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黄金罗盘观后感影评娱乐魔幻电影妮可基德曼好莱坞 |
分类: 影评 |
不知是新线想重演《指环王》辉煌,还是观众对魔幻题材还有兴趣。《黄金罗盘》在这个众星云集、交相辉映的时刻匆忙登场了。
尽管妮可基德曼依然不负好莱坞最漂亮的女明星头衔,尽管丹尼尔克雷格再一次肩负重担。但是貌似《纳尼亚传奇》与《哈利波特》结合的产物,票房却远远不如两位前辈。
也许正应了“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那句话。无论是导演克里斯怀兹还是新线公司,显然对这“誓超《指环王》系列的三部曲”寄予了过高的期望。
从片子的剧情来看,作为魔幻题材的冒险故事,片子从始至终没有一个真正的来自反方的压力——没有比这点更重要的了。剧中年仅12岁的莉拉·贝拉奎亚,虽然演技堪称无懈可击,但是她没有更加明确而具体的使命——黄金罗盘不仅仅是逢凶化吉的占卜工具,而是与暗物质相连的通道,它记录了历史的真相。但是很显然,电影的开头部分仅仅是提到了这至关重要一点,接着我们看到的黄金罗盘就像是机器猫的百宝袋。女孩主角要保护黄金罗盘,但却没有明确的目标——难道只是要交给她的爸爸那么简单?我们可以对照一下《指环王》,弗罗多要保护魔戒,目的很明确,就是要送进末日火山,将其销毁。两者一比较,就会发现哪个对剧中压力的刻画更深刻。
作为史诗级作品,战争场面以及战争的双方很显然要占有重要比重,正义与邪恶既要相互对立又要相互纠缠,这一点片子也没有着重描写。就连女魔头(妮可基德曼)到底“坏”在哪里,我都感觉很模糊——从始至终,她除了要表现可怕的样子外,竟然连一个人也没杀过。
影片有很多鸡肋的东西,其中最令人遗憾的就是“神灵”要素。故事背景,每个人都有与其相对应的暗物质平行“神灵”。这个“神灵”与人的灵魂是相互依赖的,以动物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就是说,一方的感受等于另一方,一方死去另一方也死去。这个要素,可以说是不同于以往的创新要素,也是故事的亮点之一。但是作为小说来读,我们都可以欣然接受,但如果搬上萤幕,观众能接受吗?就算能,每个人身边都要用电脑特技制作一只活灵活现的动物——每个人,那么就算摄制组和导演有精力制作他们,那观众真的能不厌其烦或者分散注意力吗?
既然想创作史诗级作品,首先要明确一点,史诗是严肃而缜密的。将这样的故事拍成电影并不容易,所以我们印象中只有《指环王》是成功的,就连《纳尼亚传奇》这部在欧洲与《指环王》齐名的作品搬上萤幕后,票房也是不容乐观。
没有紧迫感,却让人感觉不必要的仓促;故事交待过于笼统而缺少连贯性;明星大腕登场太少有客串之嫌;没有表现魔幻的风格却把精力过多的投放到了对次要要素“神灵”的描写上;缺乏史诗类作品的严肃性;对人物的压力和故事的主题表现得不到位。这就是我对《黄金罗盘》的整体评价。
但是影片相比之下,取材之好,是难得一见的。就“暗物质”来讲,这是科学界至今仍在研究的课题。影片把这一理论带入到欧洲中世纪风格的背景之下——最浪漫的事莫过于此。
除了真心期待第二作能带给观众惊喜外,我对故事原著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