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走长征路贵州段之兴义

(2025-06-02 15:52:24)
标签:

重走长征路

贵州

黔西南

兴义

发哈村

兴义是中央红军长征途经贵州的最后一个县。

1935420日,中国工农红军红一、红三和红五军团兵分五路,分别从安龙县的龙广,兴仁县的鲁础营、格沙屯,普安县的楼下,进入兴义。自进入兴义到25日离开,红军在兴义6天时间,共经过当时的8个乡,84个村寨,分别发生了威舍、凹起勒、品甸、马场坪等15次大小战斗。

红军在兴义的行军路线是:狮子山(安龙)---三家寨---新寨---黑山---郑屯镇---阿嘎(今合心)---顶效镇---打更---纳省---品甸---双桥河---威舍镇---铁锁箐---黄泥河镇(云南)。

红军长征在兴义留下的遗迹遗址及纪念地,主要集中在威舍镇发哈村。这里有红军洞、红军电台旧址、红军墙、红军战斗遗址、贺子珍受伤处遗址、红军长征纪念馆、红军长征纪念碑、红军标语林、红军树、红军文化长廊等。

我从安龙到兴义,先到鲁屯古镇一游。红军长征时,途经过这里不远处的三家寨和郑屯镇。

鲁屯古镇位于兴义市东北部,是明清时期军事政治的中心。古镇至今有600余年历史,镇内有3座石牌坊,均为四柱三楼三门式,铆榫结合,坊座坚稳,坊体牢固,分别建于道光十八年(1839年)的“李汝兰之母百岁坊”,建于道光二十五年(1846年)的“李锦章百岁坊”,建于道光十九年(1840年)的“黄健勋之母李氏节孝坊”。

重走长征路贵州段之兴义重走长征路贵州段之兴义重走长征路贵州段之兴义重走长征路贵州段之兴义重走长征路贵州段之兴义重走长征路贵州段之兴义重走长征路贵州段之兴义重走长征路贵州段之兴义重走长征路贵州段之兴义重走长征路贵州段之兴义重走长征路贵州段之兴义

    来到古镇,老街巷两边的建筑,多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有商店,大多关门闭户的。有住户,也是紧闭房门。几乎没有游客,实际上也没有啥可看、可欣赏、可体验的。三座牌坊,在镇旁,依然矗立,只是石头已经漫漶,不过,上面的字倒还清晰可见。

驱车到威舍发哈村。红军长征途经于此,也在此发生过威舍战斗,贺子珍也在此被敌机轰炸而受伤。这里被称为“红军村”,现在以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为契机,将红色文化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以国家3A级威舍红色文化旅游景区为重点,修缮、修复和新建了红军洞、红军电台旧址、红军长征纪念馆、贺子珍受伤处、红军战斗遗址、红军长征纪念碑、红军广场、红色文化长廊、红军步道、标语林等,不断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开发信封、纪念币、贴纸、红米等文创和旅游产品,为游客提供可学、可住、可体验的旅游景区。还通过引进企业,实施土地流转,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解决村民就近企业就业等,使偏僻的山村,美丽起来,村民逐步富裕起来。

重走长征路贵州段之兴义重走长征路贵州段之兴义重走长征路贵州段之兴义重走长征路贵州段之兴义重走长征路贵州段之兴义重走长征路贵州段之兴义重走长征路贵州段之兴义重走长征路贵州段之兴义重走长征路贵州段之兴义重走长征路贵州段之兴义重走长征路贵州段之兴义重走长征路贵州段之兴义重走长征路贵州段之兴义重走长征路贵州段之兴义重走长征路贵州段之兴义重走长征路贵州段之兴义重走长征路贵州段之兴义重走长征路贵州段之兴义重走长征路贵州段之兴义重走长征路贵州段之兴义重走长征路贵州段之兴义重走长征路贵州段之兴义重走长征路贵州段之兴义

到发哈村的公路边,一路走去,都没有见到红军长征的标识,即便到了发哈村,公路边只有一个“红军村前行730米”牌子立着,到了那里,却找不到红色遗址。后来问了村委会的工作人员,说红军长征元素的招牌、标识、指示牌之类,正在制作中,不久就会完善起来。村上的红军长征纪念馆、红军洞、电台旧址等,在一处红色记忆餐厅进去,就可以见到了。顺着工作人员告诉我的方向走去,原来有关红军长征的遗址遗迹,都隐藏在村民的房屋之中。红军长征纪念馆里,不仅仅是发哈村的,也不仅仅是兴义市的,而是黔西南州的红军长征纪念馆。里面分县、分时间,对红军长征途经黔西南州的线路、发生的重大事件,通过图片、文字等方式,予以展示出来,给人以一目了然的印象。

红军长征纪念碑前,修建了一个红军广场。

电台旧址的人家,一位老人,近90岁了,精神依然矍铄,还问我们从哪里来。旁边有红军书店,只是里面的书籍,涉及到红军、长征的书很少,少儿类,供当地村民阅读的人文书籍也少。

前面不远处,有一片树林,那里就是贺子珍受伤处,立了一个牌子,有介绍。旁边开阔处,有红军途经黔西南州所书写的标语,集中复制于此,倒也比较新颖。再过去一点,就是红军步道了。红军躲避敌机的山洞还在,洞口处有“红军洞”字样,山上树木茂密。

兴义,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地处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素有“三省通衢”“黔桂锁钥”之称。是黔西南州州府所在地。

境内喀斯特地貌发育完好,属典型的锥状喀斯特峰丛地貌,峰林、石林、峡谷、湖泊、瀑布、地缝、洞穴、天坑、奇石等自然景观荟萃。自然资源极其丰富,有煤、金、铁、锑、钿、铜、汞、砷、硅、石英石、冰洲石、萤石、白玉石灯10余种矿产,极具开发价值。有大小河流132条,水能资源丰富,是国家“西电东送”的重要电源基地。有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的石斛、金银花,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七舍茶、板栗,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的生姜、红皮大蒜、白秆青菜、甘蔗等中药材和农产品资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拥有万峰林、马岭河峡谷、万峰湖、贵州龙地质公园等75A级风景名胜区,64A级风景名胜区,113A级风景名胜区。还拥有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伟、景观最优美的沉积地质遗迹带,是一个真正的“喀斯特王国、古生物化石王国、沉积岩王国”。

重走长征路贵州段之兴义

重走长征路贵州段之兴义
重走长征路贵州段之兴义

兴义历史悠久,文化绵长。三叠纪时期(2亿年前),就有最古老的海面滑翔脊椎动物“兴义飞鱼”和爬行动物“贵州龙”存在;有反映石器时代文化的猫猫洞、张口洞和“兴义人”。

兴义民族风情浓郁,民族文化多姿多彩。有传承千百年的“三月三”“六月六”“八月八”民族节日,布依族音乐“八音坐唱”享有“天籁之音”“声音活化石”之美誉,与布依铜鼓十二则、查白歌节、土法造纸、布依戏、布依族勒尤、布依族高狮灯舞等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有刘氏庄园、何应钦故居等传统民居。

重走长征路贵州段之兴义重走长征路贵州段之兴义重走长征路贵州段之兴义重走长征路贵州段之兴义重走长征路贵州段之兴义重走长征路贵州段之兴义重走长征路贵州段之兴义重走长征路贵州段之兴义重走长征路贵州段之兴义

    兴义市打造工业、文旅、农业、商贸“四个强市”,奋力推进“文旅强市”,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连续三年位列全国前20位;稳步推进“农业强市”,建成连片蔬菜基地超2万亩,申报认定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1个,推动7个农业产业带、18个农业特色小镇产业提质增效。

2024年,兴义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63.78亿元,位列黔西南州8个县市第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93元。

兴义仍然要将红军长征资源,在建设好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同时,注重与人文、山水旅游、乡村振兴的融合,促进文旅强市和农业强市目标的实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