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菩提心的难得

(2010-11-08 06:35:07)
标签:

利众之因

回向

菩萨心品

殊胜

感恩

杂谈

学习入行论—受持菩提心品笔记 

                 用比喻说明菩提心的难得

 

菩提心的难得

泊世途,众生休憩树,

复是出苦桥,度众离恶趣。

     此颂宣讲了菩提心的功德,一方面以比喻来赞颂菩提心,另一方面通过赞颂来了知菩提心的珍贵。

   “彼为泊世途,众生休憩树”:菩提心是漂泊三有轮回长途中的众生可以歇息的荫凉大树。《大圆满心性休息》中通过十三品的教言,让众生心性获得休息;《大圆满禅定休息》中,通过安住的方式,来让众生疲惫不堪的心获得休息;《大圆满虚幻休息》中,通过宣说八种或十二种幻化喻,让我们疲劳的心性得以休息。传承上师的教言中,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休息的窍诀。在这里,寂天菩萨也说,无量众生无始以来在漫长的轮回中一直漂泊,整天被行苦、苦苦、变苦等三大苦为主的一切痛苦折磨着,折腾着,没有一个安歇的时候。假如相续中生起了珍贵的菩提心,从此之后就不会那么疲劳和痛苦了,菩提心犹如大树般可以令人得到休息。

   菩提心的难得      我们众生无始以来在轮回路途中,特别的劳苦,好不容易得到这棵清凉的菩提心大树,依靠它,就可以获得安歇、凉爽和快乐。以前的高僧大德,如玄奘法师、根登群佩大师在去往印度的途中,举目四周,全部是茫茫的沙漠、空无一人的荒野高原,从他们的游记中也可以看出,当时有一种凄凉的感觉。在这样的环境中,倘若能找到安歇之处,内心就会非常快乐。同样的道理,我们无始以来到现在,也是特别的劳累,现在遇到了殊胜菩提心的荫凉树,大家应该有一种快乐之感。为什么要快乐呢?因为发了菩提心以后,对自我就不会特别重视,如此一来,你的许多痛苦便会自然消失。无始以来到现在,我们心里所有的折磨、痛苦、障难等全部源于我执而产生,假如没有我执,就根本不会有这些痛苦。人们为家庭、为感情、为财富所感召的痛苦,说来说去都是围绕一个“我”字,如果对“我”不在乎而对众生特别在乎的话,生活真是非常快乐。不信的话,你可以去问一问周围的人,看他们到底为了自己还是为他人而痛苦?现在很多人欢喜看一些书和电影电视,尤其在家人经常看一些迷乱的东西,整天都迷迷糊糊的,经常为了一点小事就伤心不已。然若详细观察一下,真正为众生而哭泣流泪的有多少呢?可见,只有舍弃自己而一心为了众生,痛苦才会荡然无存,内心始终充满快乐。 

  菩提心的难得

    “复是出苦桥,度众离恶趣”:菩提心也是救度众生脱离恶趣的最好妙阶或桥梁。充斥着烦恼喧嚣的轮回苦海难以渡越,若没有像菩提心那样的桥梁,众生永远也到不了解脱的彼岸。上师如意宝经常说:“什么时候自相续中生起无伪的菩提心,从此之后你绝对不会堕入三恶趣。”这个问题虽然前面也讲过,但由于它非常关键,所以不得不再再重复。要知道,众生都害怕堕入地狱、饿鬼、旁生当中,如果我们真的生起了菩提心,就会从此与恶趣绝缘。即使你堕到恶趣中,一弹指间也会得到解脱的。《释尊广传》中记载:释迦牟尼佛因地时转生为地狱众生嘉瓦谢达,由于对同伴嘎玛热巴生起了大悲菩提心,刹那间就获得善趣的果位。因此,只要相续中具有菩提心,就不必担心转生于恶趣了。

     我们临死前最好不要失去菩提心,要经常这样思维:我的名声、寿命、财产不管如何增长,对今生来世也没有多大用处,真正有用的就是生生世世相续中有这颗善心。我有时候觉得自己有菩提心,有时候觉得没有,这也说不清楚,反正假装有吧。如果有了这颗菩提心,希望它永远也不要退失,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愿望。因为现在人也老了,不想成就什么事业、实现什么目标,只有一个愿望,就是生生世世不要失去菩提心。我有时候观察自相续,好像有一种善良的心,但有时候不要说善良,真是特别恶毒,觉得自己特别坏。但假设说有这颗善心,希望它永远不要退失,我觉得这是最珍贵的东西。你们也应该这样想,临死之前若没有退失菩提心的话,这是一切获得中最难得的、最珍贵的东西了。

   菩提心的难得

    此处是以桥梁来比喻的,实际上,《华严经》中用了220个比喻来宣说菩提心的功德。大家了知后,理当生起欢喜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