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长征路四川段之红原

红军长征在1935年7月、8月,1936年7月,三次经过红原。红军在此经历了长征中最为艰难、悲壮的岁月,也是长征途中非战斗减员最为严重的一段征程(有统计近2万人)。红原也是红军三大主力四川第一个经过的地方,也是经过时间最长的地方(仅中央红军过草地就花去6天左右的时间),更是全国唯一以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命名的县。
一次是在1935年6月底,红一、四方面军先头部队从小金两河口出发,7月2日进入红原境内,翻越雅克夏雪山后进入黑水;7月初,毛泽东、周恩来率红一方面军一、三军团,红四方面军三十军一部及中央直属纵队,于7月6日,在刷经寺翻越雅克夏雪山到达黑水;8月18日,红军右路军先头部队从松潘毛尔盖出发,进军草地,22日,张闻天、毛泽东等,与前敌总指挥部北上进入红原,翻越麦朵岗,穿越色地坝和年朵坝过草地,前后经过六七天的行军,右路军先后走出草地,到达若尔盖班佑地区。
一次是在1935年9月,红四方面军和红一方面军第五、第三十二军分左右两路,从阿坝和巴西、包座南下。左路穿越草地,退至松潘燕云一带;右路从龙壤、甲本塘、安曲一带的嘎曲河两岸,穿越草地,退至马尔康大藏寺、卓木雕一带。
一次是在1936年7月,红四方面军与红二方面军分左、中、右三路北上。左路从甘孜出发进入草地,经贾洛、瓦切格央附近,渡嘎曲河,穿越日干乔、色地坝、年朵坝到包座;中路从炉霍出发进入草地,经查理寺、安曲一带,渡嘎曲河,经龙日沟、阿木柯河,翻越麦朵岗,穿越色地坝、年朵坝到包座;右路从金川、马尔康出发进入草地,经马塘,翻越雅克夏雪山,进入黑水,再经毛尔盖翻越麦朵岗,穿越色地坝、年朵坝到包座。
红军第一次经过红原的路线是:梭磨(马尔康)---雅克夏---(黑水)---毛尔盖(松潘)---年朵岗---色地坝---年朵坝---班佑(若尔盖)。
第二次与第三次经过了红原的从南到北的所有乡镇。三次经过的乡镇,现在有国道248和省道301串联,以及松潘毛尔盖到红原阿木乡的省道(目前正在改造,还不能通车;若通车,这将是一条比较接近红军第一次过草地的路线)。
红军长征在红原留下的遗迹、遗址及纪念地有:雅克夏山红军烈士墓、壤里红军石刻、老康猫寺红军战斗遗址、红原烈士陵园、瓦切红军长征纪念碑等。
雅克夏山红军烈士墓在刷经寺镇北13公里雅克夏山口上,海拔4800米,是为纪念1936年红军长征在此牺牲的指战员而建的,是国内海拔最高的红军烈士墓。
刷经寺镇是红原的南大门,过去,由成都到马尔康、红原、阿坝及青海、新疆,多数要在这里停留,或用餐,或住宿,现在汶马高速通了,4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到这里,至多用一下餐,不会留宿了,因此显得萧条。许多商店、餐饮点、酒店都关门闭户,公路上和镇上,除了大货车(以青海、新疆货物运输为主)以外,自驾和客车很少(也许不是红原及周边的最佳旅游时间)。据我们中午用餐的店老板讲,现在生意很清淡,除了修建高速公路的工人和货车司机外,游客(夏季及暑假)都少。若久马高速路通了,生意将无法做下去。他们已经在瓦切租到了门面,这里做到年底就过去。
刷经寺北边20多公里是壤口,右转进入国道347,就可以到黑水。公路在梭磨河谷间前行,两边是山,山上多松树和杂木灌丛,秋天色彩斑斓,景色艳丽。
月亮湾景区在距县城3公里处的白河“S”形湾处。这里海拔3500米,草原宽广,牧草丰茂,为青藏高原所少有,白河蜿蜒流淌,如同天上的新月,故名。
县城所在地旧为安曲哈拉玛部落夏季草场。现在县城街道上多牦牛肉、奶粉的商店、餐饮店。奶粉是为牦牛奶制品,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在成都的商店里,是买不到的,据说因为生态有机,品质好,全部出口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曾经吃过,确实不错),不过,这里可以买到(当然,国内一些知名的电商平台上也可以购买)。
继续前行到达瓦切。国道248直走到若尔盖的唐克,那里有九曲黄河第一湾景区。右转进入省道301,转一个弯就是日干乔湿地。这里88年前是沼泽,面积250万亩,茫茫无际,渺无人烟,气候异常,被称为陆地上的“死亡之海”。1936年7月底,红二、四方面军北上穿越草地的必经之地,其间,因粮食、药品缺乏,许多红军战士因饥饿、寒冷、伤病牺牲在草海、泥潭、沼泽中。现在,这里建起了以红军过草地为主题的景区,有红军过草地纪念碑、红军过草地简介、红军长征体验大道、毛泽东周恩来题词石碑等,供游客参观、体验、摄影。
沿省道301前行到色地。沿途呈现出来的,都是低矮的山丘,广袤的草地,蜿蜒的河曲景色。色地在麦曲草地的边缘,小镇房屋成片,街道商铺众多,只是给人的感觉房屋比较陈旧,商店缺少人气,不像是旅游风光路沿线小镇应有的样貌。中央红军长征由松潘草原乡(现毛尔盖镇)翻过一道山梁后来到这里的,然后再过草地到班佑。5月的这里,远处的山顶上还有白雪,近前的草地起伏,草青绿,河流蜿蜒,成群牦牛在游牧,天上白云朵朵,阳光明媚,处处都是怡人的景色。
因此,红原在未来的发展中,建议打造“九红红色草原风光路”。其具体做法如下:
1.刷经寺是红军长征进入红原的第一镇,是红原红色文化的起点和门户,因此,建议将这里打造成“红军小镇”;另外,请示阿坝州,将九红草原路的终点再延伸80公里,至刷经寺镇,使得草原风光路包括完红原的国道主干道。
“红军小镇”应包括红军长征和草原旅游两方面的内容。具体来讲,有“红军长征在红原”纪念馆、红色草原旅游游客中心、红军长征步道、雅克夏红军烈士墓、红色驿站、旅游客运中心、自驾骑行徒步服务中心、餐饮酒店购物中心等项目。小镇建成后,游客在这里,能够了解红军长征在红原的历程,红色草原旅游的线路、交通、景区、住宿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将红原红色旅游游客中心设立于此。按照红原草原风光旅游的标准进行城镇的改造升级。这样做,不仅可以统领红原红色草原旅游的发展,还解决了刷经寺因为高速公路的通车,引起的繁荣不再的问题。
2.龙日坝设立红色草原旅游分中心,统领俄么塘花海景区、查针梁子黄河长江分水岭景点、红原机场空港草原景点、国道347连接阿坝县线旅游,重点在草原旅游、山水旅游、自驾及户外运动旅游为主。
3.邛溪镇设立红色草原旅游分中心,统领月亮湾景区、雅克音乐牧场、红原烈士陵园等处的旅游,重点对雅克音乐节进行内容的细分、精准的定位,在红色音乐、民族音乐、草原音乐等方面着力,从而提升雅克音乐节的品牌和影响力。
4.瓦切乡设立红色草原旅游分中心,统领日干乔湿地风光游、日干乔红军过草地体验游、九曲黄河第一湾游等。
5.色地设立红色草原旅游驿站,统领色地红军长征线路、尕力台草地旅游、麦洼牦牛养殖基地旅游,对长征线路设置标牌标识,建设长征步道,建设和完善旅游设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