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淘书记
(2025-02-08 15:55:01)
标签:
榴红小说集节后淘书 |
春节后的有一天,在我的手机微信里,弹出一条关于成都老作家榴红的信息,这让我想起了他的一篇短篇小说《微笑》。
这篇小说,发表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四川文学》杂志上。小说写的是我家乡的事,故事发生在一条郊区公路上,小说中的地名是真实存在的,像牛龙路、双碉堡、大坟包、三步两洞桥等,故事情节虽是作家虚构的,但故事好像就在这几天发生的一样,因此读起来感到亲切。这篇小说给我的印象很深,就在于地名的真实,以及那条我也经常走的路,也像故事中的人物那样,骑着自行车。
阅读《四川文学》那期杂志(记不得是八几年了),是住在我家旁边的一位工人借给我看的,我也不知道他咋个晓得我爱好文学,有阅读的习惯。他借给我看时,说这篇小说很有意思,说的是我们这里的事。读后,我也觉得很好。也就记住了作者的名字。巧合的是,他还是我工作中下属单位同事的亲戚呢。
于是,我就想再读一下那篇小说。先在网上搜索《四川文学》,看有无那时期的电子版,结果让我失望。再在网上搜索他的小说,结果有三本小说集出版,其中一本我已经购买。于是,我就通过“孔夫子旧书网”,搜索看能否买到其它两本。结果很好,有,而且在《酒鬼杨石匠的女儿》这本小说集中,就有那篇我在《四川文学》杂志读到的小说。于是赶紧下单,第二天书就送到。打开包裹,翻到书的扉页,还有他赠送本地一位老作家的签名呢(窃喜)。
《酒鬼杨石匠的女儿》,由重庆出版社于1987年3月出版。书的内容简介说,这个集子共收16篇小说。其中《酒鬼杨石匠的女儿》《绣荷包》《无限斜阳》《梨花院落》《他死了,成了一个游魂》都是耐读的佳作。榴红的小说生活气息浓,立意高雅,擅长写川西农村普通男女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故事往往一波三折,描写细腻,富有情趣。有人评论说他的小说,有契诃夫式的讥讽,也有沙汀艾芜式的幽默,更是劲道十足的又麻又香的“花椒面”;也有人说他的经历与作品,是“四川的萧伯纳,他的文学地位被忽视,被严重低估了”。他的那篇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微笑》,虽然算不上他的佳作,但在艺术上,仍然体现了他的创作特色,富有浓浓的生活气息,故事一波三折。
榴红是崇州人。在1956年曾与流沙河同行,出席全国的文代会,那时,他已是有名气的青年作家,频频受到沙汀、西戎好评。上世纪80年代初,成都创办了《青年作家》杂志,主持编务的副主编就是榴红,是他与同事们的努力,让《青年作家》虎虎有生气,被誉为中国文学期刊中的“四小名旦”。他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仍然笔耕不已,小说《燕子啁啾》《酒鬼杨石匠的女儿》》分获1981年四川省优秀作品奖,1988年四川省文学奖。2000年后,退休后的他,随女儿去了加拿大,后因病逝于加拿大。
由一篇微信,想到一篇小说,再想到一位作者,再购买其作品集,事情很小,但却给与我温馨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