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ena Cava)
在“扭腰”开骚之际,对米兰和巴黎早已是充满无限的遐想,相比两个月前的男装周,刚开始复苏的全球经济,不知是否会为女装周带来新的活力,残破的高定又是不是危机中真正的最底谷,那些节约成本的站秀还会不会充斥着华丽的欧洲?这一个个置地有声的疑问给2010的这场春夏秀带来的决不仅仅是压力这么简单,尴尬的时尚界会用怎样的手段解脱而出,交出怎样的答卷,悬念令人彷徨。
不是我瞧不起纽约,只是NYC的大包容,低门坎让我难以接受,虽然看似如火如荼,仔细端详那一列列的名单我完全就摸不着头脑,大字不识几个,要我那么快接受那么多新“童鞋”自然是不可能。尽管也不乏Andrea
Kristic这样可圈可点的年轻设计师的作品,可是更多的则都还是在效仿和来回咀嚼。而我最最厌恶的是Anna
Wintour的那个CFDA,那个被严重商业化,严重个人垄断化的作秀。因此,纽约被我淡化。唯一值得一瞧的大概也只有那附带的男装和疯狂炒作的亚裔流。
相比纽约的喧嚣,米兰的地位和巴黎的优雅,伦敦一直都充当着一个温温暾暾的角色。缺少炒作,缺少新闻,缺少明星。保守的伦敦总是担心外来文化的入侵,很多创作都受到了约束。或许就因为这个原因使得中央圣马丁的高才生们都选择了南下,John
Galliano,Alexander McQueen,Stella
McCartney......只留下了那些一样温暾的“绅士”。 唯一的希望被我融入到那本可爱的杂志----《DAZED》里去了,SO,时装当然被淡化。
春光无限灿烂的米兰和巴黎无疑是焦点,在经融危机影响下悲凉的两季发布会过后,急切需要许多起色来填补。欣喜的是主办方终于让我们看到了女装周的时间又基本恢复到原先的状态,缩水现象有所改观,这就意味着如Viktor
& Rolf这样好看的秀不会再搞去年的那种一个MODEL出场的虚拟秀了,更多的二线品牌也能够风光开场,
至少整个时装周在表面上可以显得完满起来。虽然米兰的时刻表暂时还没见到,但据说是因为太多品牌争锋开场,米兰市区大多数适合搭建秀场的地方都被预订一空,一些品牌找不到地方,与主办方在协商之中。或许这就是所谓黎明前的曙光已经到来。

冈本多绪在 Yigal
Azrouel. Photo Betty for MDC

Nils Butler在Duckie
Brown. Photo Betty for MDC.

附上纽约周时刻表(点击放大)
(MOREONE
STYLE)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