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座宅院,走出三位名人

(2012-05-24 16:32:01)
标签:

林觉民

冰心

林徽因

一座宅院

三位名人

分类: 九龙山下(散文、随笔)

       http://s13/middle/4d8f5755gc0c41bc27e4c&690

 

在历史文化名城福州,有一座特殊的宅院,这里曾经居住过中国近代史上的两位名人。林觉民和冰心。那么究竟是怎样的历史际遇,赋予了这座宅院如此传奇的色彩呢?

201094,坐落在福州杨桥路86号,与三坊七巷南后街交汇处附近的林觉民、冰心故居,经过半个多月的闭馆整修,重新免费对外开放。

这座极具福州特色的园林庭院占地894平方米,坐西朝东,三进,四周有风火墙。这座宅院原是林觉民祖上的产业。林觉民,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著名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1887年出生于福建闽侯的林觉民,其性聪慧,体弱多病,早年丧母,后过嗣给叔父林可山先生,少年时便接受了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学说。留学日本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春,24岁的林觉民回国,留下情真意切的绝笔《与妻书》,之后与族亲林尹民、林文跟随黄兴、方声洞等革命党人勇猛地攻入总督衙门,转战途中受伤力竭被俘。在提督衙门受审时,林觉民镇定自若,视死如归,慷慨宣传革命道理,最终从容就义。林觉民生前住在这个宅院西南角的一厅一房,厅与房前有小天井,小天井南端的卧房窗外有花台,小厅有门东通“紫藤书屋”。林觉民在广州英勇就义之后,他在福州老宅的家属为了躲避清政府的株连,拍卖了这处房产,举家迁到光禄坊早题巷,离开了这座祖传的宅院。之后,这座宅院经过多次转手,最后被冰心的祖父谢銮恩购得了这所宅院。

冰心,本名谢婉莹,生于1900105日,福建福州长乐横岭村人。冰心出生后7个月,就随全家迁至上海,4岁时又跟随父母迁往山东烟台。辛亥革命后,也就是1911年,11岁的冰心随家人回到故乡福州,住进了南后街杨桥巷口万兴桶石店后的这座大院里,当时冰心一家住在中堂的北厢房,祖父住在南厢房。在这里,冰心1912年考入福州女子师范学校预科班,成为谢家第一个正式进学堂读书的女孩。从1911年夏到1913年秋,冰心在这里度过了两年的快乐时光。1923年,冰心以优异的成绩,取得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的奖学金。出国留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20岁出头的冰心,已经名满当时的中国文坛。1926年冰心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执教于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名校。抗日战争期间,在昆明、重庆等地,从事创作和文化救亡活动,1946年赴日本,曾任东京大学教授,1951年回到国内,先后任《人民文学》编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创作了大量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散文和诗歌。后来,冰心在《我的故乡》里对此地有这样的描述:“具有很典型的福州民宅特点,除中轴建筑外,左右两旁还有许多自成院落的房屋,每个院落都有水井;北院之西还横亘着一列生西朝东的双层楼房,楼房之西为花园”。

需要特别一提的是,在这座曾经居住过林觉民和冰心两位著名人物的大院里,还有一位名人童年时也曾在这里小住过。她就是林长民的女儿、林觉民的侄女,也就是梁思成的妻子——近代才女林徽因。    

林徽因,闽县(今福州)人,19046月生于浙江杭州,出身于官宦世家。中国著名的诗人和作家,文学著作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九十九度中》。她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1928年,24岁的林徽因与丈夫梁思成受聘于东北大学建筑系,分别为教授、主任、同年9月,林徽因回福州探亲,受到父亲林长民创办的私立法政专科学校同人欢迎和宴请。11月,因梁父梁启超病重住院,林徽因与梁思成赶赴北京。在福州居住的一个月里,曾在乌石山第一中学演讲《建筑与文学》,在仓前山英华中学演讲《园林建筑艺术》,还设计了东街文艺剧场(今址为福州聚春园)。今天的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内,仍有一块林徽因设计的石碑,成为园内标志景观之一。

林徽因虽然仅在这座宅院里居住了短暂的一个月,但她始终视福州为故乡,而视出生地杭州是“半个故乡”。

一处普通的民居却住过三位名人,于是,1996年,这处宅院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当我们进入故居大门,可见细竹和兰花草前一块巨石上面镌刻着福州著名作家、书法家陈章汉先生撰写的一行字:“一座宅院,两位名人。同一片屋檐下,先后走出两位大写的人;一位为砸烂旧世界而英勇赴死,一位为建造大爱屋而毕生从文,一位秉血荐轩辕的男儿志,投绝笔为檄;一位为照亮人类的生命路,举橘灯为炬。前者觉民,为有牺牲而永生,时年廿四岁;后者冰心,为有爱心而长寿,享年一百岁。” 

   “一座宅院,走出了三位名人”, 这是福州人的骄傲与自豪。这座宅院可谓有幸,这宅院的意义,或许可以用“非凡”二字来概括吧。

http://s7/middle/4d8f5755g79ad369d3406&690

http://s16/middle/4d8f5755gc0c4224069ef&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