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和讯IT评测:搜狐3.0 ,张朝阳的live战略 !

(2007-07-20 14:48:46)
分类: 专业研究
 
www.hexun.com 【2007.07.18 16:51】来源:和讯网

   作者:大度咨询 米晓彬

  张朝阳最近动作频频,先是指责谷歌抄袭输入法,搞得李开复灰头土脸,紧接着又推出了博客搬家,四大门户上演了一出热闹的博客争夺大战。6月底,搜狐宣布在7月21日搞第二届博客大赛,张朝阳称,除了博客外,届时还会有“搜狐3.0”的落成典礼。那么,什么是搜狐3.0呢?笔者体验一遍后,得到下面几点收获:

  搜狐3.0可以定制个性化的个人门户页面。



  统一的登录界面,实质就是一个个人门户---搜狐的3.0不但为用户提供了博客展示,还可以通过定制方法来制作个性化的网页:一种是页面版式和模板的个性化定制。用户可选择两栏,三栏甚至四栏版式;可以定制个性化的模板,搜狐的模板非常丰富,其中不少是专业公司专门制作的,喜欢网游的玩家甚至可以定制网游主题的模板;另外,可以定制个性的频道页面。个性门户的页面也不局限在个人首页上,你还可以添加和命名新的页面,在定制多个页面后,你会觉得每个页面就像是个人门户的子频道。定制页面还有一个非常贴心的功能,在“大本营”页面下定制的内容只有用户自己能看得到,可以把那些隐私的内容发在里面。

  搜狐3.0=搜狐2.0+1.0,用2.0的理念去整合和定制搜狐1.0的内容、服务和产品。

  无论是公开的页面还是私有的“大本营”页面,用户都可以非常方便地添加各种模块,功能以及订阅,用户通过定制模块选择最喜欢的搜狐产品和服务。

  对于内容的定制,可以订阅关键词,也可以定制特定的栏目和板块,搜狐会把相关的内容按照指定的条数列在定制页面上;对于内容的形式,并不局限于日志和新闻,用户还还可以定制音乐,视频甚至p2p在线流媒体。

  搜狐的通行证里列出的服务有邮箱、博客、社区、相册和校友录,除此以外的诸如“音乐盒”“博客秀”“搜狗说吧”“星座”“校内网”都可以定制到个人门户中,搜狐把所有拿的出手的产品和服务都集成到3.0个人门户中。

  搜狐3.0作为内容和服务定制平台,整体用户体验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除了丰富的模板、个性化地定制,在很多细节的操作上,搜狐3.0个人门户也非常人性化。板块的移动可以很方便地通过鼠标实现;3.0中集成了测试中的“相册”,可以象操作资源管理器一样方便地选取、上传、分类和管理相片。搜狐的相册已经已经与国内相册的老大“网易相册”的功能非常接近;3.0整合了搜狐的几乎所有产品和服务,用户通过它可以非常方便地在不同产品和服务之间跳转,逻辑上非常清晰。

  当然搜狐3.0仍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1、很多服务(如音乐盒)需要激活,但在每次激活时填写不同服务的用户资料时, 都要重复填写,对于不同的服务大多情况下只需要一次资料就可以,本来简单的事情让搜狐搞复杂了,让用户倍感麻烦。

  2、也许是功能设计的过于庞大,也许是主题模板使用的图片较多,笔者在运行搜狐博客和个人门户的时候,机器速度明显变慢,赛扬3.2的处理器慢得如同老牛,打开页面时十几个“读取中”的提示会让你看了眼晕。这在使用傲游浏览器时尤其明显,使用IE略有改观。

  3、搜狐还需要进一步的整合从逻辑上看,无论是搜狐说吧、校友录、社区、群组本质都是社区,相册和图片也有一定的交互功能,不同点只是面向的人不同而已,这些产品的社区可以进一步深度整合;图片公社和相册服务都提供了非常类似的图片上传的功能,也可以进一步整合。

  总结:

  正象张朝阳所描述的:在技术驱动下,门户资讯是中心,搜狗搜索是站内站外打通的桥梁,而搜狗输入法则占领用户客户端,博客则吸引大批用户提高黏性,再通过奥运战略提高知名度。那么,在我看来搜狐3.0则是,搜狐的新的门户战略——个人门户战略。 通过技术打造了搜狐个人门户3.0,张朝阳把1.0的门户资讯和邮箱相册,2.0的博客和搜索等一系列服务通过搜狐3.0整合到了一起。正像微软发布的live战略一样,搜狐3.0是搜狐的live战略。

  张朝阳是第一代门户的先行者,即将发布的搜狐3.0则奠定了张朝阳在第二代个人门户的领先位置。尽管就产品的整合度而言,无论是腾讯、网易百度甚至盛大都在搜狐之上;但作为1.0门户在web2.0个人门户道路上的探索,张朝阳又一次走在了前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