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光标:穷孩子出身的“中国首善”

(2008-07-11 13:53:11)
标签:

杂谈

分类: 所有栏目样文

陈光标:穷孩子出身的“中国首善”

●文/刘杨

 陈光标:穷孩子出身的“中国首善”

 

    汶川地震发生时,陈光标正在与董事开会,得知消息后,董事会立刻变成了救灾部署会,陈光标决定,当天下午即刻向四川出发。

    60台发掘机,120个人,外加20万现金和200万支票,陈光标的“救灾突击队”于5月14日抵达绵阳、北川一带,展开大规模的搜救行动。此时,距汶川地震发生时间不到36小时。

    “中国首善”、“中国红十字勋章”,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公司董事长陈光标没有辜负他身上的这些荣誉。就在一个月之前,陈光标以捐款1.8亿元名列2008中国慈善榜榜首;汶川地震发生后,他又成为了民间救援的第一人。

 

“中国首善”出身农村

    很多人会问:陈光标是谁?即使一年捐款1.8亿、被评为“中国首善”、36小时赶赴灾区,陈光标这个名字也许仍不为人所熟知。因为,在福布斯中国财富榜上,我们找不到他的名字;在中国众多的富豪和商人中,无论名声还是财富,他都难以跻身前列。

    1968年,陈光标出生在苏北一个穷苦的农村家庭。小时候,他的哥哥和姐姐先后因饥饿导致死亡。十岁之前,他几乎没有吃过肉。小学一二年级时,陈光标家里养着两三只鸡,没有肉吃,他便偷吃了一个生鸡蛋。虽然父亲发现了异样,罪名却被转嫁给了黄鼠狼。可是,在又一次偷吃鸡蛋的时候,陈光标终于被父亲发现了,父亲抄起竹竿向他走来……

    陈光标的父亲具有高中学历,写得一手好字,对陈光标的教育极为严格。母亲也是个好人,当陈光标的弟弟饿得直哭时,她怀里却抱着别人家的孩子喂奶。在这样的家庭里,虽然生活艰苦,却让陈光标深切理解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古训。

    小学三年级时,陈光标利用暑假期间挑水到镇上卖,他叫卖的方式令人惊奇,“一分钱随便喝”,这让他每天都能赚两三毛钱。当时他有个同学没钱交书费,陈光标便去学校帮着交了。这是他第一次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别人,也第一次体会到了行善的甜蜜。

 

17岁的万元户

    13岁时,陈光标又到十几公里外的农村卖冰棒,不过这次生意持续时间却很短。因为在卖冰棒的过程中,他看到很多孩子想吃,而家长却不给买。好心的陈光标就白送冰棒给那些小孩子吃,结果自然是生意难以为继,却让他再次尝到了助人的快乐。

    后来,陈光标骑着一辆旧自行车,收粮食卖给粮管所赚取差价,尽管很累,却让陈光标家庭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他也在17岁那年的暑假,赚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万元”。然而,陈光标并没有因为赚钱耽误学习,在顺利考入南京中医学院之后,他的面前又展开了一条更为宽广的道路。

    陈光标说,人生在世,有五个不能忘:一是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二是不忘兄弟姐妹的手足之情;三是不忘老师的培养之恩;四是不忘亲朋好友帮助的滴水之恩;五是不忘回报社会。

我的财富像水一样

    1997年,陈光标开始了自己的经商生涯。最初很艰苦,但从小经历磨练的他,有着坚定的成功信念。从开发电子疾病探测仪,到生产保健品,再到做循环经济,成立再生资源利用公司,陈光标现今所从事的行业,仿佛和他的慈善事业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陈光标之所以从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看中的也是这一行业对大自然的“慈善”行为。

    1993年,陈光标的公司才刚刚起步,他就拿出3万元帮助一名白血病患者,而他公司全年的收入也不过20万元;1998年,他再次拿出公司盈利60万元中的28万元为苏北农村修了一条公路。十余年来,陈光标坚持把企业利润的近30%捐赠给慈善事业。

    他公司的董事会还规定:“捐赠只雪中送炭,不锦上添花。定向在基础教育、孤残儿童、老少边穷和突发灾难四个方面。”

    陈光标曾说自己的财富像水一样,也格外认同卡内基的那句名言:“在巨富中死去,那是一种耻辱。”作为一名企业家,怀有一颗感恩的心,不断回馈百姓和社会,是陈光标一生的快乐和选择。

 

陈光标语录:

★没有哪个企业家是因为做善事把企业做垮的。表面上,做善事花了钱,好像亏了,其实我认为不但不亏,反而赚了。

★做慈善,梦里都笑醒。

★如果你有一杯水,你可以独自享用;如果你有一桶水,你可以存放家中;但如果你有一条河,你就要学会与他人分享。

★一个人活着如果能影响更多的人,并能使更多的人活得更好,这样的生命是有价值、有意义的生命,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生命。

★我捐出一亿多元,我希望有更多的企业家超过我。

 

摘自《启迪》2008年7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