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绿色的春天》记

(2021-07-05 21:46:06)

              读《绿色的春天》记

 读《绿色的春天》记


 

这是一本“薄”书。是小三十二开本的,且只有140页。是一本诗集,作者是一对夫妇。丈夫的笔名叫山莓,妻子的笔名是茱萸。诗集虽然分一二集,但也只有76首,除了山莓有6首长诗外,其余的诗,都只有一页或一页多一点,尤其是茱萸的诗,短的只有三行,12个字,长的,也不过十来行,且字数都没有超过50个字,可谓短小精干。不是正式出版的,在书的《后记》里,记述了这本书的原由,是妻子为亡夫编辑的一本诗集,“赠送朋友,留给儿女”。

山莓的诗,无论是写于新中国成立前的,还是以后的,都表达着他的希望与热情;不管是叙事,还是咏物,抑或是风光的描写,其情感是灼热的,形象是鲜明生动的,语言是流畅的。最为难能可贵的,是那些“应稿约配合任务而作”的,现在读来,诗的意境、形象,还是那么优美与鲜明,不感到是应景之作,这也许与诗人的赤诚之心、率真的态度有关吧?在他的诗集里,我读到了《为三岁女儿题照》的短诗:“红色的蔷薇,白色的蔷薇,蔷薇的花瓣上,有几滴清凉的露水。露水是你的眼睛,花瓣是你的小嘴,露水和花瓣在一起才美。”诗写于1962年的10月。这首诗与其它少有的几首,是没有公开发表过的。这首一首纯粹的“儿女私情”诗,那个时代的诗人,可以写,但是没有地方发表或出版的。所以在他的诗集里,仅此一首。诗,很美,我喜欢。

古人说,言简意赅,文字一简则远,一远则幽,一幽则雅。将这种“理论”,用在检验现代诗歌的艺术特色上,不失为一个好方法。读茱萸的诗,我就有这个感觉,她的诗歌,其艺术的最大特色就是意境深远、轻灵优雅。读这样的诗歌,真是一种艺术的陶冶与享受。也许是她川大中文系毕业,有文学上的修养,使她在在诗歌创作上,注重文字的凝练、意境的悠远、情感的抑扬;也许还有生活的环境、家庭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性格上的温和与儒雅吧,表现在诗歌创作上,就是那种不急不躁、心平气和的态度;也许还是退休以后的诗歌创作,不为谋生,不为谋利,也不为谋名,只是将人生几十年的对社会、对人生、对家人的观察、感悟、思念、追忆,倾注于笔尖,化成一首首精美的、纯粹的小诗。茱萸的诗,我比较喜欢的有《愿》:“我愿再做一次泥土让你开花”《春》:“谁在我心里种下一根绿色的弦天空燕子飞过山野夜莺在回答是她的消息”《红叶》:“秋风唤醒了霜的精魂点燃生命狂欢的火”《西湖剪影》等等。

这本诗集,是我的同学张倩赠送的。与她在川大中文系研修班同学两年,只知道她为人谦和、性情和蔼。毕业后,她参与志书和民俗书籍的编撰,才知道她文笔的了得;后来她又学绘画,学工笔画,并小有成绩,又为她的艺术独到感悟而惊奇。至于她的父母生平事迹,知之甚少。即便是她母亲还住在青城山时,邀请了几次去,也被我愰兮惚兮的错过,如今读到他们的诗集,想要聆听她的叙述,也无可能。真是悔之晚矣。现在想来,张倩之所以在退休后,生活充实,画自己所爱之画,写自己所悟之句,完全是父母的遗爱啊。我真为张倩有这样的父母而羡慕,也为她延续了父母的才气而钦佩,当然,也为有这样一位才女同学而荣幸。张倩说,母亲有记日记的习惯,且在日记里,有大量的既是私密的言语,又是文学的、诗歌的章节,翻阅和清理时,常常陷于不能自拔里。这是对父母的深切的爱。我建议她将母亲的日记整理出来,再编辑一本父母的诗文集,这是对父母最好的纪念。她欣然接受(这一句与读诗集记无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五龙山的桐花
后一篇:所谓乡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