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净空法师法语
一..许多同学学佛之后,都发心要度众生。要怎样才能度众生?要有品德、有学问,才能度众生。所以我们要修德、要勤学。
二..譬如一个家庭里面,人口很多,生活非常困苦,非常孝顺的儿女怎么办?赶紧努力求学,希望自己学成之后,将来能够飞黄腾达,使一家生活能够改善。他有个目标、有个目的在推动他。
三..今天学佛的菩萨,是十方世界无量无边苦难的众生在那里等着你去救度,这不是一家几口,怎么能不精进?不精进如何能对得起这些众生?菩萨的弘愿在此地。
四..菩萨修行从什么地方表现?他热心帮助一切众生,尤其是苦难众生。他对你的照顾是无微不至,全心全力帮助你,只有付出,决定没有一个念头希求回报,这是佛菩萨,这是自性的流露。

五.可是在现在这个社会,如果有这么一个肯牺牲奉献、热心为人服务的人,别人会怎么想?这个人对我这么好,他有什么企图?他有什么目的?我要怎样防他?这是业障重的人。
六.遇到好人,不能辨别是非、不能辨别真妄、不能辨别邪正,还把他想歪了,这就是苦难众生!现在社会这种人很多,为什么?确实他一生当中没见过好人。不但没见过,听都没听说过,他怎么能相信人?
七.佛在大乘经上常说“疑为菩萨最大的障碍”,所以也把“疑”列入严重的烦恼,叫根本烦恼。
八.凡是障碍重的人,总是疑神疑鬼,不相信这个时代里还有好人。他怀疑的地方多,顾虑的太多,于一切法当中分别执着,这就是他苦难的根源。

1 佛法教学的宗旨是:破迷开悟,离苦得乐。所谓迷,就是不晓得事实真相,不知道相是假的、体是空的,所以众生在这一切万相当中妄想分别执着。
2
正由于妄想分别执着,我们无量的智慧不能现前。所以佛说只要放下妄想分别执着,众生的烦恼习气一定会减少,清净心、觉心必然会增长。
3
烦恼习气是什么?总不外乎自私自利、名闻利养、贪嗔痴慢、五欲六尘。众生迷惑颠倒,一切行为都是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这是佛在经论上常常讲的“造恶业”,他怎么不苦?
4
所有一切苦,都是迷惑而生。苦不是真的,乐是真的。这个乐不是苦乐之乐,苦乐之乐是由苦而显的乐,那不是真正的乐,还是迷。悟了之后,才会有真乐。

5 诸位同修,你要想在这一生了生死、脱轮回,想真正离苦得乐,你必须对《阿弥陀经》、对《无量寿经》认真下功夫——深入地求解。真正理解,才能断疑生信,才能离苦得乐。
6
佛经里面有无量味,一遍有一遍的味道,愈念愈有味道——经的义理无有穷尽,您读经,遍遍都有新的体会、遍遍都有悟处,你怎么不快乐?更何况那是真乐!
7 世尊在《大集经》里面讲“念佛即是无上深妙禅”,用这种方法来修一心,一心能量集中,这个力量大,真正能让你离苦得乐!你修别的法门,你别想在这一生成就。
8 修这个法门,不要说将来往生西方离苦得乐,现在就离苦得乐。所以真正念佛人不老、不病、不死,这是可以做得到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