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忍、耐心和满足

标签:
男孩外表先生之名公共场合 |

一个心灵启蒙的人,或许较他人有更大的容忍性。一个能容忍的人不会干涉他人思想上的自由,因为那是与生俱来的自由。他不会轻易地被激怒,即使不同意别人的观点,也会承认他的观点可能是正确的。假如他认为别人有错时,他会试着说服他人,并且藉说理来告诉别人错在哪儿。但是,他不会强迫他人接受他的观点。
有一天,村长将一个铁制铃铛挂在屋外,命令村中的男孩每当他的父亲骂他时,就敲铃铛。铃铛的噪音惹来他人的注目,不久这位老人了解自己愚蠢的行为,便不再骂他的孩子了。
耐心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必须忍受许多事;我们必须忍耐精神上及肉体上的各种痛苦,我们必须面对担忧、挫折、沮丧和各种可以想象的恐惧。知道如何处理痛苦对我们有益,因为许多肉体上的不适来自于错误的思惟习惯,不健康的心灵态度和不必要的焦虑。在这般情形下,试着有耐性点是有益的。
耐心是信徒可资模范的特质之一,诚心、善解人意和温柔有礼也会因而产生。拥有以上四项特质的人被公认为值得尊敬的人。
追随释尊的模范:有一次,一位婆罗门(印度四大阶级中之最高者)以供斋名义邀请释尊。但是,当释尊来到他的屋内时,他不但不款待释尊,却用鄙薄的言辞连续地问了一堆问题。
释尊并不是在报复,只是客气地回报婆罗门。释尊劝告我们不要心存报复:“怨恨并不因怨恨而终了,而是因爱而终止。”
从来没有宗教导师如释尊般,被人们极力地推崇,却也被人们严厉地批判、辱骂。但是,这不过是这位伟人的命运。
在法会中,一位名叫辛卡的厉害女人,假藉怀孕之名指控释尊。但是,释尊始终有耐心地忍受着这种侮辱,最后证实他是清白的。
释尊曾经被控谋杀一位曾受其门徒帮助的妇人,佛教徒从未如此严厉地批评释尊和他的门徒。于是,门徒阿难恳请佛祖离开这个村落。
“为什么呢?阿难!假如其他的村人也辱骂我们呢?”“那么,我们再前往别的村子吧!”“阿难,这么一来,整个印度将没有我们容身之处。有耐心点,这些没有根据的辱骂将会消失。”
有一次,一位名叫玛格狄亚的闺女,她无知的父亲希望她能够嫁给释尊。但是,释尊对她美丽的外表却表现得很冷淡,使得玛格狄亚非常讨厌释尊。因此,她雇了一个酒鬼,在公共场合中侮辱释尊。释尊镇定地面对这个侮辱,但是玛格狄亚却得为她的恶行感到不安。
文图网络//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