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走长征路广东段之仁化

(2025-08-21 21:30:38)
标签:

重走长征路

广东

韶关

仁化

丹霞山

19341031日,中央红军红一军团二师,由江西的聂都经五洞进入仁化长江圩一带。112日,红一军团二师六团一营攻占第二道封锁线南端的军事重镇---城口镇,突破了敌人设置的第二道封锁线。随后,大部队进入城口休整,发动群众,宣传革命道理,筹粮筹款。45日,红一军团二师六团一部在仁化与城口之间的铜鼓岭进行阻击战,击溃了从仁化增援城口的国民党粤军,毙伤敌军80余人。铜鼓岭阻击战,保证了红军在城口的安全休整,并掩护了大部队通过城口镇。119日,红一军团一部最后撤出仁化红山镇,向乐昌麻坑圩前进。红军长征在仁化境内共计10天。

红军长征途经仁化的线路是:三江口(汝城)---城口镇---中山---清水江---麻坑(五山镇·乐昌)。

红军长征在仁化留下的遗迹遗址及纪念地有:

1.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位于城口镇城群村。是广东唯一以纪念红军长征为主题的纪念馆。

纪念馆取材于红军在粤北征战21天,设计以“穿越封锁”为形象符号,高21米的纪念碑式主馆,顶置红五星,犹如镶嵌在粤北红土绿地碧水间的红色星火,孕育红色基因。室内布展主要内容为中央红军长征过境粤北的历史资料介绍和红军文物展示,展品文物676件,分“红色星火·laoyuan粤北”“战略转移·踏上征程”“攻占城口·突破封锁”“西进乐昌·直取湖南”“血沃油山·红旗不倒”五部分。

重走长征路广东段之仁化
重走长征路广东段之仁化重走长征路广东段之仁化重走长征路广东段之仁化重走长征路广东段之仁化重走长征路广东段之仁化重走长征路广东段之仁化重走长征路广东段之仁化重走长征路广东段之仁化重走长征路广东段之仁化重走长征路广东段之仁化重走长征路广东段之仁化


     2.铜鼓岭红军烈士纪念园。

重走长征路广东段之仁化

3.红山镇新白村1.1公里红色研学休闲步道,包括红军桥、红军烈士纪念碑、茶产业基地、千年红豆杉、黄岭嶂、龙母宫寺庙、仙鹤寺、三磨石、社区温泉等景点。

4.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城口段)项目:古秦城遗址、老盐街遗址、广兴栈地下交通站、谭甫仁将军故居、水东桥遗址、萝卜坝遗址修缮工程等。

我从南雄珠玑古巷到仁化的城口镇,先到城口的恩村。这是一个千年古村,有宋代古城墙遗址和城门、宗祠、牌坊、皇帝圣旨等构筑物,宋朝宰相陈与义、叶颙、文天祥及赵孟頫、宋濂等历代书画名家的墨宝、楹联、匾额的遗存。

重走长征路广东段之仁化
重走长征路广东段之仁化重走长征路广东段之仁化重走长征路广东段之仁化重走长征路广东段之仁化

    在仁化北高速路上有出口,并有恩村的指示牌。出高速后,只有几公里就到了。保存下来的几个宗祠的建筑,都很高大,砖木结构,门楣穿斗。门上有先贤的塑像。四周原有门楼的,是砂石条砌的劵拱门,楼上有房屋。村子里没有村民,宗祠大门大打开,任由游客参观,显得冷清。据宣传报道,恩村主动融入城口红色小镇,每年接待游客数万人。不过,我在参观游览时,倒也见到几个游客的。

重走长征路广东段之仁化重走长征路广东段之仁化重走长征路广东段之仁化重走长征路广东段之仁化重走长征路广东段之仁化重走长征路广东段之仁化重走长征路广东段之仁化

    从恩村出来再到上寨古村。上寨古村落,位于城口南5公里处,建于清乾隆年间,房屋全部用青砖筒瓦盖成,喙牙翘角,独具特色。建于清乾隆年间的桂柏堂祠堂,三进,两旁风火墙,是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可惜,大门紧锁,不能进入参观。旁边有“人民礼堂”的解放初期的建筑,也已六七十年的历史,恐怕也是文物了。整个村子里,见不到一个村民,也没有一个游客。房屋大多关门闭户的。

近城口镇的106国道边的灯杆上,有“绿美城口”“红色小镇”的标牌,以及“红色小镇---城口欢迎您”的指示牌了。

重走长征路广东段之仁化
重走长征路广东段之仁化

来到镇旁的“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参观。前有“红军桥”,是当年红军走过的。进入大厅,有在粤北,1025---1114日,中央红军先后经过粤北南雄、仁化、乐昌三地,顺利突破敌人三道封锁线的时间点。展厅内有文字、图片、线路图表、实物、影像、情景再现等内容。令我感兴趣的,或者是红军长征沿线所有纪念馆所没有的,是有游客互动的长征路线拼图、知识答题、油画复原、密文连连看、虚拟逃脱传情报等寓趣味性、娱乐性、知识性的厅室,不仅吸引了众多的少年儿童前来答题、做游戏,就连一些年轻人,也被吸引过来参与其中。

重走长征路广东段之仁化

重走长征路广东段之仁化重走长征路广东段之仁化重走长征路广东段之仁化重走长征路广东段之仁化

    城口镇还有铜鼓岭红军烈士纪念园,因距离场镇还有17公里,没有去凭吊参观;红山镇新白村的红色景点,因为偏离了我的行程,也没有前去参观、游览。

城口镇,位于湘粤交界处。镇的四面群山环抱,东临东河,西临西河,东西两河汇合于镇南,镇北有羊牯坳,谷狭路隘,地势险要,历来既是边境的交通咽喉,又是兵家必争之地。秦末汉初,南越王赵佗在这里构筑“古秦城”城关,这里成为南越通荆楚之隘口,“城口”因此而得名。

近年来,城口镇以红色文化产业为主导,以生态温泉为基础,将温泉度假和生态农业融入红色产业,构建集红色产业、生态温泉、生态农业体验于一体的特色小镇产业生态圈,带动了红色教育培训、文化创意、红色演艺、温泉养生、特色种植、创意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特色人文资源以及生态农庄休闲旅游资源的发展。

仁化,位于广东省北部,地处南岭山脉南麓,北部以山地丘陵为主,南部为丘陵河谷盆地。

仁化历史悠久。南朝齐年间(479---502年),始建仁化县,距今1500多年。境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双峰寨”,省内唯一的唐代古塔“云龙寺塔”,有唐、宋、明、清历代不同风格的14座宝塔,有“中国古塔之乡”的美誉。是唐朝名相张九龄故里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石塘古村,以及千年古村恩村和上寨古村、风度村等人文景观。是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世界地理学“丹霞地貌”命名地、国家5A级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丹霞山)的所在地。

重走长征路广东段之仁化重走长征路广东段之仁化重走长征路广东段之仁化


    境内森林覆盖率80.51%,是广东省重点林业生态县,其中毛竹面积46万亩,蓄积量1.15亿株,年产1000万株;茶叶面积2.2万亩,年产干茶2000吨,素有“中国毛竹之乡”“中国白毛茶之乡”的美誉。红军长征经过地---长江镇,就是“中国毛竹之乡”。

仁化还是“中国有色金属之乡”,主要有铅、锌、钨、铁、铜、铀、猛等40余种,有亚洲最大的铅锌生产基地和锌冶炼企业。

仁化农业资源特色鲜明。有长坝沙田柚、仁化白毛茶、扶溪大米、石塘堆花米酒、浒松腊鸭5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丹霞贡柑农产品地理标志;仁化贡柑是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有省级菜篮子基地5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12个。

2024年,仁化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21.29亿元,在韶关10个区县中,排名第8,三次产业比为:24.4:36.1:39.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183元,接待游客232.2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29亿元。

就仁化实现的经济总量来看,在广东这样一个经济发达省份里,属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拥有世界级的丹霞山这样的旅游景区,其年接待游客仅仅只有200多万人次,远远低于内地的许多区县,表现在三次产业上,就只有不到40%的比重;就农民人均收入来看,在长征沿线的区县里,属于比较高的。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仁化县的经济总量不大,但老百姓还是比较富裕的。

未来,仁化要在经济发展和富民中,要重点提升三产的比重,尤其是旅游业的比重,通过红色文化资源与生态自然资源、生态农业的融合,完善基础设施,推出更多的旅游项目,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度假等。同时,还要在特色农产品产业上多下功夫,将资源优势,转化成富民强县的经济优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