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书协副主席关建洲
标签:
杂谈 |
30多年前,一个瘦小枯干的小男孩在寒冬里挂着鼻涕泡岿然屹立在邯郸某小学的操场上。这出颇具喜感的场面已经出现了无数次,原因是他在作业本的反面乱涂乱画。被罚者正是日后邯郸的书法家,汉风书社的领军人物,关建洲。他对艺术的痴迷来自70年代小学教材里的插图,他的第一块实验田是作业本。这种惩罚持续了六年,直到他小学毕业。
来到初中的关建洲改变了被罚站的命运,同学在看到关建洲的画作后都纷纷赞叹,这给了他莫大的鼓励。1983年,关建洲报考了美术班,从200多人中脱颖而出。用他自己的话说,他那时只是想考出去,有个班上。
雪花从没有障碍物的窗户框飘落在断腿的书桌上、冻伤的手上、反复习用的画纸上,无声无息,化了、融了,洇了一室寒气。男孩在湿纸上描绘着明天,以超越年龄的坚强捍卫着“考出去”的理想。
书法·半生情缘
还是要说那句重复了一千次的真理,付出总有回报。终于我们曾经挂着鼻涕泡被罚站的少年考上了河北陶瓷工业学校。在这里开始了影响了他一生的书法之路,在流淌着千年文化之魂的黑白世界里恣意张舞。此后他又从师书法大家,中国书协隶书委员会秘书长张继。从90年代至今的20余年里,关建洲得奖无数,书法艺术日益精进。
关建洲的书法给人感觉磅礴大气、流畅自然、清新脱俗,既保留了传统的根又不失现代的叶,有粗犷的线条,也有细腻的笔法,有先贤的古朴苍劲,又不失鲜明的个人风格。正如关建洲本人所说,书法不能失传统,不能皆现代,要有法可寻,还要有个性的诠释,否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他把人生最好的年华都给了书法,并且——他将继续给下去。
关建洲即信奉儒家的中庸之道,又推崇老子对水的辩证。而这个传统道德标兵,却又是个美国大片迷。他直言,除了音乐,最爱的就是看大片,那种电影节奏的变化,配音的作用,画面的处理,似乎都能看到与书法相关的东西,有时自己都会吃惊。然后自己解惑道:艺术都是相通的。
展望·总会看到未来
现在的关建洲,每个夜晚都在音乐的陪伴下进行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临摹与创作。他说生活将一直这样下去,就像这周而复始的世界,就像四季变化,人生本已枯燥,无需再寻烦恼。有这样的爱,很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