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长征路湖南段之蓝山

标签:
重走长征路湖南永州蓝山新村 |
中央红军在赣、粤、湘接连突破国民党军队的三道封锁线后,于1934年11月16日开始,陆续进入蓝山县,途经新圩、土市、塔峰、竹管寺、楠市、祠堂圩等乡镇,11月22日离开蓝山进入宁远县。
红军长征途经蓝山的行军路线是:楚江圩(临武)---岸山村---田心铺---火田渡---雷家岭村---大坪圩---竹管寺镇---总管庙---界头村---大兴铺---落阵庙---大基嗣村---楂梨铺---山口村---蓝屏圩---新铺岭村---下灌(宁远)。
红军长征在蓝山留下的遗迹遗址及纪念地有:土市镇新村红军渡红色旅游文化区、新圩岸山村红军烈士墓、田心南湾村革命烈士墓、祠堂圩乡祠堂村红军烈士墓、贺家村(洪观)红军标语、楠市镇下洞村红军标语、总市刘景福村红军标语、所城镇长铺村红军标语等。
长征期间,中央红军红三军团、六军团等红军大部从土市新村经过,留下了红军渡口、红军指挥部旧址、革命烈士墓等红色遗迹遗址。现在,新村建了渡口红军广场、红色展览馆,手绘红军长征故事上墙,俨然成了新村的“红色文化”传播媒介,文化熏陶的露天课堂。红色资源变成了红色美丽风景线,与优美的环境,转化为以乡村旅游+为路径的美丽经济。如今,新村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已是以红色文化旅游的名村。
我驱车从临武的楚江圩过来,先到新圩镇的滨溪村游览。
又驱车到土市镇新村。在钟水河边,有红军渡口,旁边是红军广场,广场上有红军长征在蓝山的故事展板介绍。因为时已近下午5点,展馆已无人,大门紧锁。我们在渡口大樟树下及周边游览参观了一下。这里是浅山,农田里种植着烤烟。
蓝山,位于湖南省南部。地处南岭山脉中段北侧,九嶷山东麓。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境内山、丘、岗、平区相互交错,以山地为主。
蓝山历史悠久。早在夏商前,县境已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是虞舜南巡过化之地。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建县,名南平,距今已有2200多年;唐天宝元年(742年),以境内“山岭重叠、荟蔚苍翠、浮空如蓝”而更名为蓝山。
蓝山素有“楚尾粤头”之称,是连接两省(湖南、广东)三市(永州、郴州、清远)的交通枢纽,二广高速、厦蓉高速在县内纵横交会。
蓝山自然资源丰富。已探明矿产铁、锰、铅、锌、铀、铜、硅石等24种,其中黑土型锰铁矿储量达1.5亿吨以上,名列湖南省第1。盛产松、楠竹、桉树,有水杉、银杏、黄杉、斑竹、龙竹等38种珍稀植物,森林覆盖率达72%,是湖南省重点林区县。
蓝山是粮食、油茶、茶叶、烤烟等农作物的主要产地,其山苍子油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九嶷山兔和永州异蛇是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蓝山金柑(以产于蓝山而得名,为大果型良种,是中国传统名果之一。树型矮小、分枝密集、生长快、结果早、产量高、耐储运、果实有特殊芳香、营养丰富)、黑糊酒(俗称“牛屎酒”,因其颜色褐黑如牛屎而名。酒酿制讲究,用优质糯米为原料,使用优良井水,配以特种药曲酿造而成)、大白苦瓜、粑粑油茶、有机茶等,都是地方特产。
蓝山县境旅游资源丰富。全县各类景区景点10余处,有以湘江源国家森林公园(是湘江的源头,位于荆竹、紫良、大桥三个瑶族乡相交的板塘原始次森林自然保护区,有自然和人文景点82个)、云冰山(位于浆洞瑶族乡,是国家4A级景区,横跨都庞岭、西峰岭、东边岭、葫芦岭四座主峰,风景以云和冰较为突出)为代表的森林生态旅游、避暑康养胜地;以百叠岭、大洞梨园、南平小镇为代表的现代农业产业观光园;以舜庙、舜岩、望嶷亭、舜乡、舜水、舜源峰、三分石、妃娥皇女英祠、夔龙庙为主题的舜文化旅游长廊;以荆竹、汇源、犁头、浆洞、湘江源等乡村旅游为代表的民俗风情游览区;以新圩镇滨溪村、祠堂圩镇虎溪村为代表的民居古建筑旅游景点;以土市镇红军渡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旅游区。
近年来,蓝山县为保护湘江源生态环境,主动限制矿产资源开发,转而发展有机茶、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
2024年,蓝山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70.91亿元,在永州市11个区县中排名第8,三次产业比为:13.88:43.99:42.1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49元,接待游客549.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0.57亿元。
红军长征途经了蓝山县北面的一半的乡镇,留下了许多红色遗迹,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需要很好地挖掘、保护与传承。尤其是与乡村振兴、乡村旅游方面的融合,需要一些确实可行的举措和办法。
蓝山三产占比还没有超过50%,尤其在限制矿产资源开发的情况下,只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才能够弥补这方面的欠缺。在旅游方面,蓝山还有潜力可挖掘,从2024年接待的游客数量与实现的收入之比来看,明显存在差距,需要增措施、补短板。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发展好林下经济,也是一条不错的路子。特色农产品还需要加大品牌营销,扩大种植面积,提高市场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