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长征路四川段之宝兴

标签:
红军长征宝兴 |
重走长征路四川段之
宝兴
1935年6月7日,中央红军先遣队从天全进入宝兴的灵关,到6月18日,最后一批红军翻越夹金山,进入小金县,红军在宝兴的时间,共有12天。红军在宝兴,有两件事比较重要,一是翻越了第一座雪山夹金山,二是陈云的出川。
红军翻越夹金山的具体行程时间是:6月12日,先遣队从硗碛出发翻越夹金山;6月14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率中央纵队从硗碛出发,顺利翻越夹金山,到达小金达维;红军一支部队,沿宝兴西河,经陇东、中岗等地,于18日翻越夹金山,到达小金县城。
红四方面军还有两次翻越夹金山。一次是在1935年10月,翻越夹金山,先后夺取宝兴、芦山、天全等地,并建立苏维埃政府;一次是在1936年2月下旬,在百丈战役失利之后,红军大部完全撤出天全、芦山、宝兴,翻越夹金山。
红军长征在宝兴的线路,大致是天全和芦山-灵关-宝兴县城-盐井-硗碛-菩生岗-夹金山五道拐-王母寨垭口-小金达维;宝兴县城-五龙-陇东-中岗-土巴沟-铜陵沟-夹金山九道拐-小金县城。
红军在宝兴留下的遗址、遗物有灵关陈云长征旧居、硗碛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长征旧居,并在县城建设了“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纪念馆”、硗碛红军长征纪念碑、夹金山新寨子沟红军驿站、“红色丰碑”冲锋号雕塑、王母寨垭口海拔标识等。
宝兴地处川西龙门山和邛崃山之间,大部分是高山、中山地形,森林覆盖率达到71%,矿藏种类众多。
宝兴是“熊猫故乡”。1869年,世界上第一具大熊猫标本,即出于红军长征线路旁的邓池沟中,现在这里已经建设了蜂桶寨国家自然保护区,成为了大熊猫国家公园的核心区域。
宝兴是“汉白玉之都”。是世界三大白色大理石原产地,汉白玉储量和开采量全球第一。
宝兴旅游资源丰富。建成的旅游景区有亚洲最大的360°观景平台——达瓦更扎,东拉山大峡谷、邓池沟景区、硗碛藏族风情景区等。
重走红军长征路宝兴段,我是从天全仁义进入的。首先来到灵关镇,参观陈云出川史实陈列馆。
陈列馆大门敞开,没有工作人员,也没有游客。不过,留言簿上显示,今天也有10多个人参观呢。馆内介绍了陈云出川的情况。馆后面是陈云长征旧居,为一个单体的二层木结构建筑。这里应该是陈云出川,临行之时暂住当地人的房屋。里面只有一些简单的陈设,应该复原了当时的场景。现在已无人居住。周边进行了道路、村容村貌的整治,也增添了一些宣传画上墙。
灵关镇已经建成宝兴的大理石产业园区。国道边厂房林立,商铺摆满产品,货车在穿梭行驶,一片繁荣景象。
来纪念馆参观的,绝大多数是单位组织的人员。单个的游客,比较少。馆内没有看见有关图书及文创产品的销售,更没有长征沿途乡镇特色产品出售,比如硗碛乡的香猪腿、蜂蜜、边茶,以及宝兴县的特色产品川牛膝、蜀白玉等。
沿国道351继续前行,就进入夹金山下的硗碛藏族乡。在硗碛,值得一游的有:
公路两旁众多的藏族寨子。夹拉村是中国传统村落,有仁朵藏寨、嘉绒藏家文化遗产保护地值得参观、游览。
继续沿国道351前行,就开始翻越夹金山了。
夹金山,位于宝兴县西北,小金县以南,海拔4930米。山上云雾缭绕,白雪皑皑,积雪终年不化,空气稀薄,气候恶劣,变幻无常。现建成国家森林公园,在新寨子桥有公园的东门和东南门。从这里,红军开始翻越夹金山,因此,这里建有夹金山红军驿站和红军长征夹金山纪念地。目前,这里徒步上山的路,正在打围施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项目。
在夹金山波日沟尽头,正在修建隧道,一旦修建成功,公路将不再翻越海拔4114米王母寨垭口(隧道海拔3000米,全长9.35公里,2021年12月26日举行了开工仪式,工期4年,将减少里程34公里)。我倒希望自隧道以上的公路,仍然保留,作为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的线路,让人们在这里攀登、瞻仰、凭吊,只准许小车通行。其实,夹金山也是一条风光路,除了冬季一段时间因冰雪通行困难外,其余时间,都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景致。
红军长征宝兴段的标识标牌也不很清晰。如何将红色资源与乡村振兴结合上,还有很多工作可做。四川长征干部学院夹金山分院,在县城旁和新寨子桥有教学点,除了对四川的各级党员干部培训外,不知是否面向全社会?我有一个建议,红军长征经过的省,都要组建“长征学院”,而且是开放式的。下设干部学院、青少年学院、社区学院等等,分别不同的人群,进行研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