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弥天篇  4个谎言1个骗局 4 lies and 1 con scheme

(2014-04-22 09:39:15)
分类: 韩寒事件

首先

这是中国之声的新闻,只是随意选了一个报道的新闻网站链接。

http://china.huanqiu.com/article/2014-03/4923359.html

第二证据来自上海国浩律师事务所。

是他们手中调阅的公证处存档的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经过公证的评奖名单。(非正常拍摄)

http://s12/mw690/001q2ViXgy6Iiz74ZR13b&690 4个谎言1个骗局 lies and con scheme" TITLE="弥天篇  4个谎言1个骗局 lies and con scheme" />

 

 

然后看看以下4个事件和谎言

 

事件1

萌芽杂志社副总编李其纲 在2012-2-20 号发布的对“新概念作文大赛”的N个问号的N个回答

 

“二、初赛作品与复赛作品的关系。在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评委们注重的主要是初赛作品,复赛作品仅仅起一个鉴别真伪的作用,即考量初赛作品是不是出自参赛者本人之手。”

谎言1

从证据二可以看出,第一届杨倩得奖的是复赛题目[缺口的苹果]。 所以,复赛作品也可以作为评奖的。然而,综观整个评奖文件,韩寒无论是初赛的[求医][书店]还是复赛的[杯中窥人]

都没有任何打星星作为获奖依据的纪录。

 

事件2

赵长天在2012年2月底接受网易娱乐的视频采访时(网易视频:赵长天回应韩寒“新概念”复赛疑点http://v.163.com/zixun/V7OVV1GV0/V7QGE78MM.html 《赵长天谈韩寒进第一届新概念大赛复赛有没有违规》http://ent.163.com/12/0229/08/7RDR8VL500031H2L_2.html),撒谎说韩寒来“补考”的时候,“当时公证处的人已经走了,因为公证处的人是我们请来的,他们只有两个时间会在,一个是出题的时候,还有一个就是决定评奖的时候,评奖名单决定结束了以后公证处的人就走

谎言2

上海即使萌芽自己其它声明和上海黄浦区公证处证明,公证处是一直到颁奖礼在走的。最多就是中午公证员去吃饭了,但是说叫回来太麻烦,肯定是说谎。你不叫,公证员下午也得回来。

 

事件3

萌芽杂志社2012-4-5 日声明

 

“三、新概念作文大赛向所有热爱文学的孩子敞开怀抱。新概念作文大赛历时十三年,无数平民子弟在这儿展现了他们的文学才华。但新概念作文大赛也不预设门槛,追查出身,那些作家、诗人、文化人的后代,他们的出身也不是他们的原罪,新概念作文大赛也没有理由拒绝他们的参赛。在规则面前,人人平等。”

谎言3

即使剔除外地因素,即使认可上海地区参赛者错过复赛还可以补考。根据1999年第5期《萌芽》杂志的“C组错误”翻过两页的第4页上,《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评奖揭晓》一文中写道:“复赛结束后大赛复评委分成几组,连夜对复赛试卷进行了评分。然后再综合初、复赛的成绩评定出一等奖20名,二等奖120名,入围奖192人。(上海地区有三名考生无故缺考,被取消评奖资格),报道上海地区同届有三名考生因为,没来复赛被取消资格。 可见规则面前并非人人平等。

 

事件4

萌芽新概念作文官V 于2013-2-6 发布第N次回答对新概念作文大赛的质疑

 

“至此,我们可以把此事的大致脉络予以梳理一下:

一、在初赛中发现韩寒作品的是萌芽编辑胡玮莳。

二、提议给韩寒补考的是陈思和与叶兆言。

三、受评委委托给韩寒出题的是萌芽编辑李其纲。

四、监考韩寒的是受副主编桂未明委托的萌芽编辑林青。

五、在最后的颁奖大会的公证处所致公证词中肯定了所有获奖的有效性。”

谎言4

根据证据一,上海黄浦区公证毛书记语音访问证明,公证处获奖名单中无韩寒。

 

一个骗局

以上四事件都可以以程序瑕疵,或者记忆错误解释。当然单一项都可以说的过去,可是以上四个谎言放在一起审视,那就无法得出除了作弊骗局以外的任何解释了。特别是这些发言声明都是在质疑之后,萌芽方站在可以自己检查历史文件的条件下(对比之下我们质疑派要千辛万苦的才能看到这些文件)。 只能认为萌芽和相关方是以为我们无法获得那些相关文件时对公众的恶意说谎。 一个谎言是一个谎言,一堆谎言构成一个骗局,这个骗局就是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韩寒补赛获得一等奖骗局。 而公证处的文档就是证明这是一骗局而不是什么程序瑕疵的铁证。

到最后韩寒神话不过是个弥天大谎而已,就那么简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