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同古镇:冬日里的冷寂与萧索

(2024-01-13 19:07:01)
标签:

游记

   大同古镇冬日里的冷寂与萧索

 大同古镇:冬日里的冷寂与萧索

大同古镇:冬日里的冷寂与萧索

 

完全想不到,冬日里的大同古镇,是如此的冷寂与萧索。

大同古镇:冬日里的冷寂与萧索大同古镇:冬日里的冷寂与萧索大同古镇:冬日里的冷寂与萧索大同古镇:冬日里的冷寂与萧索大同古镇:冬日里的冷寂与萧索大同古镇:冬日里的冷寂与萧索大同古镇:冬日里的冷寂与萧索大同古镇:冬日里的冷寂与萧索大同古镇:冬日里的冷寂与萧索大同古镇:冬日里的冷寂与萧索大同古镇:冬日里的冷寂与萧索大同古镇:冬日里的冷寂与萧索大同古镇:冬日里的冷寂与萧索大同古镇:冬日里的冷寂与萧索大同古镇:冬日里的冷寂与萧索大同古镇:冬日里的冷寂与萧索大同古镇:冬日里的冷寂与萧索大同古镇:冬日里的冷寂与萧索大同古镇:冬日里的冷寂与萧索大同古镇:冬日里的冷寂与萧索大同古镇:冬日里的冷寂与萧索大同古镇:冬日里的冷寂与萧索大同古镇:冬日里的冷寂与萧索大同古镇:冬日里的冷寂与萧索大同古镇:冬日里的冷寂与萧索
大同古镇:冬日里的冷寂与萧索

    这座位于赤水市赤水河支流大同河畔的水陆码头,建于明末清初,是川黔边境内由旱路而来的各种土特产、生熟药材在此交货转运的重镇,留下了古街巷、古码头、古民居、古庙宇、古会馆等实物。赤水河两岸竹树清澈,临河一面多粗大苍劲榕树掩映,河水碧绿,河中巨石累累;房屋多依山而建,吊脚楼、岩穴建筑错落有致;街巷弯曲,红砂石板铺路,条石垒阶沿,山水相依,自然而又质朴。

古镇因旱路的畅通,货物的改道由盛而衰,又因富足的人们,需要追寻、体验、感受原汁原味的历史风貌、生活风情而重新焕然一新,成为国家3A旅游景区。

我是中午时分来到大同古镇的,可以好不夸张地说,今天(112日)的古镇,成为了我的专场。从入口进去到观音殿街尾,再转过出来,我是没有遇见一位游客的。逼仄的街巷,显得空旷起来;没有了人声喧哗,就可以让你静静漫游,随意东张西望、驻足凝视;阳光也可以在街巷上涂抹光影。

不仅仅是没有游客,就连住在古镇的,或经商开店的人,我遇到的,不到二十人,绝大多数是老人,一个小孩有没有(也许小孩在上学吧)。

没有了人气的古镇,可想而知商业、餐饮、住宿的情况怎样。没有一家餐饮店在营业,好像酒吧、茶坊之类的休闲场所也没有营业,有两家客栈、民宿,虽然门开着,感觉没有一位住宿的客人,一家非遗传承店(竹编)开着,但没有营业员。这些门店,关门已经很长时间,从石级上的苔藓和门窗上的尘埃就可以想象。写这篇小文时,查询了一下,最佳旅游时间是每年的4-10月,难怪今天这么的冷清。

即便是这样的景象,进入大同古镇,还是要购买门票的,每人10元,好在我属于免费范围。在古镇,如果不是交了5元停车费,我几乎就是“零购物”“零消费”了,但作为经营者,或管理方来讲,我在想,这样的场景,恐怕难于为继的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