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启迪杂志北漂白兰瓜行李朱军兰州杂谈 |
分类: 所有栏目样文 |
朱军:两件行李去北漂
●杨澜
那是一片特别香甜的白兰瓜,兰州特产。清清凉凉地入口,甜润细腻,蜜汁在唇齿间留下的香味久久不散。我的胃已经抗议了,对面的两个人还在不断地把新切开的瓜往我这边推。初夏的微风掠过,让人精神爽朗,何况刚结束的晚会非常成功,我们备感轻松又有些自鸣得意,聊得投机,话也就多了。
我说:“朱军,你刚才在现场即兴发挥得恰到好处!说实话,中央电视台的男主持能做到这样的,也没几位。”
“真的吗?你不是拿我开心吧?”他爽朗地笑了。
“我一直觉得中央电视台高不可攀呢。”他的新婚妻子也笑出了声,温柔地看着他。
“你们恋爱多久了?”我毫不掩饰自己的好奇。
“4年了吧。我们同在兰州军区歌舞团,是战友加爱人的关系。”朱军一脸幸福。他有理由感到骄傲,作为甘肃电视台的主持人,他已经是当地的知名人士,工作起来得心应手。人缘好,朋友多,再加上美丽乖巧的妻子,生活已经安定下来,人生还复何求?
偏偏我那天多嘴,口无遮拦地说:“兰州好是好,但你就打算一辈子呆在这儿啦?我觉得你的天地可以大很多!上天给了你才华,不充分发挥多可惜!”
他们俩盯着我,好像过去从未有过这样的想法。“你的意思是,把这儿的一切丢掉,从头再来?”
“你们都还这么年轻,为什么不行?想想看,你现在就能预测20年后自己在做什么,多没劲呀!”我说到了兴头上,全没留意到,朱军开始有了心事。
回到北京后,我又与他联系过几次,记得还向广东电视台推荐过他,但后来没了下文。
半年之后,当我已几乎肯定朱军在兰州享受事业和生活之时,突然在中央电视台的大堂听见了他熟悉的声音。当时正是下班时间,人们脚步匆匆。我寻声看去,那不是朱军是谁?只见他,一个人站在墙边,脚下放着两件行李,身形有些疲惫。“你怎么在这儿?”我惊讶地问。
“文艺部的高立民导演叫我来录节目,这不我就来了。如果中央台要我,”他顿了顿,“我就不回去了。”
“你太太支持你吗?”
“她一直都支持我,记得我们吃白兰瓜的那天晚上吗,你走了之后她就跟我说,杨澜说得对。”
“那你们台里能放你吗?”别忘了那是1993年,人事关系在传媒界还是很要紧的事。
“慢慢说服吧。我想过了,哪怕先当临时工,我也想过来,这样的机会不是每天能遇上的。”他说得很坚决。
“那你现在?”
“我等等高导。对了,你知道附近有什么旅馆吗?”
“什么?你连住的地方都没订就来北京了?”
“在哪儿凑合一下就行。”他大大咧咧地说。
那以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朱军在央视开辟了一片新天地,而我对此一点都不感到意外。一个有才华,肯吃苦,又敢于放弃,抓住机会的人,是应该得到回报的。
摘自《启迪》2010.5下
《启迪》上下半月两本,每期104页,追求“智慧的厚度”,以“大智慧新思维”作为办刊理路。上半月是“成长成功大智慧”,以“天地国亲师风雅颂”为栏目版块框架,侧重在思想情怀和价值观上让读者触摸厚实人生的底子;下半月是“新知新趣新思维”,以“礼乐射驭书数赋比兴”为栏目版块框架,侧重在知识趣味和思维方式上给读者全面新锐的知识眼界。两本杂志合起来,是希望我们的读者,借助阅读的指引,有道有术,有思想有技能,有情怀有手段,在这个良莠混杂的“多元世界”确立高人一等的“自我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