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界读书日]读书的游戏

(2009-04-23 16:16:26)
标签:

杂谈

分类: 所有栏目样文

他爱书的气味,书的形状,书的标题。

他爱手抄本,是爱手抄本陈旧无法辨识的日期、

抄本里怪异难解的歌德书写字体,

还有手抄本插图旁的繁复烫金镶边。

他爱的是盖满灰尘的书页……

——福楼拜·《恋书狂》

 

读书的游戏

●策划·执行/刘杨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或“世界阅读日”(World Book & Copyright Day),因为4月23日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和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逝世的日子。

    除此之外,世界读书日还与一个美丽的传说有关。4月23日是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圣乔治节”。传说中勇士乔治屠龙救公主,并获得了公主回赠的一本书,象征着知识与力量。每年这一天,加泰罗尼亚的妇女们都会给心爱的丈夫或男朋友赠送一本书,男人们回赠的则是一枝浪漫的玫瑰花。

 

[世界读书日]读书的游戏

嗜书瘾君子的阅读百态

●文\汤姆·拉伯  ◎译\陈建铭

 

    罗马时代的普林尼认为:生命的过程倘若没有阅读一路伴随,简直毫无乐趣可言。诗人亚历山大·薄柏曾说他“若为开卷故,言谈尽可抛”。这些话句句说进咱们嗜书瘾君子的心坎儿里。我们认为:所谓极乐世界,无非就是远离一切喧嚣,坐进心爱的座椅,静静地翻读一本好书。假如每天可以让咱们16个钟头啥都不干,从早到晚全腻在舒舒服服的椅子上,我们一定会高声歌颂礼赞,响彻云霄。

    有书堪读终须读,不论置身何时何地都无妨。约翰·卫斯理一边骑马一边读历史、哲学和诗集,有时候一读就是几百里。阿拉伯的劳伦斯穿越阿拉伯,在骆驼背上勤读原文版的阿里斯托芬。而伦敦戏剧迷威廉·阿彻有一回看戏,居然在“演出过程中呼呼大睡,只在中场休息时醒转,从口袋里抽出吉朋的《罗马帝国衰亡史》,这才精神抖擞起来”。

    智者尝曰:吃饭皇帝大,天塌下来也不怕。对于嗜书瘾君子来说,维系生命并非全靠面包,我们也得看书。在家吃饭时,饭菜和书本同时上桌——此乃天经地义——要是出门上馆子,那就更顺理成章了。

    厕所也是许多爱书人绝佳的阅读场所,他们很少浪费任何一分钟,不管是化妆还是穿衣,当然也包括蹲在马桶上的时间。有人一边刮脸一边看书,要整理衣服双手没有空闲,便让仆人念给他们听。有一位饱学的德国人,甚至将《荷马史诗》印在印度橡胶上头,以便一边入浴一边阅读。

    床上阅读也是必不可少的行为。尤金·菲尔德写道:“所有优秀、正统的爱书人皆身体力行这项令人愉悦、饶富深意的床上阅读消遣。”当然,床上阅读很容易睡着,因此,为了争取额外一个钟头的清醒时间,付出多少代价都在所不惜。中国古代大学者刘峻常常彻夜读书,为了不让瞌睡虫侵扰,他在床边“点燃几捻细麻,一旦睡意略起,稍一点头,火苗便烫其发”。还有一位林格尔伯金斯,腾空躺在两块床板之间,让自己整个晚上浑身上下不舒服,睡也睡不着,只好继续闷头看书。

    书本和旅行也常常联系到一起。只要一听到脚下铁轨发出规律的声音,飞机引擎沉缓的低吼……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掏出书本,埋首其中。此风自古皆然。拿破仑在御用马车上装设书架。老普林尼在罗马各地皆以轿子为代步工具,避免进德修业途中遭遇无谓的干扰。托马斯·巴顿在阅读事业上的许多丰功伟绩都是在搭船的时候奠定的。在美国铁路萌芽年代,霍桑和狄更斯都曾写文章论及许多美国人于旅行中阅读。约翰逊博士因为近视,走路时将书贴近鼻子,“不是屡屡跌进阴沟,就是不时被木桩石块绊倒”。不过也有人比较顺利,麦考莱可以在摩肩接踵的伦敦街头自在穿梭,“走路不比别人慢,看书却比其他人都快上好几倍”。

    虽然千姿百态,但请体谅我们选择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身为执迷不悟的爱书人,一旦翻开一本书,身旁的现实世界就有可能消失隐没。语言学家布多伊斯曾经在书房看书的时候,仆人过来和他说家里着火了,请他快逃命。没想到他却怒斥仆人:“去禀报夫人,她明明知道无论大小事,我一概不管。”然后他继续看书。

    每个嗜书瘾君子都是小号的布多伊斯,一旦翻开手中的那本书,全然遗忘空间与时间。在那一时刻,全世界只剩我们、我们脑中的思想和手中的那本书。

 

 

书籍无奇不有

 

    金书  考古学家在斯里兰卡的古都阿努拉达的一座古庙里发掘出一部金书,全书共7页,每一页都是用纯金箔制成,大约1400多年前由印度传入。

    钢书  在南美洲巴西圣保罗市中心广场上,陈列着一部钢书,共有1000页,均用一片片不锈钢薄板刻成,共重1500公斤。书中记录了圣保罗市的历史沿革、风土人情。

    铜书  在保加利亚西部的加布罗奥市的图书馆内,陈列着一本世界罕见的铜书,全书共有22页,每页长18厘米,宽20厘米,重8斤,是用青铜铸成。书中记录着保加利亚和世界上著名学者的警句与格言。

    俄罗斯也有一本青铜铸成的书,书名叫《列宁格勒被封锁的英雄岁月大事记》,全书共900页。这本书的页数,刚好与法西斯德军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封锁列宁格勒的日子数字一样。

    石书  位于缅甸的历史名城曼德勒,共730页,每页书由一块高1.5米的大理石制成,共有730块大理石,占地超过5公顷。动用全国100名最好的工匠,耗时9年完成。

    帛书  我国现存最早的帛写书是《缯书》,距今已有两千多年。l942年9月在湖南长沙东郊子弹库的战国楚墓中出土。这是一件用毛笔墨书、彩绘在丝织品上的帛书,高约30厘米,长约39厘米。帛的中间写有长篇文字,分左右两部分。文字四周有植物、怪兽、三头带角人像等十二尊。《缯书》于1946年被美国人柯克思诓骗掠夺到华盛顿,现藏耶鲁大学图书馆。

    织出来的书  莫斯科国家历史博物馆藏有一本1894年于东京出版的《拉封·丹寓言》,这本书是织出来的。

    蜘蛛丝装订的书  莫斯科综合技术馆有一本用蜘蛛线装订而成的小书。蛛丝的平均宽度仅为0.002厘米。

    最大的书  2003年由美国出版,内容主要为介绍不丹王国。该书重59公斤,大小犹如一张乒乓球桌。这本书共112页,使用的纸张足够覆盖一个足球场。

    最小的书  1996年在俄国出版,书本大小仅0.9平方厘米,字体更是仅0.035平方厘米大小。该书共30页,并有3张彩色插图。

    最贵的书籍  达·芬奇的《莱斯特法典:论水、地球与天体系统》。这是一本用特殊铅字印在一种贵重纸张上的书。比尔·盖茨曾花2400万美元买下了这本书。

    有味道的书  2004年纽约一家公司推出了一本结合视觉与味觉的书。书里附有21个小瓶子,里面各装一种味道,对应书的21种图像情景。

    发光书  美国曾经出版一种即使没有灯光也能阅读的书。因为此书采用含磷的特殊油墨印制,字在黑暗里可以发光。

    羊皮书  公元前地中海各国盛行的羊皮书。英国伦敦图书馆中,许多书都是用羊羔皮除毛、磨光、书写并装订成书。这种书页,越薄越珍贵,最薄的一卷,据说还可以放入一个胡桃壳中。因为羊皮珍贵,又易于被盗,所以这种书在图书馆内是用铁锁锁起来的,以免被人偷窃。

摘自《启迪》2009年5月(上)专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