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向成为利众之因

标签:
菩萨心品皈依三宝圆满殊胜回向杂谈 |
学习入行论—受持菩提心品笔记
回向成为利众之因
求岛即成岛,欲灯化为灯,
觅床变作床,凡需仆从者,
我愿成彼仆。
“求岛即成岛”:以前的商人为了寻宝,很多年都漂泊在大海中,身心特别的疲倦,为了让他们好好地休息,诸佛菩萨便化现为岛屿,这在《释尊广传》中也有记载。以前阿底陕尊者为了寻访金洲上师,从印度坐船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才到达金洲上师所在的海岛。这些大海当中的岛屿,都可以说是诸佛菩萨的化现,同时,我们也应该想:愿我将来变为岛屿,让疲倦的航行者得以休憩,解救他们于惊涛骇浪之中。
其实,真正的修行人,不管在什么地方都能把所学的佛法应用起来,即使没有带书也能够脱口而出。我昨天看他们《四百论》、《定解宝灯论》背得很好[3],后来心里想:如果能一直这样背诵,论典的内容基本上在心里有印象,多年以后,即使他们没有翻书,这些内容也会浮现出来,对自己的修行肯定有一定的利益。
“欲灯化为灯”:世间上有一些可怜众生,长期处于黑暗当中,没有光明,在这些众生面前,愿我变成明灯为他们指引道路。现在的大城市里面,不管是外面的路灯、霓虹灯,还是家里的壁灯、吊灯,都非常庄严眩目,每次看到这些的时候,应该知道这是诸佛菩萨以明灯的方式来利益众生,包括我们经堂里的这些灯也是诸佛菩萨的一种化现。同时,还要在心里想:愿我生生世世变成明灯,遣除众生的黑暗,令其得到智慧的光明。
“觅床变作床”:如果我们的身体特别劳累,急需睡觉,或者讲课的时间太长了,已经晚上十一点半了,习惯睡懒觉的人就很想寻找自己的床。床与我们的关系密不可分,有些学者说,人生的三分之一都是在床上度过的。但我认为人老了以后身体不好,整天不离开床也情有可原,有些年轻人身体那么健康,若不利用大好的时光闻思修行,实在有点可惜。但不管怎么样,床应该是诸佛菩萨的化现,佛菩萨看你没有床,光睡在地上太潮湿,所以就变成床来利益你。有些人实在不行,拿几块板皮堆起来也能当床。其实古代的修行人不像我们,他们从来没有钢丝床、木板床,或者玉床、珊瑚床,但现在修行人的要求就比较高,一定要大床、高床。这些都可以说是诸佛菩萨的化现,同时,自己也要这样发愿:愿我变成床榻,给众生带来舒适与安逸。
“凡需仆从者,我愿成彼仆”:凡是需要仆人的众生,愿我变成他的仆人。譬如有些人找不到侍者,有些人找不到弟子,有些人找不到保姆和做事情的人,诸佛菩萨发愿只要对他们有帮助,就变成那样的人。所以,有些上师不一定是佛菩萨的化现,但他的侍者却有可能是真正的佛菩萨。这个上师没有侍者,到处去找,结果找到一个菩萨当侍者,真的有这种可能性!因此,我们对上师的侍者理应恭敬。同样的道理,对企业家或大老板不一定要恭敬,而应该恭敬下面做事的人,如扫地者、提水者。因为佛菩萨不像我们凡夫一样,他们只要能帮助众生,心甘情愿当服务员。现在好多公务员说是“人们的公仆”,但看他们坐在办公室里的架势,对属下不可一世的气焰,根本不像是公仆,反而像是大国王。所以大家发愿以后,实际行动中也要这样去做,只要能够帮助众生、利益众生,我们愿意变成这样的菩萨。
总之,我们这样发愿很重要,通过串习这种无我利他的心,原来自私自利的心态才会得以改变,不会天天想着自己获得殊胜成就,往生到极乐世界去,依靠阿弥陀佛的“保险公司”有吃有穿,生活无忧无虑,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而是应该祈祷诸佛菩萨,只要自己能利益众生,情愿发下这种大愿,这才是名副其实的大乘修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