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心——星云法师》(书摘)

管理者的素养
有一天,楚庄王和群臣议论国事,大家议论来议论去都不如楚庄王高明。庄王于是闷闷不乐地坐在书房,申公巫臣关心地问道︰"何故使君王不悦?"庄王说:"每个时代都有圣人贤人,关键只在于是否被人发现。能得到圣贤为师者,可以成就王业;能获得其友谊者,可以成就霸业。我自知能力不足,可是辅佐我的群臣谋士都还远不及我,照此看来,楚国的前途很危险,这正是我闷闷不乐的原因。"
楚庄王因为能正确地评估自我的能力,而且敢起用能力强的人,后来终使楚国兴盛。因此,管理者不一定要很能干,但是必须善于沟通协调,心如大海一般包容所有--有包容的肚量,一切便能为我们所拥有。
很多人都希望要做一个管理者,而不希望被人领导。其实,管理者固然要有能力,能被人领导也是不容易。而作为一名管理者,也有其管理者的性格,才能尽领导之功,成大众之事。
怎么做才是一位好的管理者?
一、待人要平和有礼。
作一位管理者,对待你的部下乃至与所有相关人等往来,最要紧的,要能亲切和蔼,要让他感到你很平易近人。有云:"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愈是最高的领导者,你的态度愈平和有礼,部下也会生起恭敬心,接受你的领导。
二、做事要精简有道。
作为一位管理者,要关照的层面会很多,但是你不能过分地繁琐、过分地啰唆。繁琐令人厌,啰唆令人烦。化繁就简,受领导的人才会清楚明白你的原则方针,才会愿意跟随你一起做事。
四、领众要融和有义。
一个事业团体一定有其创办的理念,身为管理者,你必定要认识并抓稳这一个理念,无论做什么事情才不会有所偏差闪失。尤其要有分寸,不可以偏左或偏右,持之以正,中道行事,才不会偏失大方向。
四、领众要融和有义。
人心最大的陋习是"同归于尽、嫉妒偏狭",因此统理大众必须要有融和的雅量。只有融和,才能宽大和众;只有融和,才能彼此交流。不但融和,更要有义。"与人交,要有情有义;为人谋,要有忠有信。"你对人有义,不必领导,他也会愿意接受你、跟随你。
"善将者,不恃疆,不怙势,宠之而不喜,辱之而不惧。"你有宽宏的胸怀、平等的精神,不仗势,不凌人,不清高,对于跟随的人多提拔,多赞美,有过予以承担,有功给予分享,自然能获得部属的拥护。
夫妻之道
你大我小,不争吵;你对我错,人缘好;
你有我无,纷争少;你乐我苦,幸福多。
婚姻长久的秘诀
多一分幽默,少一分计较,多一分体谅,
少一分争吵,多一分关心,少一分指责。
妈妈的味道

父母生我育我,亲人教我养我,我只有受之于他们,却很少给予报答。我哭泣的时候,他们给我欢喜;我失望的时候,他们给我鼓励;在衣食住行上,他们给我呵护;当苦难挫折时,他们给我安慰。他们多少的慈颜爱语,他们多少的温柔体贴,我却很少给予回报。
一些在外求学就业的异乡游子,经常会怀念起家中"妈妈的味道";甚至在每个人一生当中,不时也会回忆起成长期中所有"妈妈的味道",诸如妈妈怀抱中的温暖、妈妈哺乳的甜蜜、妈妈轻声慢语的指导、妈妈装模作样逗自己欢喜等等童年往事。
所谓"妈妈的味道",其实就是妈妈的慈母之心。母亲的慈爱,每一个儿女都能感受得到,所以从小到大,乃至自己做了父母,都会怀念"妈妈的味道"。
妈妈有什么味道呢?
妈妈的语言。
当孩子还在襁褓之中,妈妈就会自言自语地对着婴儿讲话。直到孩子呀呀学语,便逐字逐句地教导其说话。

刚开始只教一个字的,如"来"、"乖"、"好";接着两个字的,如"宝贝"、"抱抱"、"好吃"。之后是三个字、四个字的教育,直到孩子能完整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时候有的儿女就开始嫌母亲唠叨,一句话总是说了又说,吩咐又吩咐。但是,就算是怪妈妈唠叨,也会感谢妈妈的慈爱关怀。
妈妈的动作。
妈妈对孩子的关怀经常表现在动作中。例如,妈妈伸手,就知道妈妈要抱我;妈妈把手背在后面,必然藏有东西要给我。妈妈作势要打人,其实她的内心是爱我的;妈妈把我抱在怀中,那是妈妈最快乐的时候;妈妈哼着没有字句的音声,其实那是在表达对我的爱意;妈妈怕吵醒熟睡中的我,总是轻声慢步;妈妈把我放在摇篮里,实际上是放在她自己的心里。
妈妈的容颜。
婴儿时期,妈妈就是孩子的一切:妈妈的笑容,那是天堂;妈妈哭丧着脸,那是人间的惨事。不管妈妈有多少心事,可是到了孩子面前,必定是若无其事、笑逐颜开的样子。妈妈的两个眼睛,是孩子心中蓝色的海洋;妈妈的嘴巴,讲话比黄莺出谷还要动听。
妈妈的心意。
妈妈的心意无限深广,但是年幼的孩子无法体会,有时候故意哭闹,要求妈妈抱一抱自己,甚至无理取闹,就是想要获得妈妈的关怀。在孩子小小的心灵里,只想征服母亲,使她完全属于自己所有,哪里能体会妈妈的内心还有大人世界的是非烦恼呢?妈妈的恩情如山之高,如海之深。
妈妈的饭菜。
妈妈怀胎的辛苦、推干就湿的忍耐,都是别人替代不了的,甚至妈妈的三餐也更能表达"妈妈的味道"。妈妈准备三餐,酸辣咸淡各种味道,总是迎合儿女的喜好,从来不会想到自己要吃什么,总想在饮食上获得小儿小女的欢笑。
妈妈一生,从儿女出生一直到长大自立,永远都是念着孩子的爱好、需要,所以到底是"妈妈的味道",还是孩子的爱好,实在难以分清。
不能代替孩子做的事

看到幼小的孩子写作业,妈妈爱子心切,就说:"孩子,你睡觉吧,作业由妈妈代你来做。"直到有一天,孩子的手被小刀割破了,他就大叫:"妈妈,好痛喔,你来代我痛一下好吗?"妈妈此时才惊觉到:人生有些事是不能代替的。
世间事都要自己担当,有些事别人能帮你一时,有些事是别人不能代替的。
人生有哪些事是不能代替的呢?
一、爬山走路不能代替。
在山路上行走,负重爬山,即使所负的重物可由别人代劳,帮一些忙,但爬山走路是不能代替的。
二、吃喝拉屎不能代替。
人饿渴时,要吃饭喝水;吃了东西,总得排泄。所谓"大小便利",我吃喝,你不能解除饿渴;你要拉尿拉屎,我也不能代替你解决。
三、生老病死不能代替。
人都有生老病死,每个人的生老病死都得自己承担。即使是富如百万富翁,即使亲如妻子儿女,眼看着心爱的人生老病死,徒叹奈何,也是不能代替。
四、因果业报不能代替。
每个人的一生,幸与不幸,都是自己的业力所招感;每个人身口意的行为都会遭感业报,业报是个人自作自受,谁也代替不了。
五、让人接受不能代替。
每个人生存于世间,最重要的就是要让人接受。是儿女,要被父母接受;是父母,也要让儿女接受。作为他人的部下,要让主管接受;作为主管的领导人,也要让部下接受。还有,要让朋友接受,要让社会接受,要让大众接受,如果自身的言语行为性格有诸多不当,别人就是有心帮你,也不能代替你让人接受。
六、思想意志不能代替。
人都有思想,都有意志,但各有各的思想,各有各的意志。你的思想我不一定欢喜,你的意志我也不一定认同,所以世间就有各种思想、各种学说。我们自由表达,现如今都讲究尊重与包容,所以不能强迫人家要接受,也不容人家强要代替自己表达行为意志。
七、忧悲苦恼不能代替。
人都有忧悲苦恼,但自己所感受的忧悲苦恼别人不能代替,我的忧悲苦恼要我自己解决,他的忧悲苦恼也只有他才能解决。有了忧悲苦恼,别人可以劝说,可以安慰,可以鼓励,可以化解,但是真正的忧悲苦恼,别人是帮不上忙,更是代替不了的。
八、进步成长不能代替。
人人都希望自己日有进步,日有成长,但进步成长要靠自己努力用功,所谓"怎样栽植,就会怎样收成"。我田里的稻秧无助于你地里的麦苗成长,每一个人各自耕耘,有各自的收获,你不能代替我,我不能代替你,各自受报,这是非常公平的公理道义。
成年礼

成年礼是我国流传已久的古礼,所谓"男子二十弱冠,女子十五及笄",表示一个人从孩童、少年进入了成人自我成熟的新阶段。这是一种生命的礼仪,从前,通过这个仪式的人才会被认定为成年人。
现今社会有针对18岁左右的青年为他们举行的"成年礼"。其意义有下列四点:
第一,自我肯定。
佛门有句话:"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意思是说,每个生命是独一无二的、独立自主的。"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个人都会有他的才能、特点,有的只是自己并未发觉。成年礼的意义就是宣告:我长大了,我现在是大人了,我已不再是儿童、少年了。过去都是靠父母靠师长,现在我成人了,我要自我肯定,做自我的主人。一个人能肯定自己生命的价值,就能开发无限的潜能。
第二,承担责任。
青年是社会的动力、国家未来的希望。在青少年阶段,无论家庭或学校、有钱或没钱、什么事情好与不好,都是父母师长负责,自己都不用管。但是,现在成年了,自己的责任、家庭的责任、社会的责任、国家的责任,我都要能担当。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风霜雨露,要培养承担的勇气才能成长,才有力量。通过成年礼庄严的仪式,唤起青年对生命的认识,肯定自己存在的意义,进而健全人格,肩负起对自己、家庭、社会的责任。
第三,心智成长。
成年礼就是要昭告大家:自己不是小孩子了。不是像过去那样懵懂愚知,知识渐渐健全,心理也逐渐成熟,故发愿要去除坏习气,为人处世能循规蹈矩。要建立好的观念,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散发光与热,创造成就自己、成就他人、成就社会的人生,这就是心智的成长。
第四,感恩回馈。
人生在世,不单是个人存在。过去靠父母爱护,给我们吃的、穿的、用的;学校师长培养我们,给我们引导,给我们知识,教我们技能。成年后,我们要独立自主,礼赞生命,感恩生命。往昔多少岁月,在懵懂无知中过去了;今天成年长大了,明白懂事了,我要回馈父母,帮助朋友,造福社会。懂得感恩回馈,才是一个富有的人生。
成年的定义并不是年龄的累积,而是在心理上能自我醒悟,凡事肯担当、知奉献,懂得随时将欢喜给人,给人良好的示范榜样,就是自我成熟。当年轻力盛的时候,当以体力报答人间;当脑力尚佳的时候,当以智慧贡献人间。成年礼的仪式虽然只是一时,但代表的意义却是一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