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9/middle/4d884320h9effe4cb3488&690
同理心是人品之母,一个受过高深教育,或在社会成功的优秀人士,如果在任何级别的餐厅对服务生有轻视之意,或呼喝等不礼貌举动,他其实在生活智慧和人际交往上还有很多要学习。
同理心(Empathy)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最早由人本主义大师卡尔·罗杰斯提出。所谓同理心就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简单地说,即站在对方立场思考的一种方式,通俗的说法就是换位思考。
其实,同理心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的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做法。无论在人际交往中面临什么样的问题,只要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地尽量了解并重视他人的想法,就能更容易地找到解决方案。尤其是在发生冲突或误解时,当事人如果能把自己放到对方的处境中想一想,也许就可以了解到对方的立场和初衷,进而求同存异、消除误解了。
同理心本身并不是什么新的想法,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早就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说,具有同理心的人能够做到“推己及人”:一方面,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或不愿意接受的待遇,千万不要施加给别人;另一方面,应根据自己的喜好推及他人喜欢的东西或愿意接受的待遇,并尽量与他人分享这些事物和待遇。
西方文化同样也有强调和推崇同理心的传统。摩西戒律强调:“对自己无益的,亦不可施加于他人(Whatever is hurtful to
you,do not do to any other
person)。”耶稣“黄金法则”说:“你们愿意人怎么待你们,你们也要怎么样待人(Do unto others as you
would have then do unto
you)。”这些论述都是同理心的最好表现,与孔子等东方先哲的论述有异曲同工之妙。给别人,其实就是给自己的。要想别人以诚待你,首先你应该学会以诚待人;要想得到他人的友善,不妨先对别人表达自己的友善。
生活中人们常说:“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强调的也是同理心。
在既定已发生的事件上,把自己当成是别人,想象自己因为什么心理以致有这种行为,从而触发这个事件。因为自己已经接纳了这种心理,所以也就接纳了别人这种心理,以致谅解这行为和事件的发生。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出一辙。
就算是自己的看法与人不同时,
不认同—也不能判定对方的一定是错;尝试反覆地思考,认真从其他角度去看,针对事而不是针对人,便会发现自己原本的定夺不一定完全正确。因为事情发生在
“我”身上(主观)跟发生在“他” / “她” 身上(客观),分别非常大。别人的想法和行为总有他的原由。
有时候可能衡量过对人/事的影响,尽量接受/谅解别人的处事方式、作风和行动之后,
调节一下自我的反应, 便是“同理” 的表现。就算因此而改变原本的做法或甚打消初衷,并不代表被同化,而是体谅和尊重。
一个人在遭受周围质疑的时候,可能大多数人都是埋怨世道对自己的不公,很少从自身的层面去反思。特别是一些有一定能力的人,工作是出于公心,但是在工作中可能不重视方法、不注重沟通,缺乏换位思考而遭受不信任质疑,有的时候甚至受到孤立尴尬局面,造成事业的发展陷入困境。从表面上看,没有人会比自己更了解自己。但是现实情况远非这么简单。在现代社会里,每个人都存在他人的眼睛里,每个人都会在他人的眼睛中留下或清晰或模糊的影像,这些影像的总和代表了社会对你个人行为和能力的判断。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并不仅仅是我自己心中的那个“我”,相反,别人眼中的“我”,才是真正存在于芸芸众生之中的,具有现实意义的“我”。
自己脸上的饭粒自己永远看不到,只有别人才能发现;自己身上的缺点和优点同样只有通过别人的评价才能得出。一个人,不要一味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有时候也要停下来听听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看看自己所走的路是不是弯路、歪路。
自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就不可避免地就进入了一个无人指点的人生迷宫,有路得走,无路也得走,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将对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若干年后,当我们回首往事时,总发现错的太多,对的太少;失败太多,成功太少。因此,要减少错误,避免失败,有时候的确需要听一听别人的评价,尤其是处于人生十字路口的时候。
任何人都希望他人理解。缺乏同理心的人只会霸道、武断地将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别人。反之,一个有同理心的人则会先把自己的意见或忠告放到一旁,认真倾听他人的想法。当别人表达意见时,要理解他的立场和感情,还要设法使对方明白你已经完全了解他的想法。同理心不仅是为了理解别人,也是为了让别人理解自己。同理心并不是要你迎合别人的感情,而是希望你能够理解和尊重别人的感情,希望你在处理问题或做出决定时,充分考虑到别人的感情以及这种感情可能引发的影响和后果。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要有正确的态度。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要做一个有同理心的人,必须做到以下六个方面:
1.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对待自己。
2.想他人理解,就要首先理解他人。将心比心,才会被人理解。
3.别人眼中的自己,才是真正存在的自己。学会以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并据此改进自己在他们眼中的形象。
4.修正自己,不修正别人。想成功地与人相处,让别人尊重自己的想法,惟有先改变自己。
5.真诚坦白的人,才是值得信任的人。
6.真情流露的人,才能得到真情回报。
加载中,请稍候......