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家同赏和田玉之82:支禄《凝望,不息的河流》

(2009-01-14 09:54:15)
标签:

祁人

诗歌

和田玉

文化

分类: 《和田玉》的123种读法
凝望,不息的河流 
——赏析祁人的诗作《和田玉》   
   新疆·吐鲁番日报社  

 

行走在诗歌的世界里,祁人的这首《和田玉》,让人品读不完。

  当祁人穿越帕米尔高原,在南疆的昆仑山上发现一块普通的和田玉,顿时,拨动了诗人心灵的弦颤,他发现“那么地像母亲的眼睛”。他独坐在昆仑山下,面对浩瀚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仰望苍穹,一种雄阔、苍凉的感受溢满心怀。面对大自然的熏陶,他文思泉涌,像怀抱一把竖琴,不停弹奏着对故乡、母爱那深深眷恋。

那诗句,如太阳雨倾泻而下,仿佛金银纯粹的响声,从昆仑山顶掠过,回荡在寂静无边的天空里,仿佛大珠小珠落玉盘的不绝如缕。

祁人的发现,让他思绪轻轻飘过万水千山,飘到四川那青山绿水间的小村庄里,那里有家、母亲……闭上眼,这一切轻松随意如不系之舟一任流水而行,行至我们的心灵深处。

       ……

      令我怀想起遥远的故乡

      想起故乡的天空下

      那一丝母亲的牵挂

  

    今生,我无法变成一棵树

    在故乡永远站立在母亲身旁

    当我走出南疆的戈壁与沙漠

    为母亲献上这一只玉镯

      ……

                 ——(祁人的《和田玉》) 

 祁人穿行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感受到一种浑茫和一种虎虎生机,这里就是南疆,在流淌千年的尼雅河边,一群人,繁衍、生息、相爱或相残。1700年前,这里是文化璀璨、歌舞升平的古老王国……

这里有被称为“东方庞贝”的尼雅遗址,古精绝国所在地。这里有位国王戴着“护膊”,瞩望中默默祝福: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一位“精绝国男子”,手持弯弓,长发垂肩,脚蹬短靴,望着天空,在沙漠如火焰的飘飞……这里是古丝绸之路的南道,千百年来,如云的客商、在丝绸翻卷的天空下,倚窗而望,用一杯杯的美酒浇着乡愁。当年边关的戍卒,在大漠落日里,看着天空的流云,高唱大风歌……甚至陶罐、陶钵、铜刀、铜镞、葡萄、沙枣等,也会浸润在大自然的灵性中,携带一匹绢,也向着东方缓缓飞翔。

  诗作《和田玉》在《人民日报》刊登后( 2006-07-12 第16)好评如潮,一种诗歌艺术臻于纯青时幻出的火焰,撩拨着每个人的心灵深处。

  祁人居住京城多年、常是万里之行的“游子”,来到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这里的劲风撩起他的衣襟,不由让他驻足捂紧翻飞的衣衫,就在举手投足间,想起母亲温暖的怀抱,他选择了山水育出的精灵——和田玉来寄托乡愁。

  静心品读,祁人那满载深深母爱、微蘸伤感的诗句无半点矫揉造作,给人一种朴实中的雅致、含蓄中的坦诚、柔情中的坚韧、冷静中的热烈,是多种意象的化合物。这一曲曲的低吟浅唱,一次次无声无息地穿透我们的思想和灵魂。

  “写诗,有了灵性,才会有丰产与闪光;写诗、有了天份才会有众多的理解和想象。”(支禄《西部,燃烧的红柳》)和田玉在世界上久负盛名,一块块美玉蕴涵着气度与美妙,绝不是矿石甚至珠宝可以简单解释的。当祁人穿越南疆时,他把自己的心事托付给了和田玉,无论是欢笑与泪水,都汇成一条不息的河流,奔腾不止。

这首《和田玉》和所有的来自大自然的玉一样,感动着我、淳朴着我、美丽着我。就这样,一叶诗歌的舟子!满蕴着别具一格的诗思、诗情与诗意,让每一个满世界流浪的人,风雨兼程寻找着故乡、母亲、新娘身旁停留。

                     2009113日《吐鲁番日报》4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