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长征路贵州段之习水

标签:
重走长征路贵州习水土城杂谈 |
中央红军长征途中历时最长的县,“四渡赤水”的主战场,其中第一、二、四渡就在习水境内,三次经过习水,留下了众多的遗址遗迹。
一次是1935年1月21日至29日,红军由桐梓县进入温水镇梨园坝、官店镇等地,沿大坝寺、双龙乡、良村镇、县城,在土城西渡赤水进入四川古蔺县。
红军长征的线路是:九坝镇(桐梓)---九里十三湾---官店镇---大坝寺---双龙场---葡萄坝---空壳树---吼滩村---东皇殿(县城)---木楠坝---土城镇---岩桑沟兴桥(古蔺)。
一次是1935年2月18日至28日,红军由太平渡、二郎滩、梅子滩、淋滩等地,东渡(二渡)赤水河,向黔北的桐梓地区急进。
红军长征的线路是:太平镇(古蔺)---醒民镇---隆兴镇---马岭---东皇殿---土地坝---吼滩村---双龙场---官店镇---九坝镇(桐梓)。
一次是1935年3月,红军三渡赤水后,突然于21日晚至22日拂晓,从太平渡、二郎滩、淋滩等地,迅速隐蔽地第四次渡过赤水河,向东南进入仁怀境内。
红军长征的线路是:太平镇(古蔺)---庙子山---隆兴镇---马桑坪---三合土(仁怀)。
红军长征在习水留下的遗址遗迹及纪念馆有:土城镇的四渡赤水纪念馆、青杠坡战斗遗址文化园等17个红色场馆,青杠坡革命烈士陵园、淋滩渡口、红五军团梅溪河战斗遗址等24处。
四渡赤水纪念馆:以纪念中央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战役为主题的历史类纪念馆。综合运用雕塑、油画、文字、实物相结合的方式,采用声、光、电等技术,结合数字化展陈手段,再现了毛泽东及其战友率领中央红军3万余人四次飞渡赤水河,摆脱国民党40万重兵围追堵截,实现战略转移伟大胜利的历史画面,生动诠释了毛泽东军事生涯的“得意之笔”。这里已是国家一级博物馆,连同长征街上的毛泽东、周恩来住居旧址、朱德住居旧址,成为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女红军纪念馆:是我国唯一以女红军事迹为题材的专题纪念馆。是红军长征一渡赤水期间红三军司令部土城驻地。
隆兴镇淋滩村:红军四渡赤水时,两次选择淋滩村作为主要渡口,使这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也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鲜红的印记。村里有红军地下党支部旧址、收救红军伤病员住址、红军烈士陵园、红军二渡口等遗址遗迹。村里发展红军柚(留守在此地的红军战士,解放后50年代回江西老家,带回的树苗种植而成,已成为该村村民致富增收的一大产业)、红糖(种植甘蔗已达1400多亩,是村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成为贵州省红色旅游的示范村。
此外,在良村镇的吼滩村,建了长征客栈,与程寨镇的石门村一道,也是全省红色旅游示范村。
对于习水县的重走长征路,我是分两段进行的。
一段是从赤水到仁怀,途经习水。在网上查找有关红军长征经过习水的具体线路,是很不齐全的。习水政府官网上,只有土城镇的资料信息。而土城镇,我是数次游览过,因此,从赤水过来,就没有在土城出高速,而是在马临、柑甜出的高速。习酒镇上游的淋滩渡口,就没有游览成。
在蓉遵高速土城出口处,有“红军四渡赤水纪念馆”“青杠坡战斗遗址”的标牌,在马临出口,有“二郎滩红色旅游”的标牌。到了习酒镇,只见沿赤水河畔,都是酒厂的厂房。赤水河在这里,两岸多嵯峨山体,旅游公路在河谷间穿行,因为傍河、依山、弯多、路窄。许是酿酒要烧煤,或是还在大兴土木,公路上有许多运煤运渣土的货车通行,公路两边,都是尘埃和煤渣,连树的叶子上,也是一层尘土,给人的感觉是脏乱不堪。到了习酒镇上,公路边有“二郎滩红色旅游”的路牌,但找不到去处,加之车辆多,不能停车,只好放弃。
一段是从桐梓九坝镇经官店镇到习水县城。
官店镇是习水比较偏远的地方,街上虽然商店林立,但观察所售的商品,比较过时,顾客不多,也就不怎么繁华了。
从官店翻山越岭到红五军团梅溪河战斗遗址,也只是在公路边立了一个石碑而已。
总的来说,红军长征虽然经过了绝大部分乡镇,也留下了24处遗址遗迹,但习水将长征纪念地的重点,放在了以土城为中心的地方。其实,有重点也无可非议。我想说的是,既然红军长征经过了习水的东部乡镇,而且东部乡镇发展远远落后于以习酒镇为中心的西部乡镇,为啥不通过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实现农文旅的结合,从而带动东部乡镇经济发展呢?
习水,位于遵义市的北部,地处大娄山山脉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是我国典型的丹霞地貌分布区,地势东高西低。境内有包含中国杉王片区、飞鸽片区、三岔河片区的国家森林公园的景区。园内丹山叠嶂,红崖壁立,悬幔飞瀑,清流飞溅,茂林修竹,山花烂漫,是休闲、度假、避暑、旅游的好去处。
习水资源富集,是中国酱香白酒核心产区。抓住了贵州省委、省政府打造“中国酱香·赤水河谷”的机遇,实施了“酒旅并举·富民强县”发展战略,做大做强了白酒的主导与首位产业。目前,作为全国白酒七大主产区之一的习水产区,有酒企16家,包材企业21家,智能制造企业1家,2023年,习水白酒产业对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49.5%,对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为99.3%。同时,除了习酒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外,还拥有鰼部麻羊、老锄头红稗、红茶3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三岔河岩蜂蜜、仙人掌、黔北麻羊等3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2023年,习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70亿元,在遵义市各区县中排名第5;2024年实现300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122.13亿元,其中税收收入116亿元,财税结构比较合理。但是,也必须看到,在经济发展上,与周边的仁怀市、赤水市、古蔺县相比,有差距。
同属于酱香白酒的生产地区,2023年,仁怀市的国内生产总值是1800亿元,是习水的5.7倍,只比古蔺多23亿元;从白酒的品牌价值与知名度来讲,排名是茅台、郎酒、习酒;从酒旅并举来看,绝大多数旅游团和旅游者,要么是茅台酒+茅台渡,要么是郎酒+太平镇,鲜有习酒+土城镇的。
从丹霞地貌为主的旅游景区对外知名度来看,赤水的世界自然遗产四洞沟景区,明显地高出习水的国家森林景区很多,而且,从旅行线路和旅游者的行程安排来讲,一般是土城参观红色革命遗址,四洞沟观景,绝少到习水国家公园游览的。
习水有独特的自然景观,酱香白酒的首位产业,尤其是有以名声远扬的红军长征“四渡赤水”为主的红色文化,未来发展可期。只是如何发展,需要深思。我倒建议,以农文旅的融合发展为总的目标,自然景观上,首先是积极争取将境内的丹霞地貌,增补(扩展)为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其次要加强对外宣传与营销,让更多的游客知道,然后要搞好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让游客游得满意。酱香白酒产业发展上,在规模扩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品质,扩大习水及周边县的高粱种植,富裕农民。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上,对红军长征所经过的乡镇,要进行点线的项目建设和保护,对土城的纪念馆等遗址遗迹,加强保护和修缮,丰富主题保护展示,实施博物馆纪念馆提升计划,打造陈列展示系列精品,拓展文物活化利用,推进与赤水、古蔺、仁怀等地的协同合作,树立习水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