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明星日志秦风娱乐杂谈 |
分类: 随笔 |
秦风先生:
承你的邀请,希望我再在信里谈论一次周星驰。老实说,这对我是勉为其难。原因是我不想被误会我们是在利用他人而抄作甚么。但你说有些朋友觉得我并没有言之于尽,该还有些可供探讨的地方。
首先,我觉得每个成功的演员都有他的影迷,而这些Fans通常都热情得难免不很理性。他们会极力想保护心中的偶像,一旦遇到“异己”,就采取了敌对的态度,这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我说过我不是周星驰迷,我不会收回这话。这并不表示我对他有贬意。同样,我可以问一句,为甚么我非要是他的影迷不可?基本上我也不是任何人的影迷,我总算是个行内人,我看戏是纯粹的学习,所以我对每出戏每个人会尽可能的冷静分析。
我说过周星驰的戏不用伤脑筋,我也不会收回这句话。但这并不等于说“看”他的人就没有脑筋。不用伤脑筋就是纯娱乐性,而这也正是周星驰能够得到各阶层观众的欢迎的原因。至于说到大学生也喜欢看他,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大学生也是人,也有他们的喜怒哀乐。
秦风先生,说到这里,我想告诉你一个小故事。
有一天晚上,我看到我先生对着电视机看周星驰的旧片,这片他已看得倒过来都背得出了,我就忍不住对他说:“你看点别的吧,老是看周星驰,你闷不闷?这样会加速了老人痴呆的。”我先生就很合作的转了频道。但当我一背过身之后,他马上就又把周星驰转回来了。我气得马上拿起电话向儿子投诉:“你老爸又在看周星驰了,真受不了啊!”我儿子在电话里马上接着说:“我老婆也在看啊,你有没有听到她笑得叽叽卡卡像开机关枪一样?”
秦风先生,这就是我的家人!至于说到甚么大学生不大学生,我不想炫耀,我家一共五个人,共有六个大学学位,我先生是香港大学的文学博士,我媳妇是法律系优才生,是香港一家世界前三名的英资律师行的合伙人,儿子和女儿都有专业学位,就只有我甚么都没有,真的是甚么都没有,哪怕是一张小学文凭。
有人认为我不是周星驰的粉丝就不应该分析他。
今天的社会,大学生已经不是甚么稀有产品。只要你肯努力,有梦想,也迟早会成为大学生。
我有的只是很多教出来的编剧,他们十个里头有九个是大学生,这是当年TVB进入编剧训练班的资格。今天他们还大部份留在圈内,但都有很不错的成就。难得的是他们任何时候都不否认我是教过他们的。他们在接受访问或者是写东西的时候也提到这一点。可那又怎么样?我就非要是周星驰的粉丝不可吗?要是我连这都不能分析的话, 我又怎能去教导新入行的编剧?
每个人对笑的追求尺度都不一样,也许有学问又能干的人放下了工作更需要释放自己,更需要纾缓自己的压力,而能够偶而笑得叽叽卡卡像开机关枪一样的时候就开怀去笑了。这也是周星驰成功的地方。我从来不轻视别人看周星驰。我尊重别人笑的权利。
中外的电影史上,我心目中只有一个人能配称多才多艺,那就是差利.卓别麟。他不但全是自编、自导、剪接、制作,还能作曲、作词。他拍的大部份是默片,全没有一句对白,但他凭着精心设计的场面、导具、动作,就能让人笑中带泪,泪中带笑。他的画面让人永远留下记忆。他作的电影插曲《从这里到永恒》、《微笑》等,在一个世纪之后的今天也仍然有歌星去唱。这样的大师我衷心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