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借班上课的课前谈话策略(转载)
(2010-05-16 22:03:27)
由于本周要去上望二小借班上课、、所以、、找了一下课前谈话的东西……
还真是紧张、、而且担心……
教师借班上课的课前谈话策略
|
|
法国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家卢梭在其教育小说《爱弥儿》一书中指出:“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一个教师的最大教学艺术就是让学生喜欢你,喜欢你的人、喜欢你所教的知识、喜欢你的学科。由于借班上课是教师为了教学的某种需要,不能在原来固定的教学环境中执教自己班级的学生,要在新的教学环境中借用其它班级的学生上课。它不同于常规的教学,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常规教学面对的教学环境和学生都是熟悉的,而借班上课师生之间的情感是陌生的,教学环境也是陌生的,它要在短时间内熟悉自己的学生和教学环境。因此,教师的课前谈话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公开课的场景中,经常看到优秀教师利用课前谈话的几分钟赢得学生的喜欢,沟通师生的情感,让学生尽快地投入到学习中。他们有的用情感消除学生的害怕心理,有的用自己幽默的语言融洽师生的情感,有的用自己的智慧点燃学生的求知火把……这些都是教师用自己的智慧和高超的教学艺术来吸引学生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以达到教学的最高境界,下面就一些优秀教师借班上课的课前谈话,谈谈自己的感悟。
一、 心有灵犀——***的谈话
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种子会萌发幼芽来:儿童边认识边干得越多,对劳动快乐的激励情感体验得越深,他就想知道得更多,他的求知渴望、钻研精神、学习劲头也就越强烈。”可见,积极的情感对认识具有动力功能,一个优秀的教师非常强调情感动力功能的发挥,拨动学生的情感有意识地培养和调动学生的
“唤情结构”,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产生移情体验,如一位老师在上《分数初步认识》时,精心设计了她的课前谈话。“今天我很想和你做朋友,你能告诉老师自己的情况吗?”学生一听老师与她交朋友,七嘴八舌地争着介绍自己,听了学生的介绍后,老师话锋一转,你想了解教师什么情况。学生说:“我想知道你是几岁?”“那你猜猜看?”当学生猜出的年龄比她小时,她开心地一笑,“我好年轻啊。”在相互了解、相互谈话中,学生渐渐喜欢上这个老师,陌生感消除了,感到老师是那样的可亲可爱,禁不住说了一句:“老师
,你好可爱啊,我喜欢你。”教学就是一种对话、沟通,师生之间短短的几句话、沟通了师生的情感,拨动了学生的情弦,激起了他们学习新知识的欲望。
二、
谈笑风生——幽默的谈话
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
“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教学幽默可使学生感到老师的人情之美和性格优点,从而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
因为良好的教学幽默艺术具有快速弥漫性和情绪感染力,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使课堂生活充满生机和活力。学生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有活力的课堂气氛中,学生才能积极地参与教学中的思维创造活动,才能与教师一起把课堂教学搞得有声有色,共同创造出良好的教学艺术效果。如一位优秀教师就是运用的幽默艺术,引起学生的兴趣,一上讲台,他就举起自己的右手很夸张地说了一声“同学们好”,学生也发出会心地微笑
“老师好。”“我姓林,你们应该叫我什么?”学生齐声说:“林老师”;“林老师和老师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说:“林老师一定是老师,但老师不一定是林老师。”我们把这样的关系用一
个图来表示就是:
教者就是用这幽默的动作、幽默的表情、引得了学生的朗朗笑声,
也为自己的新课内容整除与除尽的包含关系埋下了伏笔。
三、
深入浅出——联系生活的谈话
杜威说:“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我们的学生在他走进教室时,已不是空着脑袋进来的,他们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和学习背景。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丰富的生活经验为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学习背景,教学时,我们充分利用学生的原有生活经验,把生活中的问题提炼成数学的问题,一些优秀教师就根据这点设计课前谈话,找数学的源头,把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提炼成今天要解决的新问题。如教学《平移》时,教师就设计了“你们刚才是怎样来的?”“坐车来的。”“坐车是谁在运用?”“汽车。”“坐车是一种运动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运动现象?”学生例举生活中的运动现象,教师说:“这节课我们就研究一种运动现象——平移。”又如教学《可能性》:“现在超市竞争很激烈,超市为了促进消费,都有哪些活动?”
“抽奖。”
“你一定能抽到吗?”“不一定。”“不一定是什么意思?”“可能抽不到,可能抽到”。这些都是教师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提炼成要解决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四、
抛砖引玉——启思的谈话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面对一个新的教师,学生的思维往往不能正常运转,处于储备状态,这时我们就要在短时间内了解学生的发现问题和积极思维能力,点击学生的思维,有些优秀教师就充分利用课前谈话,想出各种方法抛转引玉,激活学生的思维,把学生领到思维的源头,展示思维现象的链条,点燃思维的火花,刺激思维过程活跃起来。只要点燃这种火花,儿童就想知道得更多,就想更深入地思考新的现象。他们有的创设一些情境,引导学生围绕情境中的问题展开思维;有的设计脑筋急转弯比赛题,引导学生参与思维比赛的场景;有的讲一些数学小故事,激发学生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数学的思维活动中,这些方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把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调动起来,积极进入数学的学习状态,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欲望,弘扬学生的个性和智慧,挖掘和升华学生的潜能。
“教育人是艺术中的艺术,因为人是一切生物之中是最复杂和最神秘的。”面对复杂的学生,如果教师能充分利用课前谈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前谈话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却能折射出一个优秀教师的智慧和教学艺术。让我们更加关注课前谈话,使我们的课前谈话更为丰富,更为精彩,成为师生智慧的殿堂。
|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