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长征路贵州段之息烽

标签:
重走长征路息烽乌江氡温泉 |
中央红军长征南渡乌江,佯攻贵阳,在息烽行军作战6天5夜,留下了大塘渡、没良坑、祖师观等红色遗址遗迹。
1935年3月29日,红一军团一师三团一营强渡乌江,进入息烽鹿窝乡境内;30日,红军主力渡江,到达流长镇;3日,离开息烽,历时6天,行程450余公里,经过自然村寨100余个,留下了九庄镇西门村共和组祖师观山顶的红军坟,流长镇大塘渡南渡乌江战斗遗址,没良坑红军烈士殉难处,前奔村刘家寨红五军团司令部旧址,马鞍山红军临时指挥部旧址等一批战斗遗址、宿营地遗址、红军标语和红军遗物。
红军长征在息烽的行军线路是:大塘渡口(金沙)---流长镇---宋家寨---甘溪---小鹿窝---雷打石---大林口---冗坝---中寨---安马庄---底窝坝(开阳)。
据报道,息烽县高水平推进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以中央红军长征南渡乌江过境息烽产生的战斗遗址和历史文化为核心,整合流长、鹿窝、九庄、小寨坝、永靖、青山、永阳等乡镇(街道)相关红色资源,以点连线,以线带面建设文旅一体的红色文化旅游带。重建流长、鹿窝等乡镇红军步道,修复九庄、小寨坝等乡镇的战斗遗址和红军烈士陵园,修缮马鞍山临时指挥部旧址,青山绿化村中寨组朱德住所旧址,打通断头路,改善旅游路,加强九庄、流长、鹿窝等互通连接线等红色旅游公路建设。目前,已在乌江大塘渡口处,修建了中国工农红军南渡乌江纪念广场及纪念碑,江口至罗家山红军长征步道等。
我参观游览了金沙乌江大塘渡口后,准备从前面不远的乌江大桥到息烽的流长镇。可惜,乌江大桥正在检测,禁止任何车辆通行。站在金沙大塘渡口,是可以远眺对岸的渡口,通过相机的长镜头,也可以拍摄到纪念碑的,直线距离只有500米左右,且没有轮渡船可以到对岸;驾车通过乌江大桥到红军南渡乌江纪念碑,也只有3.3公里,因为大桥不能通行,绕道则有80多公里。因时间已是下午的4点半,若驱车绕道到对岸的乌江纪念碑,则是在下午6点左右了,只好放弃了息烽段的重走。当晚,我们入住息烽温泉处。
息烽,位于黔中腹地和贵阳、遵义两大城市之间。古有“川黔锁钥,黔中咽喉”之称。地处黔中山原丘陵中部,地势南高北低,一般海拔1000—1200米,大部分为低中丘陵地,碳酸岩分布广,喀斯特发育,峰丛、洼地、溶丘、溶洞、暗河、漏斗甚多。
这样的地形地貌,除了一般的农作物种植外,其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红色与温泉”两大特别资源和“生态与乡村”两大特色优势做文章,全力打造“四地”(红色旅游目的地、度假康养目的地、山地旅游目的地、乡村旅游目的地)的贵安红色文化和避暑康养旅游目的地;打造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
红色旅游目的地,不仅有红军长征南渡乌江,佯攻贵阳的战斗遗址,还有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吸引着大量的游客。乌江流经流长镇,这里山峦叠嶂、植被茂密、空气清新、风景迷人,依托红军长征在境内英勇奋战留下的痕迹,打造了“又见乌江”避暑旅居系列,有黑瓦白墙、篱笆小院的民宿,又有露营山顶,仰观日月星辰,俯采野菜山珍,更有垂钓江中,独享“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秀丽景色的乐趣。“又见乌江”与“又见南山”“芳蝶岭”民宿旅居品牌知名度日益提升。
息烽的温泉,是含偏硅酸和锶的重碳酸钙型氡泉,泉水清澈晶莹,无色无味,具有直饮、医疗、健体三重功效,常年水温在53—56°C,是世界三大氡温泉之一。温泉在温泉镇温泉村,四面环山,形成一天然小盆地;黑滩河、清水河南北贯穿其间,汇成温泉河,并与洋水河汇为红水河,注入乌江。由于温泉的化疗作用,机械刺激作用,温热刺激作用,特别是氡气,能增加机体各种代谢和免疫功能。
2024年,息烽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24亿元,在贵阳市各区县中排名第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448元。2023年,接待过夜游客72.26万人次,游客人均花费1139.78元;2024年,实现旅游总收入83亿元。
息烽将城市形象定位于“红色息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