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外文言文阅读③

(2011-04-23 16:59:33)
标签:

语文视点

课外文言

阅读集锦

教育教学

中考

杂谈

分类: 谷峰主题阅读

课外文言文阅读③

101   大道之行也

【原文】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注释】

    1. 选自《礼记·礼运》。《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2.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行:施行。3.为:是,表判断。4.〔选贤与(jǔ)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与,通,推举,选举。5.〔讲信修睦(mù)〕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修:培养。   

【译文】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因此人们不仅仅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所赡养,不仅仅抚育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安享晚年,使壮年人能为社会效力,使孩子健康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有人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恶把它扔在地上的现象,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就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理想社会。

 

102  右溪记

【原文】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已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 “ 右溪 ” 。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注释】

[1]右溪:唐道州城西的一条小溪。[2]营溪:谓营水,湘江上游的较大支流。[3]抵:击拍,形容溪流满涌。[4]欹嵌(qīqiàn):石块错斜嵌插溪岸的样子;“欹”,通“攲”。盘屈:怪石随着溪岸弯曲屈折的样子。[5](huí):漩涡。悬:形容触石溅起的浪花。激:形容被石遏制而造石成的急流。注:形容水急如灌注一般。。[6]垂阴:投下阴影。相荫:彼此遮蔽荫护。[6]逸民退士:指不仕的隐者和归隐的官宦。[7]人间:谓世俗社会,主要相对隐逸而言,指仕宦于朝;[8]都邑:都会城镇。胜境:风景优美的环境。一本“可为”上有“则”字。[9]静者:谓仁人。[10]疏凿芜秽:谓疏通水道,开挖乱石,去除荒草杂树。[16](bì):以便,准备。为:修筑。亭宇:亭子房屋。[17]兼之:并且在这里种植。[18]裨:补益,增添好处。形胜:优美的风景。[19]为:因为。[20]命:命名。[21]彰示:宣扬,告示。来者:后来的游者。

【译文】

在道州城西边一百多步的地方,有一条小溪。它向南流几十步远,并入营溪。溪水两岸,全都是怪石,它们倾斜嵌叠,回旋盘曲,姿态奇特,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清澈的溪流冲击到岩石,便激起腾空的浪花和股股洄流。岸边还有美丽的树木和珍奇的青竹,垂下荫影相互遮蔽。这条溪水如果在空旷的山野,那是很适合隐士游览和居住的;如果在人烟辏集的地方,也可成为城市居民游览的胜地,和爱清静者休憩的园林。可是自从道州城成为州的治所以来,却至今没有人们来欣赏它和喜爱它;我在溪水旁徘徊,为此怅然惋惜!于是进行疏导开通,清除掉杂乱的草木,建造了亭阁,又种植了松树、桂树,还铺植保护坡岸的香茅,来增益它优美的景致。因为溪在州城之右(即西面),便命名它为 “ 右溪 ” 。现在把这些文字刻在石上,以让后来的人知道。

 

103  观第五泄①记(节选)袁宏道

【原文】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②,瀑见。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③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江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注释]

   第五泄:第五个瀑布。今浙江诸暨境内,此处有五大瀑布,当地人称瀑布为,因此那山也叫五泄山。罅:裂缝。山门:庙门;指五泄寺的大门。③掉:摇动。青削:颜色青绿,陡峭如刀削。寸肤:古代计算长度,一指宽叫寸,四指并在一起的宽度叫肤。此处形容山石林立,间隔极窄。(fú):古代城的外城墙。怒石横激:突兀的岩山横拦瀑布,激起水花。掣折:转折。(q ī):斜靠。纬:编织物的横线。

 

【译文】

    从庙门往右拐,有一个石头铺的小路。走几步听到很响的打雷声,心里感到害怕。山上的和尚说:这是瀑布的声音。快步走去,迈过一块石头缝隙,就看见了瀑布。石头青绿,陡峭如刀削,达不到寸肤(长度单位)的宽度,三面石头就像外城一样耸立。瀑布在青壁间落下,振撼着山谷,就像直着向下喷出雪花一样,突兀的岩山横拦瀑布,激起水花,就像彩虹,拍到岸边水浪突然卷起来然后才落回水中,水的气势更加雄壮,是游山看到的最壮观的景色了。游人们或坐或靠着岩石向下望,拿自己的脸接住迸起的水沫,开始就像一丝凉线,空空的都像编织物的横线,到了飞雨泻崖,还留恋不想回去。

 

104  浣花溪记 (节选)

【原文】

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如绿沈瓜,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者,尽溪,平望如荠。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者,尽溪,平望如荠。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

[注释]

  1)万里桥——传说三国时蜀国费祎(衣yī)出使吴国,诸葛亮在这里替他饯行说:“万里之行始于此。”因此改称万里桥。(2)玦(jué)——似环而有缺口的玉佩。规——画员形的工具。这里指圆弧。(3)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沈(chén)瓜——颜色像镜子,像美丽的石头,像绿沈瓜。鉴,镜子。琅玕,美石。绿沈瓜,一种深绿色的瓜。(4)窈(咬yǎo)然——幽深的样子。 (5)潆(营yíng)回——水回旋的样子。 (6)委)水流聚的地方。(7平望如荠——平望过去,树木像荠菜一样。平望:平视。(8)水木清华,神肤洞达——水光树色清幽美丽,使人感到神清气爽。(9)舁(鱼yú)——抬轿子的人。  

【译文】

 出成都城南门,左边是万里桥。向西折行的细而美、长而弯,所见像套连的圈儿、像开口的玉环、像带子、像圆规、像弯钩、水色像明镜、像碧玉、像浓绿色的瓜,深幽幽的呈现一派青碧色。在城下回旋着的,都是浣花溪水流聚的地方。然而一定要到草堂一带,然后才有“浣花溪”这一专门名称,这是因为杜甫的浣花故居在那儿。

 行走三、四里就到了青羊宫。溪流一会儿远,一会儿近。青竹翠柏郁郁葱葱,显得对岸浓荫森森,一直延伸到溪的尽头,平望像一片荠菜。水光树色,清幽而绚丽,使人表里澄彻,神清气爽。从青羊宫往西,因溪水汇流而架设了三座桥,彼此相隔都不到半里路,轿夫说通向灌县,或者这就是所谓“江从灌口来”的说法吧。

 

105  与长子受之

【原文】

盖汝若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不待远离膝下,千里从师。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然今遣汝者,恐汝在家汨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汝若到彼,能奋然有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不然,则徒劳费。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伎俩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故旧耶?念之!念之!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

(选自[南宋]朱熹《朱子大全》)

【注释】

①义理:指讲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②膝下:借指父母。③汩:搅乱,扰乱。④伎俩:原指不正当的手段,这里是不务正业的意思。⑤乡党:乡里,家乡的人。⑥无忝:不要辱没。忝,辱。

 

106  诫子书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三国] 诸葛亮《诸葛亮集》)

【注释】

①行:操守,品德。②淡泊:也作“澹泊”,安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③宁静:这里指安静,不分散精力,集中精神。④致远:实现远大的目标。⑤淫慢:过度享乐。淫,过度。慢,怠慢、懒惰。⑥险躁:暴躁、急躁。⑦治性:陶冶性情。⑧接世:接触社会。这里有用世之意。⑨穷庐:破房子。

 

107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

【原文】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选自[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

①荀巨伯:东汉桓帝时义士。②值:适逢。胡贼:古代的一些汉人对北方匈奴族人的蔑称。③相视:看望你。④一:整个。郡:这里指城。⑤委:舍弃,丢下。去:离开。⑥无义:不懂道义。

 

108  缇萦救父

【原文】

齐太仓令淳于公有罪当刑,诏狱逮徙系长安。太仓公无男,有女五人。太仓公将行会逮,骂其女曰:“生子不生男,有缓急非有益也!”其少女缇萦自伤泣,乃随其父至长安,上书曰:“妾父为吏。齐中皆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复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由也。妾愿没入为官婢,赎父刑罪,使得自新。”书奏天子,天子怜悲其意,乃下诏除肉刑。

(选自[]司马迁《史记•孝文本纪》)

【注释】

①淳于公:姓淳于,名意, 因为担任齐国太仓令,所以又称仓公、太仓公。②刑:刑罚。这里指受肉刑。③狱:狱官。逮:逮捕。系:囚禁。④缓急:偏义复词,指紧急情况。⑤少女:小女儿。⑥属:连接。指被割断的肢体再接起来。⑦其道无由:指无法走向改过自新的道路。⑧没入:指被收进官府。

 

109  高山流水

【原文】

伯牙子鼓琴,其友钟子期听之,方鼓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复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为鼓琴者。非独鼓琴若此也,贤者亦然。虽有贤者,而无以接之,贤者奚由尽忠哉!骥不自至千里者,待伯乐而后至也。

(选自[]刘向《说苑尊贤》)

【注释】

①伯牙子:春秋时精于琴艺的音乐家。②钟子期:春秋时精通音律的鉴赏大师。③方鼓而志在太山:正弹奏到意在描绘泰山的乐曲。鼓,弹奏。太山,指泰山。④少选:一会儿。⑤汤汤(shānɡ shānɡ):形容大水急流的样子。⑥奚由:“由奚”的倒装,即“由何”,从何。

 

110  牧竖

【原文】

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选自[] 蒲松龄《聊斋志异》)

【注释】

①牧竖:放牧的小童。②少顷:不一会儿。③致:使。④舍此趋彼:离开这只小狼奔向那只小狼。前树又鸣:指前树上的小狼又叫。⑥僵:仰面倒下。

 

112  范式言而有信

【原文】

范式字巨卿,少游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选自[南朝]范晔《后汉书》)

【注释】

①少:年青。游:游学,学习。②为诸生:成为许多求学的人之一。③告归:请假回家。④过:拜访,探望。尊亲:对对方父母的尊称。孺子:幼子。⑤克:约定或限定。⑥具:完全。白:告诉。⑦审:确定。⑧乖:违背。⑨酝:酿酒。

 

113  晏子仆御

【原文】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者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上》)

【注释】

①仆御:驾驶车马的人。②御者:马夫   门间:门缝。③拥大盖:(头顶上)撑着大的车篷。拥,戴,撑。④策驷马:用鞭子赶着四匹(高大的)马。策,用鞭子赶马,动词。驷,同驾一车的四匹马。⑤扬扬:得意的样子。得:得意。⑥志念:志向和兴趣。⑦自下:自卑,自以为不足。与“自高”相对。⑧抑损:谦逊,抑制(自己的骄态)。

 

114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原文】

蔡磷,字勉旃,吴县人。重诺责,敦风义。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亡何,其人亡。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受,曰:“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语我也。”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卒而致之。

(选自徐珂《清稗类钞·敬信》)

【注释】

①诺责:诺言和责任。②敦:重视。③风义:情谊。④千金:一千两白银。券:字据,凭证。(wú)何:不久。⑥而:你,你的。翁:父亲。⑦卒:最终⑧辇(niǎn):车子,这里是“用车子运”的意思。

 

第115篇袁家渴记  柳宗元

【原文】

    有小山出水中。山皆美石,上生青丛,冬夏常蔚然。其旁多岩洞,其下多白砾;其树多枫、石楠、樟、柚;草则兰芷,又有异卉,类合欢而蔓生。

    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众草,纷红骇绿,蓊郁香气;冲涛旋赖,退贮溪谷;摇扬葳蕤,与时推移。其大都如此,余无以穷其状。永之人未尝游焉。余得之,不敢专也,出而传于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