的处境是很自然的。

然而,以上还不是文人的悲哀,文人的真正悲哀在于,他们辛辛苦苦生产的产品在进入市场时所受到的冷酷礼遇。农民生产的粮食蔬菜和猪肉,老板的工业产品进入市场,虽然征税,但几乎是免检的,演员、作曲家、歌星们,靠着一个作品就可以吃一辈子。但是,唯独文人的产品,哪怕是再高尚,哪怕是听党的话,不仅不能自由上市卖钱,必须先接受层层的关口审查和收费,文人们连站在大街上推销自己产品的权利都没有。

艺术圈子里可以通过“走穴”或在“酒吧”“沙龙”完成他们的产品推销,为何文人们的产品就不行。其他产品都是面向大众的,为何就文学作品独独就先要经过政府的一再审查和认可?多党制等口号我们是不敢奢望的,可是,我们的产品—“文字”,只要不是反动的,能相对自由地走向市场总可以吧?我们的出版社出版商们何时像西方国家那样,可以完全自由地进入市场?

你们大讲政治我们也理解,可是文人们的作品不过是个性发挥,至多是中性的有些消极的文字,很多人是背负爱国爱人的使命的,也会因为背离主旋律而受审查。所谓精神食量,是双向的,为何就变得比洪水猛兽要可怕了。但看新浪这个最开放最自由的虚拟空间里,我们的文字所受到的礼遇就知道了,一涉及某某功某某事件等敏感词就不分青红皂白地删除,我们究竟还有多少自由可以发泄?

我们一再抨击文字狱,说封建社会有多么的黑暗,万马齐喑云云。可是我们今天连起码的思想表达权,文字出版权都没有,这叫什么人身自由?你立法也好,严格限定也好,总要给予一个进入市场的平等机制,你更不能搞现代文字狱吧!

也有人会说,你还是没有名气,水平还是不够,写到像贾平凹那样,让出版商拿着钱等着签约,多么牛B!可是,那样的水平中国才有几人?而且,他们的“成长”,何处不是在政府的“关怀下”才达到的?从民间走出来的文人有几个是可以凭自我奋斗能涅槃的,我们的社会文化环境究竟为这些人创造了怎样的平台?

百花齐放,只是一个绚丽的口号罢了,我们的政府给予了我们的文化机构、出版社,究竟有多大的自由度?多少文人,毕其一生的精力,在黑暗中挣扎了多少年,他们就因为钱的制约,因为找不到门子,被拒绝在门外,我们的文化统治者,良心又何在?

                                          ————言语于2009年6月18日 。

有感于一位德高望重的学院派老作家,因经费问题,因版权问题,因自己年事高,无力对外宣传,50年来,写了1000多万字的作品,水平相当高,却至今不为社会所承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