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趣》人物访谈 -- 藏家周晓刚:收藏的终极追求,是办一个博物馆

(2015-10-26 11:17:36)
标签:

育儿

越窑

秘色瓷

古瓷

林湖

分类: 瓷器鉴赏





http://www.dfgms.com/attachment.php?aid=635916&k=2e8e9212c84c43e4125c627f12c954ad&t=1445829093&noupdate=yes&sid=82c2W6MBBXb1dm8qIjhvs4JN6UoFWMNEEFAJhmwCnGFMU/o-- 藏家周晓刚:收藏的终极追求,是办一个博物馆" /> 

周晓刚(左),余姚人,浙江著名收藏家,宏迪尺业董事长

    在越窑收藏领域,周晓刚成就卓越,堪作名家。在青铜器收藏领域,周晓刚不畏艰难,力争上游。高质量的藏品,铭刻着他的艰辛,也诉说着他的精彩;高超的鉴定功力,使他具如炬之法眼,臻收藏之上乘。


《古趣》编辑近日在余姚采访了周总,下面是对话问答:

小编:当初您为何选择玩高古瓷

   周晓刚:
   我是觉得高古瓷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它跨度年限大,中国陶瓷发展的历史可以说就是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从艺术的角度看,高古瓷更多的是体现一种含蓄、内敛的立体的美,它的艺术美感超越了工艺的美感。
小编:除了价值和美感,您玩高古瓷还有其他目的吗,比如投资?
http://www.dfgms.com/attachment.php?aid=635922&k=77ee10f970999a25cbd97187f63b46d0&t=1445829093&noupdate=yes&sid=82c2W6MBBXb1dm8qIjhvs4JN6UoFWMNEEFAJhmwCnGFMU/o-- 藏家周晓刚:收藏的终极追求,是办一个博物馆" /> 
周晓刚荣获浙江民间十大收藏家称号

   周晓刚:我最开始玩的时候,不是为了赚钱或投资,没想过这事,只是因为喜欢和兴趣,高古瓷的文化价值和美丽吸引了我。我的所有藏品只买不卖,因为它们都是祖先留下的文化成果,我既然有条件将它们保存起来,又何必拿它们做生意呢。


   小编:您对收藏有什么样的理解?


   周晓刚:收藏有两种,一种是先收藏后投资,另一种是先投资后收藏。第一种人多半是做生意的,购入藏品再高价转卖,以求利益,这只能算是投机者。第二种人才是真正的收藏家,他们为了藏品舍得投资,但不求物质的回报,只求精神的愉悦。


    小编:您怎么看待高古瓷的发展问题?


    周晓刚:从接触高古瓷到现在,我始终认为国内高古瓷的价格普遍偏低,高古瓷在国际市场上的行情远高于国内。目前国内藏家、拍卖公司与国际间的接触越来越紧密,国际行情对国内市场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国内藏家开始将目光投向高古瓷。
小编:现在假货泛滥,您在这么多年的收藏道路中,有买到过假货吗?

http://www.dfgms.com/attachment.php?aid=635921&k=69617b80641c6d3e575dd073745b96b0&t=1445829093&noupdate=yes&sid=82c2W6MBBXb1dm8qIjhvs4JN6UoFWMNEEFAJhmwCnGFMU/o-- 藏家周晓刚:收藏的终极追求,是办一个博物馆" /> 
http://www.dfgms.com/attachment.php?aid=635919&k=1c0d03ce0de5b085d0c0d04dfd939139&t=1445829093&noupdate=yes&sid=82c2W6MBBXb1dm8qIjhvs4JN6UoFWMNEEFAJhmwCnGFMU/o-- 藏家周晓刚:收藏的终极追求,是办一个博物馆" /> 
2013年浙江博物馆展出周晓刚藏瓷

   周晓刚:这肯定是有的,任何人都会有走眼的时候,这是难免的。在最初学习研究的时候,我也尝尝会买些高仿的假货作为标本来学习。现在造假技术越来越先进,所以古玩圈是个“活到老学到老”的行业,只有不断的与时俱进,才能降低风险。


   小编:那您对于刚接触古陶瓷的人,有什么好的建议?


   周晓刚:多接触市场,多看实物,多对比,你需要建立关于审美、价格、真假的初步概念。空余时间最好能看些专业方面的书籍,建立知识体系,这能帮助你更好的了解古陶瓷的文化价值。 
http://www.dfgms.com/attachment.php?aid=635925&k=863649f37d422b6c0f70a68347096b14&t=1445829093&noupdate=yes&sid=82c2W6MBBXb1dm8qIjhvs4JN6UoFWMNEEFAJhmwCnGFMU/o-- 藏家周晓刚:收藏的终极追求,是办一个博物馆" /> 

  “我小时候就住在越窑遗址旁边”    在越窑收藏界,上林湖是一个永远绕不开的名字。


    上林湖位于慈溪和余姚交界处,湖面波平如镜,湖岸曲折多姿,周围群山耸峙,万壑奔流。自1957年以来,故宫博物院和浙江文保部门在上林湖周边发现了古代越窑窑址100余处,为中国陶瓷史增添了精彩的内容。专家由此论定,上林湖是我国越窑青瓷的主要产地,也是我国陶瓷的发祥地之一。


    周晓刚就出生在前溪湖越窑遗址附近的一个村庄里。他说,他小时候经常在前溪湖边玩耍,看着满地的瓷器碎片,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就随便捡起来,与小伙伴一同用它比赛打水漂。湖边还有一个巨大的瓷器碎片堆,但村里人谁也不知道它的来历,只管它叫“瓦岗头”。


    “我小时候经常爬上瓦岗头去玩,有时看着脚下踩着的瓷器碎片,不免会有许多联想,但那时我根本没想到自己以后会收藏越窑青瓷。然而缘分无处不在,叫人无法逃脱,我有时想,或许正是因为我从小生活在越窑遗址旁边,所以冥冥之中注定了此生要与越窑结缘。”谈起收藏经历,周晓刚微笑着从童年讲起。

http://www.dfgms.com/attachment.php?aid=635927&k=8a698fa1d264c53f6a41b5d7b103885e&t=1445829093&noupdate=yes&sid=82c2W6MBBXb1dm8qIjhvs4JN6UoFWMNEEFAJhmwCnGFMU/o-- 藏家周晓刚:收藏的终极追求,是办一个博物馆" /> 

北宋越窑碗

    心理学家常说童年影响人的一生,这个理论在周晓刚身上得到了具体的印证:“我小时候,有一回,父亲在挖地时竟挖出了一件鸡头壶,但是不小心将它弄碎了一点点。尽管如此,父亲还是当作宝贝一样,把它抱回家,摆在灶头上,说是能带来好运。那时我很小,根本不理解这件东西到底有什么价值,但眼看着父亲对它这么爱惜,有时就暗暗想,长大了一定要挖更多的壶出来,让父亲高兴。”


    小时候这种“挖壶”的幼稚想法,应该算是周晓刚越窑青瓷收藏事业的朦胧前奏。后来,他通过努力奋斗,创办了自己的企业,拥有了一定的财力,也结交了很多朋友,虽然生活过得很好,但童年的“挖壶”之梦还是挥之不去——当然,这时他实现梦想的方式不是“挖”,而是“收藏”:“我开始收藏越窑,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至今已有10多年了。虽然我对越窑有着天生的眷恋,但我知道没有一定的鉴定知识,是根本不可能进行收藏的。为了弥补这方面的欠缺,我到处拜访名师,虚心请教,渐渐地对越窑有了精深的认识。”


    从此,周晓刚的越窑收藏之路逐渐展开。一开始,他只是去一些古玩市场,只要看到越窑就买。后来,有老师对他说,要收藏就得选择最好的藏品。他听后恍然大悟,于是对自己的收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非精不藏。


    凭借高超的鉴定功夫和不懈追求的精神,越窑精品犹如千万条河流,源源不断地奔入周晓刚的收藏之海。他略带得意地说:“迄今为止,我的越窑藏品已有500多件,从战国到南宋,历代精品皆有。就算是极其珍贵的唐代秘色瓷,我也拥有好几件。乾隆皇帝曾经慨叹说‘李唐越器人间无,赵宋官窑晨星看’,所谓‘李唐越器’就是指秘色瓷。连拥有天下的乾隆皇帝都说秘色瓷罕见,由此可知它的珍稀程度。”


    周晓刚说,我进行收藏并非只想固定在小圈子内,而是想走向大社会。我一直在筹划建立一个博物馆,其主要目的就是借此来弘扬文化。博物馆是公益性的非营利机构,面向社会,面向大众,毫无疑问是最直接有效的文化普及方式。

    周晓刚说要建造博物馆,自然不是无根之谈。他的藏品数量众多,质量上乘,这就是他口出豪言的底气所在。在周晓刚的越窑藏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秘色瓷。


    一谈起秘色瓷,周晓刚兴奋不已:“‘秘色瓷’是五代时期的吴越钱氏政权对越窑瓷的称呼。当时,吴越国掌控了上林湖一带,命令在此烧造瓷器专供朝廷,并入贡北宋皇朝。这种瓷器庶民不得使用,故称为‘秘色瓷’。实际上,秘色瓷早在唐代就出现了。到唐朝晚期,上林湖烧制的秘色瓷代表了全国瓷器制作的最高水平。”

http://www.dfgms.com/attachment.php?aid=635926&k=65b925778f3036bcb96017c503d69e37&t=1445829093&noupdate=yes&sid=82c2W6MBBXb1dm8qIjhvs4JN6UoFWMNEEFAJhmwCnGFMU/o-- 藏家周晓刚:收藏的终极追求,是办一个博物馆" /> 
唐代越窑秘色瓷
    “可是,秘色瓷究竟是什么样子?千百年来一直是个谜。直到法门寺地宫被打开,谜底才最终揭晓。法门寺在唐代是高规格的寺庙,寺中供奉着佛指舍利。法门寺的地宫藏物是唐代的懿宗皇帝奉献给佛祖的珍贵物品,其中就有14件秘色瓷。在发掘之前,它们深埋地下已达


http://www.dfgms.com/attachment.php?aid=635923&k=46e7c6ee11859ed74a5a43cbdc479638&t=1445829093&noupdate=yes&sid=82c2W6MBBXb1dm8qIjhvs4JN6UoFWMNEEFAJhmwCnGFMU/o-- 藏家周晓刚:收藏的终极追求,是办一个博物馆" /> 

唐代越窑秘色瓷粮罂

    说到唐朝,周晓刚忽然眼放神采:“我藏有一件唐代的越窑点彩多角罐,这是我最珍爱的宝贝之一。它造型古朴,形制独特,在罐身施以点彩,同时分层加缀多角,给人一种蹑青云而直上的感觉。这件多角罐是我2004年斥巨资购入的,在目前还没发现与之类似的器物,堪称至宝。”
1113年之久,其间未遭任何扰动。这个发现有力地证明了秘色瓷在唐代就有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