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缸杯画法的研究

分类: 瓷器鉴赏 |
一、史料钩沉
明代成化窑斗彩鸡缸杯名闻遐迩。《景德镇陶录·景德镇历代窑考》(清蓝浦著)记载:“成化厂窑烧造者土腻,埴质尚薄,以五彩为上。……郭子章《豫章陶志》云:成窑有鸡缸杯,为酒器之最。上绘牡丹,下绘子母鸡,跃跃欲动。……唐氏《肆考》云:神宗尚食,御前有成杯一双,值钱十万,明末已贵重。如此,按昔论,明瓷者首宣(德)次成(化)……然宣(德)彩未若成(化)彩。其点染生动有(趣),非丹青家所(不)能及也。”
蓝浦前述“五彩为上”,举例是“鸡缸杯,为酒器之最”。显然,蓝浦把鸡缸杯之彩认作五彩。现在公认:五彩与斗彩有所区别。因非本文主题,不对蓝浦的“五彩”进行讨论。按照上述前、中、后的逻辑推论,最后一句“非丹青家所(不)能及”明显是针对成化窑鸡缸杯而言。毫无疑问,画技高超,公鸡、母鸡和小鸡的神态出神入化是成化鸡缸杯讨人喜欢的重要因素。
黄矞《瓷史·大明》记载:“按《野获编》云:窑器初贵成化,次则宣德。杯盏之属,初不过数金。倾来京师,成窑每杯一对至博银百金。为之,吐舌不能下。《曝书亭集》亦云:尝以月之朔望(每月初一、十五——笔者注)观京师慈仁寺集,贵人入市,见陈瓷碗争观之。万历窑器索白金数两,宣德、成化款者倍蓰(泛指几倍——笔者注)。至鸡缸(杯),非白金五镒(二十两一镒——笔者注)市之不得。”
《曝书亭集》是朱彝尊著。朱彝尊(1629~1709),中国清代词人、学者。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以布衣授翰林院检讨,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可见在清代康熙年间,成化鸡缸杯最少也要一百两银钱。清代白银与黄金的换算分三个阶段——
一两黄金=10两纹银(顺治到乾隆六年)
一两黄金=15两纹银(乾隆六年到同治12年)
一两黄金=30两纹银(同治十三年到清末)
②(红山〔网名〕杂文《清代一两银子到底多少钱》)
按照朱彝尊所处的第一阶段(顺治到乾隆六年)换算,当时成化鸡缸杯至少值10两黄金。清代1市斤=16两=500克,则1两=31.5克。有人实称清代11个以“两”为单位的砝码,得出当时1两的平均重量是36.3375克。为方便,以1两=36克计算,10两黄金是360克。按照2013年1月9日市场回收黄金(99.9%)的价格(332.16元/克)计算,当时的10两黄金=119577.6元人民币。如果以1两=31.5克计算,当时的10两黄金=104630.4元人民币。
从上述资料和价格换算可知,在清代康熙年间(距今300多年),成化鸡缸杯曾经在市场流通,并且价格昂贵。
二、博物馆及机构的藏品
现在,成化鸡缸杯收藏数量最多的是台北故宫博物院,据有关信息,共有11件,经常展出的只有6件(见图1~4)。为了区分,我们把引颈鸣叫的公鸡一面定为A图,把扭颈回望的公鸡一面定为B图,把山石月季图定为C图(古人云“上绘牡丹”有误),把山石兰草图定为D图。从图1、图2可知,6件鸡缸杯的高度有两种:3.8厘米和3.7厘米。其口径有三种:8.1厘米、8.2厘米、8.3厘米。其足径也有三种:4.1厘米、4.0厘米、3.9厘米。据有关资料得知,图4的鸡缸杯高4厘米、口径8.3厘米、足径3.7厘米。
从图3、图4可见,引颈鸣叫的公鸡的尾巴羽毛是淡绿黑色,无毛的青花脚杆极短,并不符合公鸡的真实比例。正欲啄吃地上虫子的母鸡,背上的羽毛轮廓和尾巴也呈淡绿黑色。图4公鸡、母鸡的翅羽均呈姜黄色(红彩勾轮廓)。母鸡尾巴右上方的花蕾尖部画的比较抽象,画成三根红色的线条。
http://1874.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3/1/14/10/9/u156066794_13cfacb754ag2_blog.jpg
图1
http://1824.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3/1/14/10/9/u156066794_13cfacb5dcag86_blog.jpg
图2
http://1864.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3/1/14/10/9/u156066794_13cfacb936fg2_blog.jpg
图3
http://185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3/1/14/10/9/u156066794_13cfacb7de7g86_blog.jpg
图4
英国大维德基金会藏有两件成化鸡缸杯。公鸡、母鸡的色彩总体上与台北故宫的非常接近,但是翅羽的颜色不同,是白色(红彩勾轮廓)。台北故宫的(翅羽)为姜黄色或是褐色。花蕾的尖部(三根线条)则与图4的相似,一粗两细(见图5~7)。
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有一件成化鸡缸杯,其公鸡羽毛的色彩与台北故宫的基本一致(近似度较高),花蕾尖部的画法也接近。明显不同之处是:1、母鸡身体的羽毛呈现浅棕黄色,并偏红;尾羽较宽大,不发黑。2、公鸡的三条尾羽的色彩都没有填满青花轮廓的范围;3、翅羽的颜色是白色(红彩勾轮廓);4、花蕾的尖部(三根线条)较粗(见图8)。
英国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也有一件成化鸡缸杯,与台北故宫的相比,其母鸡和小鸡的色彩虽然与之接近,但是羽毛的颜色(黄色)较淡,翅羽的颜色明显不同,为白色(见图9)。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也藏有一件成化鸡缸杯,高3.4厘米、口径8.3厘米、足径4.3厘米。其高度尺寸和足径尺寸均不在上述台北故宫所藏鸡缸杯的尺寸范围。其用色(有两处)及花蕾与台北故宫及其它馆藏品明显不同。1、引颈鸣叫的公鸡的尾巴羽毛是蓝色(青花),中间略有一些黑色。2、公鸡和母鸡的翅羽都是白色(红彩勾轮廓)。3、红色花蕾主体与尖部的比例悬殊,很难看。主体过大、过长,尖部过小、过短。(见图10)。
http://188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3/1/14/10/21/u156066794_13cfad6637eg85_blog.jpg
图5-大维德基金会藏
http://188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3/1/14/10/21/u156066794_13cfad67998g85_blog.jpg
图6
http://1804.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3/1/14/10/21/u156066794_13cfad685f1g85_blog.jpg
图7
http://185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3/1/14/10/21/u156066794_13cfad64fceg2_blog.jpg
图8-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http://1874.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3/1/14/10/21/u156066794_13cfad632d8g86_blog.jpg
图9-英国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藏
http://1804.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3/1/14/10/21/u156066794_13cfad67647g2_blog.jpg
图10-北京故宫藏
从图11可以明显看出,两件鸡缸杯的纹饰色彩非常鲜明。大红、翠绿、蛋黄三种颜色都比较纯粹、艳丽。公鸡和母鸡的(青花)脚杆较长,尾巴都是翠绿色。母鸡的头画成椭圆形。母鸡和小鸡身体的颜色都是蛋黄色,与台北故宫等五家馆藏的截然不同,身体比例与色彩更接近真实。其小鸡更像现实中的小鸡仔,头型和体型都是比较圆。而上述馆藏品的小鸡,头型和体型都是长尖形。从艺术角度讲,香港苏富比拍卖的鸡缸杯上的小鸡更有趣、更好看。
此外,香港苏富比拍卖的鸡缸杯,带着3只小鸡的母鸡所欲啄之虫是蜈蚣,而上述五家所藏鸡缸杯,带着3只小鸡的母鸡所欲啄之虫不是蜈蚣。香港苏富比拍卖的鸡缸杯,C图花蕾与五家的画法也完全不同,它的主体中部留空,没有填上红彩,花蕾尖部是用青花绘成,很短。还有,其D图的山石兰草上,有一只微微张翅的红色甲壳虫。在大维德基金会的鸡缸杯B图(图5)左杯兰草上,可以看见一只甲壳虫,不过不是红色,而是浅黄色。这在2009年欧洲拍卖的一件鸡缸杯上也可以看见。
2009年,欧洲Bukowskis拍卖了一件成化鸡缸杯,成交价85万英镑。其A图公鸡的尾羽和母鸡的羽毛颜色非常浅淡,有篇文章推测是“烧飞了”。由于小鸡体毛的蛋黄色比较正常,如果说母鸡体毛的颜色(蛋黄色或姜黄色)是“烧飞了”不合逻辑。仔细观察可以看出,公鸡的尾巴(三条翎羽)轮廓线没有用青花勾勒,母鸡的翅膀也未用红彩勾勒(见图12)。在其D图上,可以看见山石左峰的第一片兰叶端有一只浅黄色甲壳虫,微微张开翅膀(见图13)。
至于这件鸡缸杯公鸡的尾羽和母鸡的羽毛颜色浅淡的问题,笔者推测有三种可能性:1、这是最后两三只杯子之一,而调配的颜料几乎用完,不够用了,画师就加点稀释剂将就把它们画完。2、是皇帝授意如此上彩,这种(批次)产品是作为赏赐官员使用的。3、这种产品的画师不是台北故宫藏品的丹青家,他有意如此上彩。
如果确定上述几种(五种馆藏品,两种拍卖品)斗彩鸡缸杯都是到代成化窑鸡缸杯,那么,成化斗彩鸡缸杯至少有七种画法。即台北故宫的统一算一种;英国大维德基金会的算一种;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算一种;英国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的算一种;北京故宫的算一种;香港苏富比拍卖的算一种;欧洲Bukowskis拍卖的算一种。
http://1864.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3/1/14/11/0/u156066794_13cfade5b32g2_blog.jpg
图11-1980年香港苏富比拍卖
http://185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3/1/14/11/0/u156066794_13cfadeac47g85_blog.jpg
图12-2009年欧洲拍卖
http://1874.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3/1/14/11/0/u156066794_13cfadebcafg85_blog.jpg
由于成化斗彩鸡缸杯名气太大,自古就有仿制。有文章说:万历时有仿;清三代(康雍乾)有仿;现代也有仿。2008年5月,北京保利拍卖公司拍卖了一件斗彩鸡缸杯(编号:2561),标明康熙仿,成交价11.2万(见图28)。仔细观察其图片,将其与前述七种鸡缸杯对比,可以发现:其造型略微不同——杯壁从口沿向下直线内收(斜度较大)距离较长,超过青花弦纹很多距离后才转变成内收斜度较小的弧形腹部。前述七种鸡缸杯的圆壁从口沿向下内收(斜度较大),到了第一条或第二条青花弦纹时就形成弧形转折,内收斜度变小。此外,此仿品口沿的青花弦纹间距较近,离口沿也较近。前述七种鸡缸杯口沿的青花弦纹则远一点。
2011年6月,北京保利拍卖公司又拍卖了一件斗彩鸡缸杯(编号:8104),标明仿品(见图29)。从图片即可看出,仿的不怎么样,比康熙的仿品差多了。公鸡画的还行,但是却把真品A图的母鸡画到B图,把B图的母鸡画到A图,两图原有的母鸡和小鸡的关系被破坏了,缺乏情趣和韵味。而且母鸡画的比较难看。即使如此,成交价还达到92万。由此可见,成化斗彩鸡缸杯的魅力及吸引力可谓越来越大。
http://1874.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3/1/14/11/27/u156066794_13cfaf7716dg2_blog.jpg
图28-康熙仿品-2008年春保利拍卖
http://181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3/1/14/11/27/u156066794_13cfaf796fcg2_blog.jpg
图29-仿品-2011年春保利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